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家“慈”论

作 者:

作者简介:
许建良,东南大学 哲学系,江苏南京 210097 许建良(1957-),男,东南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道德思想史、中外道德文化比较等研究。

原文出处:
伦理学研究

内容提要:

老子的慈爱,相异与儒家的慈孝、仁慈,它以公平、情感的自然流露为特征。其理论的依据在天、地、人、道的规则在自然;其实质在他人优位的价值取向,在整体联系性的强调;慈爱反对战争,即使选择战争来解决问题,也必须坚持解决问题为止,不能逞强,即使对胜利的战争,也不能美化,因为战争是以伤害人的生命为代价的,这与胜败没有任何关联;在战争中必须装备恬淡慈爱之心,爱护生命,同时自爱生命,这些对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生态、人际疏离三大危机,无疑具有的积极启发意义。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11 年 05 期

关 键 词:
道家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115(2011)01-0042-08

      随着地球村视野在人们心目中的逐渐形成,道家老子的思想魅力也不断地得到认识推重,老子作为演绎“道”“德”哲学关系的最早思想家之一,站在时代的最前列,选择了与时下相异的话语系统,昭示了自身自然哲学的宽宏和深厚的特质,为人们回归人性自然、真正实现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设置了合理的轨道。在21世纪的今天,正当人们面临能源危机、生态危机、心灵危机的严峻挑战,寻找消解危机而尽可能保卫人类和谐家园的途径之时,在文化资源有效利用的视野里,道家哲学与人类又一次强烈地形成了实际的对接,更有西方学者提出21世纪是道家哲学世纪的论断,作为道家哲学故乡的后生,值得骄傲之情自然是溢于言表的。众所周知,老子道家哲学旨在推重自然无为,树立外在客观性的绝对权威,因此,我们可以称老子哲学为自然哲学。它的具体内容虽然非常多,但是,老子所提出的“三宝”无疑在其思想体系里占有重要的位置;居“三宝”之首的“慈”,更是重中之重;随着研究的深入,虽然对老子“慈”的研究也得到一定的重视①,但偏于现实意义的发挥,而疏于紧贴原典来把握和审视“慈”的努力。基于这样的前识,本文尽可能在本于原典的基础上,在老子道家的思想体系里来审视“慈”,在时代的坐标里量考其价值,并以此就教于同仁。

      一

      老子生活在动乱的时代,道德滑坡,世风日下,仁义只有形名之存,没有内容之实;或者说,反倒成了一些人实现自身私利的护身符和标签,宇宙既有的文明遭到了损害,宇宙应有的文明朦胧难觅。老子紧贴现实,为了标明自身的哲学主张,择选了一套属于自身的崭新的语言系统,以收到“正言若反”(《老子》78章,第188页;以下仅标章数)② 的预设效果,“慈”概念的选择和设置就是具体追求之一,而没有沿用在形下的层面存在关注人际关系这一语言特色的“仁”。

      1.“不仁”的肯定

      老子虽然没有把“仁”作为自身哲学的标志性概念,但并没有与“仁”绝对隔绝。在通行本《老子》里,“仁”字出现8次,在总体上,可以把它们分成三种情况。

      一是作为在大道遭到破坏废弃时登场的情况。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18章,第43页)、“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38章,第93页)众所周知,在老子那里,大道虽然是无名无形的,但客观存在于宇宙,它是一个开放的存在体,没有具体的范式和框架,体现的是即物而形、即物而名的特点,所以,在它与具体物构成的境遇里,大道就融入具体物,具体物就获取了自己存在分辨符,在这个意义上,大道虽然不是形下层面的真实存在,但却是最高的存在,在本质上统摄万物的存在。诸如仁义则是具体的存在物,所以是有名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老子认为,当大道在现实生活里遭到破坏废弃以后,才成就了现实仁义道德登场的机会。所以,现实仁义道德只能是“下德”,因为它“不失德”即不离开具体的名称、名号,但这是真正“无德”的表现。实际上,这是老子分析总结客观现实而得出结论。为什么“下德”是“无德”呢?这是因为它“为之而有以为”的缘故,即依据主观臆想而人为的意思。“仁”就是这种情况,在从“道”到“礼”的序列里,呈现的是递减的取向,即“道”废弃缺场以后,才有“德”的登场;“德”废弃缺场以后,才有“仁”的登场;“仁”的废弃缺场以后,才有“义”的登场;“义”废弃缺场以后,才有“礼”的登场;“礼”虽然是现实生活里的道德,但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是本真秩序的破坏者,而不是维护和营建者。显然,这里的仁义礼是异化的产品,不是真正的道德。

