[中图分类号]B82-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1)04-0125-06 企业既是经济主体也是道德实体。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履行既反映着企业的境界,也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不仅从政治责任中分离出来,呈现出效益——守法——生态——公益慈善——促进社会文化等递进状态,而且在推进的方式上也日益自觉和制度化。 一、企业政治责任(1949-1978年)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企业不是现代市场意义上的利益主体,只是社会工场的车间,或者说是行政单位的附属物。党和政府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从根本上来说已纳入政府活动和政权建设之中。企业的负责人是官本位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内部组织构架也是类似政府的行政机构。革命化、政治性是衡量社会主义企业最重要的标准,企业社会责任也因此深深地打上了政治的烙印,具体表现为“对政府的责任表现为绝对服从,对职工的责任表现为提供福利”[1]。 (一)国家集体利益高于企业利益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作为政府的一个“车间”,企业的首要职责和核心功能是为政府服务。国家对企业的要求以政治标准为尺度,贯彻政府的意志、国家利益高于企业利益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最高准则。正如朱德在1951年全国电信会议上所指出的,国营电信企业的建设应该是,“一反映政权建设的需要,二反映经济建设的需要,三配合国防建设的需要,四反映国家教育的需要,五反映人民的一般需要”[2]。企业“一切工作都是为全面和超额完成国家计划服务的;一切工作都是有计划进行的”[3]。计划性成为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因此,企业活动的主题必须根据各个阶段革命和建设的任务和要求进行安排。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完成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需要一方面反对浪费、厉行节约;另一方面努力增产,降低成本,并加速资金周转,合理使用原材料,改进技术,提高设备利用率,尽可能地为国家增加财富。为此,全国企业开展了以创造新纪录为主题的生产竞赛。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成为全国人民关心的政治热点,生产竞赛发展为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生产竞赛运动。“一五”期间,围绕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各企业把提高设计、试制能力和发展新品种作为首要任务,使“一五”计划得以顺利完成。 (二)企业(指国有企业)承担社会福利职能 在现代社会,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但在计划经济时期,每个企业都是一个小社会,企业为职工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一揽子社会福利,其结果是企业用于支付员工福利的社会成本不断增加,企业效率低下。据有关资料显示:到1998年,全国企事业单位办有各类中小学校1.9万所,占全国学校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国有企业办学校约占90%,计1.7万所,在校学生731.7万人,教职工62.6万人,企业每年要投入教育经费64亿元,这还不包括对学校基建方面的投入;全国工业及其他部门自办医疗卫生机构9.1万个,工作人员12万人,约占全国医疗卫生机构的三分之一,企业每年为此需投入31亿元。 (三)“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 计划经济时期,商业企业作为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掌握着稀缺的商品资源。在物资供应短缺的背景下,不排除一些企业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走后门”等现象,但绝大多数企业能以服务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为中心,坚持“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4],表现出较高的社会主义道德觉悟。中共中央《关于改进产业工作若干规定(试行草案)》(简称商业四十条,1961年6月19日颁发)中的买卖公平、实事求是、便利群众、待人和气、勤俭节约、不开“后门”等要求已内化为一些商业企业的道德责任。如,天桥百货商场在《天桥商场服务公约》中,详细地规定了售货员的服务行为规范和文明用语:当顾客走近柜台前时,营业员应当主动迎上去打招呼,对顾客态度要和蔼有礼貌,语气要亲切柔和,等等。1958年3月,商业部和中国商业工会全国委员会发出联合通知,号召全国商业战线要“学习天桥百货商场打破陈规的革命干劲”。由此,全国商业战线掀起了“学天桥、赶天桥”的浪潮。同时,计划经济时期商业企业掌握着稀缺的信息资源和垄断性的价格资源,因此,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不随意提级提价或压级压价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二、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觉醒(1978-2000年)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世纪末,是党和国家发展战略进行大调整时期,经过20世纪80年代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过渡,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对立的观念被彻底地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被作为一种体制目标确立下来。企业逐步拥有了更多的法人财产权和资源配置权。作为一个市场主体,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考虑自身利益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效益、质量、竞争等意识日益增强,社会公益活动被视为企业竞争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意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