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19(2011)04-0047-08 人类当代文明正在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建设和发展生态文明成为当今时代的标志。生态文明与经济伦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生态文明也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形态,即可以与生态相融合的生态经济。而生态经济显然也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经济伦理,即生态文明时代的经济伦理。所谓经济伦理,是指一种经济形态下的经济活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伦理,是经济主体在经济交往中的伦理意识、伦理关系、伦理规范、道德实践的总称。简单地说,经济伦理就是指导经济主体行为的伦理价值观,或者说是调节经济主体与主体关系的伦理价值观念。她既是经济主体内在本性的构成,也是社会对经济主体的普遍约束。生态文明时代的经济伦理将指导无数的经济主体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因此,生态文明是经济伦理的目的价值或实质理性,经济伦理则是生态文明的工具价值或形式理性。 一、生态文明的经济形态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文明生态”,即整个文明的和谐圆融、良性持存、全面发展的状态,就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① 的文明。作为人类文明从渔猎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发展到工业文明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文明样式,生态文明建立在一种与其他文明形态不同的新经济形态的基础上。渔猎文明和农业文明赖以建立的经济形态是自然经济,工业文明赖以建立的经济形态是市场经济,而生态文明所依凭的经济形态则是生态经济。 所谓生态经济,也可称绿色经济,经济学界一般将其界定为,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以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经济体系。我国著名科技哲学学者张华夏教授认为,生态经济是指“为了整个人类与我们的行星的共同利益而伦理地、理智地和生态地对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做出可持续的创造和公平合理的分配”② 的经济。他将生态经济的基本观点概括为如下几点。③ 第一,发展就是提高自然资源的生产力。自然资源生产力的概念在古典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中都是不存在的,这些经济学说要么强调劳动生产力,要么强调资本生产力,而生态经济则强调自然资源生产力,并且把它当做第一概念。自然资源生产力是指单位自然资源能生产多少有用产品的数量的比率,它实际上是指“自然资源效率”。强调自然资源生产力,就是要在经济发展中计算自然资源的消耗,把这种消耗计入成本。像以前那种以自然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来获得高产出的经济,并不是一种高效率的经济,也不是对人的生活质量有贡献的经济,更不能算是生态意义上的经济发展。生态意义上的经济发展则是既能节约资源、节约资本,也能提高与改善人的生活质量的经济发展。 第二,循环的生产和仿生态的技术。工业文明时代的经济是线性经济,其模式是“原料—产品—废料”,构成一个非循环的封闭系统。这种经济模式以挖掘、消耗自然资源开始,而以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以致造成全球性的环境恶化、生态危机而结束。因此,要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解决生态危机,就必须转换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经济模式必须是仿生学的和仿生态过程的,即它必须是“将经济系统看做是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必须依循生态系统物质与能量循环的原理而进行经济活动”④ 的经济。这就是生态经济模式。生态经济是非线性经济,其模式是“原料—产品—剩余物—产品……”,构成一个循环的开放系统。这种经济模式也要消耗和利用自然资源,但在其流程中是没有废物排放的,因而不会构成对环境的破坏。余谋昌教授称其为“生态工艺”,即“在这样的生产过程中,输入生产系统的物质,在第一次使用生产第一种产品以后,其剩余物是第二次使用,生产第二种产品的原料;如果仍有剩余物是生产第三种产品的原料,直到全部用完或循环使用;最后不可避免的剩余物,以对生物和环境无毒无害的形式排放,能为环境中的生物吸收利用”。⑤ 这就是循环的生产和仿生态的技术,建立在这种生产流程和技术基础上的经济才是与生态相融合的经济。 第三,大幅度降低人口数量,大幅度扩展各种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控制和降低人口数量,是生态伦理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基本要求。生态伦理学和生态经济学认为,当前的生态危机是由于人类的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造成的,而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不合理的深层原因则是由于人口数量的增长,因此,要改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就必须控制和降低人口数量,使人口、资源、环境等保持在一个合理的限度和规模内,如此,经济也才能可持续发展。过去在控制和降低人口的方式上,主要是战争、饥荒和瘟疫等自然的自动控制机制,但现在这些机制已不起作用了,必须转换为利用自律机制。只有利用自律机制,才能使人口数量保持一个适度规模,各种野生动植物的自然保护区才能扩展到使这些物种不仅能生存,而且能够不受人类干扰地在生物圈中进化。 第四,提高生活质量,改变生活方式。从生产方式来说,工业文明的市场经济是“生产主义”的。生产的目的本来是为了满足人类和生态系统的需要而进行的,但是这一目的在工业社会特别是工业资本主义社会异化了,商品—货币—商品的公式演变为货币—商品—增殖的货币,生产的目的变成了无止境地追求利润。生产本是一种满足需要的手段,可是现在却异化成为目的。这就必然造成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但是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生产主义的利润目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承受能力的有限性直接相冲突。长此以往,必然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