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实意伦理学

作 者:

作者简介:
温海明,夏威夷大学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内容提要:

儒家实意伦理学认为,人在世间并与世界共同创生,人与人的关系开始于人与世界相交接的缘发端点。在传统儒家哲学中,这种心意与世界相交接的端点是通过“诚意”来体现的。儒家实意伦理学认为,人的意念一旦发动就与事物发生关联,并且与事物相融为一体。实意伦理学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儒家认为身体是实在的,“实意”是扩展人在世界上的实存;实意是儒家伦理学中推己及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儒家传统的“诚意”可以解释为将意念的实化;人与世界相互塑造,一方面意念不断实化,另一方面情境又不断影响意念。总之,儒家实意伦理学是为了从意识的缘发端点出发说明人在变化的世界中的生存与运作状态。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11 年 10 期

字号:

      儒家实意伦理学基于儒家情境创生的哲学意识。这一哲学意识认为人在世间、与世界共同创生始自人与世界交接的意识缘发① 的状态,例如,孔子的“仁者爱人”,张载的“民胞物与”,都始自个人与他人、他物之间开始的缘发状态。这种人与他人之间的“人缘创生力”的力量来自“意”之“诚”,也就是让人心所发的“意”真诚至极以致进入某种与“事”关联的状态,这就是所谓“实意”的状态。人的意念发动与事相关,意在事上,意在事中,意念的生发与事件的流变共同生发,并非二物。儒家实意伦理学认为,事件的发动和生成来自“意念”的发动和持续实化的努力,可以通过对“意”的理解、领会达致对事件的调节。

      儒家实意伦理学认为,情境与意念的生发相即不离。“意”不仅“反映”事物,而且“应和”事物,与事物相融一体。或者说,儒家之谓儒家在于一种持“意”的态度,这种态度区别于道家之顺“意”之自然,也区别于佛教之去情断念(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儒家实意伦理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证:首先,儒家之“意”来自对“身”之实存的肯定,儒家的态度在于通过“意”的扩展来扩大人在世界上的实存;其次,实意是推己及人的缘发端点,这是儒家实意伦理学的落脚点;第三,儒家“修身”是通过“诚意”,即意念之“诚”,也就是意念的实化来体现;第四,儒家实意哲学观认为,世界向个人展示为宇宙论或情境化的意向实化过程,反之,意向通过与万物生发的缘构效用化地实化自身。总之,儒家实意伦理学是从意识的缘发端点出发说明个人在变化的世界之中的生存与运作状态。

      一、因“身”而有“意”

      意为何物?意念来自心的发动,心必然会思考,如孟子云:“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这是说,心有思虑的能力,人只有通过思考才能有所得,否则就不可能有所得。这一“得”的过程,可以说是意念实化的过程。扬雄曾说:“故思心乎一,反复乎二,成意乎三,条畅乎四……”(太玄经)冯友兰解释说,这是认为“人先起念,考虑,有一定之意,后发于行事”。[1](P79)可见,心会思考,起心动念,然后形成一定的意向性并投射到事情上去。思考得清楚,就明白畅晓,思考得不清楚,就不可能畅达。朱熹曾说:“意者,心之所发也。实其心之所发,欲其一于善而无自欺也。”(朱熹:《大学章句》)这是认为意念就是心的自然发动,而《大学》教导人们,需要不断地实化我们心灵所发动的意念,集中于“善”的价值而不让自己的意念之中有任何不真诚的成分。

      人的意识存在状态的困境一方面来自人对意识之自由和不确定性的自觉,另一方面来自对意念兴起的原初状态之实存依据,即人“身”之无法抗拒和无法否认的实际存在。儒家哲人通常肯定和接纳“身”的实存性作为意识兴起的端点,也确认人只有在意识的发动与延续过程中才能够理解和把握意识,而在否定、根绝和除灭意识的过程中来理解意识,与其说是一种选择,毋宁说是一种态度。所以,我们要采取的是一种面对意识存在的动态过程的现实态度,从意识流变的无可逃避性来说,也可以说是一种无奈却必须充满勇气地去直面人生的态度。我们认为,人所能更改的是从人之“身”开始的意识境域(intentional context),以及赋予这种意识境域以主动创生的能力。这种意识境域的改变力量来自人自身,而这种力量来自对实存境域的认知,是一种主动改变的力量。这就是我们称之为儒家的态度,它贯穿于着实用意改变世界的努力过程之中。

      人来自世界,生活在世界之中,所以人之“身”的生存一直在与世界共同创生(co-create)的过程中。② 儒家对于“身”的态度是认可活的身体能够“生生”,带有意识和灵性,而非被修炼的僵化对象,也就是说,“身”绝不仅仅是血肉之躯。传统儒者所探讨的“身”,是“灵—肉”一体的,人在认识血肉之躯的过程中,真正修炼的应该是基于肉体的灵性,而不是肉体本身。“心”在反身观照自“身”的过程中,不断调试原初的意识境域至于广大和谐之境。换言之,我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强化对自身的认识。

      修炼肉体的灵性或者意识境域是如何可能的?我们可以借用《大学》来理解“修身”,首先了解其与《论语》中“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的互释关系。孔子把人与世界的关系理解为相互关联的关系。由是言之,《大学》认为人与世界处于一种共生互动的关系之中,这是对孔子所认为的人与世界的关系的进一步阐发,因为孔子认为人具备与世界建立关联关系、影响其生存情境并与之一同成长的能力。

      在《大学》中,这一思想通过“八条目”的相互性和同心性加以表达。③“欲明明德于天下”是说人当努力建立整体性的影响世界的可能关系。④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人首先要在周边环境中建构自己。这就是说,人首先力图建立他们能够影响和交流的范围。《大学》指出:“其本乱而末治者,未之有也。”因此,从最初建立中心基础的区域情境出发,人将其交流的境域扩大到更大的整体性中去。在《论语》中,孔子将领导者与北斗星相提并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出众的领袖总是处于众星捧月的核心位置,在“其所”的中心之上尽量扩大他们的影响,而“所”对于一般人来说,就是实存的“身”,或者“身”所在的位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