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国家关系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与历史使命

作 者:
王易 

作者简介:
王易,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北京,100872)。

原文出处:
创新

内容提要:

儒家国家关系伦理思想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尚未受到应有重视的知识领域。随着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深入发展,儒家国家关系伦理思想日益凸显出其独特价值和历史使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儒家国家关系伦理思想可为我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提升国家软实力和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从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出发,推动建立以现代、平等、开放和对话为核心的新型文明观,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11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80;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616(2011)01-0008-06

      19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出现了“历史终结论”和“文明冲突论”等学说,或认为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可能形成“人类社会形态进步的终点”,或认为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可能共同对西方文明进行威胁或提出挑战。但随着恐怖主义、气候变化、能源问题、粮食安全、严重疫情等全球性问题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世界的整体性和相关性进一步增强。2008年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其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更是多年来所罕见。在这场严重的危机面前,各国学术界秉承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关系人类文明前途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和反思,希望从人类多元文明的历史经验和实践中汲取智慧,找到一幅充满转机和希望的未来图景,为成功克服危机开辟道路。在这场超越国界、跨越文明的讨论与反思中,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寻求和谐的中华文明凸显出特别的价值。因此,提高文明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强文明对话,为人类破解危机提供新的视角,成为儒家文化的无可推卸的一项重要责任,而作为儒家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国家关系伦理思想,则担负着独特的使命。

      一、儒家国家关系伦理思想的时代责任

      (一)世界形势驱使人们超越国界和分歧,探索共存共荣之道

      当前,世界加速进人经济大动荡、体系大变革、格局大调整的新阶段,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和分裂主义依然肆虐。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全面复苏的基础仍较脆弱。严重疫情、气候变化、能源资源、食品安全等问题更加突出,全球性问题的紧迫性、联动性上升,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协调行动。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加强文明对话,增进战略互信,化解分歧冲突,强化全球治理,越来越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

      (二)争夺软实力优势成为国际竞争的新战场

      当今时代,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199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许多国家纷纷调整文化政策,制订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展开文化软实力的角逐与竞争。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都是这一轮文化软实力竞争的积极推动者。作为世界经济体的重要一极的中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就要不断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重要作用。

      (三)传统文化对新形势下中国外交的影响更加明显

      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崇尚自由、追求正义的民族,中华文化是一种真诚的和平文化。千百年来,“和为贵”始终是中国社会思想的主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而不同”、“厚德载物”是中国人民的宽大胸襟。渴望和平、追求和睦,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特质,不仅影响着中国古代的国家关系,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外交思想和外交风格,成为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2006年4月,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强调,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现时代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

      (四)“中国文化热”成为中外关系中的新热点新亮点

      当前,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已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国也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对世界,大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开展同世界的文化交流,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受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高的影响,国际上形成了学习中国语言和中国文化的一个热潮。世界各国学习汉语的人数迅速增长,已超过4000万。为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我国已在88个国家开设了280多所孔子学院和270多个孔子课堂,还有很多国家的学校和机构提出申请设立孔子学院。

      总之,形势发展和时代需要对儒家文化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深入发掘儒家的国家关系伦理思想,全面阐述其基本精神和深刻内涵,并将其应用于中国外交和国际政治的实践,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二、儒家国家关系伦理思想的基本精神

      儒家文化诞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如何处理当时的诸侯国家间关系,始终受到先秦儒家的高度关注,他们的经典著作中包含着丰富的外交思想和国际政治思想,直到今天还深深地影响着我国的外交理念和政策。

      (一)主张道义优先,反对惟利是图

      义利问题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家历来主张以义制利,以义节欲,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就是要求人们(尤其是国家的统治者、管理者和将来要上升为国家的统治者、管理者的读书人)在道义与物质利益方面要见利思义、见得思义。同时,先秦儒家并非清教主义者,而是在充分肯定正当物质利益合理性的前提下,主张追求合乎道义的利益,用道义去限制对欲利的追求,强调私利要服从公义。在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儒家更是强调以义为本、道义优先,指出国家不应当“以利为利”,而应当“以义为利”,只有在追求本国合理利益的同时,也照顾别国的正当利益,才可使本国在国际政治中树立威望,使“近者悦,远者来”。惟有如此,才能维护本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实现本国对外政策目标。相反,则于己、于人都不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