      二是否定的用法。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5章,第13~14页)“不仁”是对仁的否定,也就是上面分析的仁,是以人为为依归的,彰显的是人的力量,不是客观性的重要性,儒家的仁义就是这种情况,“亲亲,仁也”(《孟子·告子下》,第2756页上)③、“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孟子·离娄上》,第2723页中)。在儒家看来,“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离娄上》,第2723页下),“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底豫”就是“大孝”(同上)的表现。显然,事亲尊亲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它以血缘为唯一依归。

      三是真正的仁。老子说:“上善若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8章,第20页)水在品性上是与大道相伯仲的存在,“与善仁”就是水的特性之一,意思是施惠万物善于秉持仁慈、慈爱公平的准则,这是真正的仁,不是儒家式以血缘亲疏为依归而张弛的偏爱,对真正的仁,老子是肯定的。其实,“与善仁”的“仁”,在帛书老子乙本里为“天”,即“与善天”,也就是说施惠万物时秉持天道公平的准则,这也可作为理解为“慈爱公平”的依据;在这个意义上,就是仁慈,当然,《老子》里没有这一概念。

      显然,老子反对儒家式的仁义,因为它是异化了的样本,是一种偏爱行为,不仅限于人类的范围而忽视了宇宙的领域,而且在人类社会施爱行为实践过程里,由于爱的程度有轻重之分,所以,在最终的意义上,对一些人送去温暖的爱的行为,同时也构成伤害另一些人的攻击性的武器。

      2.“三宝”之首的“慈”

      “慈”在老子那里,一共有7个用例。具体而言,有5个是单独使用的,而且集中在第67章;其他2个用例是以“孝慈”的形式出现的。对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加以把握。

      一是与现实仁义等同居一个层次的“孝慈”。老子说:“六亲不和,有孝慈”(18章,第43页)、“绝仁弃义,民复孝慈”(19章,第45页)。孝慈虽然是一种慈,但不是单一的慈,孝强调的是血缘性的因素,它也是大道遭到废弃而缺场以后登场的,虽然不是最高的无名境界,但却是现实的客观存在,因为,它出现的直接原因就是整治“六亲不和”的局面。不过,这里稍存疑虑的是对“民复孝慈”的理解。大家知道,这也是历来把老子说成反道德主义的有力证据,帛书老子的出土也无法改变这一情况。在郭店楚墓竹简里,而代之以“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的是“绝伪弃虑,民复季子”④,显示的是对思虑、人为等的否定。这值得我们深思,因为在《老子》的思想里,“仁义”是在“大道废”的情况下产生的,而“孝慈”是在六亲失和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可以说,在生成上,“仁义”和“孝慈”是同类的东西,都是在“道”和“德”遭到破坏后的产物,是真正道德的异化版本。在这个意义上,靠弃绝仁义来达到复归孝慈的运思,显然是与《老子》的本义相违背的。竹简“绝伪弃虑,民复季子”的文本,可以说是比较接近《老子》的本义。在此,关键是对“季子”的理解,崔仁义的解释是较为合理的,认为“季子”应指小儿的精神状态,与“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⑤ 相应⑥。“季”在词义上具有“小”的意思,小儿总是自然欲望,从不有意而求,这跟弃绝思虑也基本一致。自然欲望,不有意而求也符合素朴的思想倾向。所以,严格说来,孝慈在老子这里不是最高层面的概念,这是必须明鉴的,所以,他也从未对孝慈的功效等作过任何规划和预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