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的生命崇拜与儒家的养生之道

作 者:

作者简介:
肖群忠,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 100080 肖群忠(1960—),男,陕西彬县人,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伦理学与中国传统伦理研究

原文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孝道是源于生命崇拜和延续以及代际生命呵护和群体互养而产生的,孝亲责任是中国人养生的终极价值根据,儒家的养生之道由其重视道德的特点所决定,主要体现为仁者寿、智者乐的以德、智养心的养生乐生智慧。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11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162(2011)01-0001-06

      近年来,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民众越来越注意养生智慧的探寻,这本身就是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同时,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源发性、根源性和核心性的价值观和伦理规范的传统孝道也越来越受到中国民间社会的重视,那么,孝道与养生是何关系?作为长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在养生观上持有怎样的观点?儒家的养生之道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这是我们想探讨的问题。

      儒家是一个道德学派,也就是说其学说的核心与最高价值追求是道德,道德是判断一切事物的价值标准。孝道在儒家学说中是一种源发性、综合性的观念和道德规范,在我们看来,孝道是源于生命崇拜和延续以及代际生命呵护和群体互养而产生的,孝亲责任是中国人养生的终极价值根据,儒家的养生之道由其重视道德的特点所决定,主要体现为仁者寿、智者乐的以德、智养心的养生乐生智慧。

      一般人可能觉得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养生智慧主要是由道家、道教和传统中医提供的,这从一般意义上讲也是没错的,由于道家是一种退隐的思想,因此,他们更加注意一己之生的护养,道教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其旨趣就是追求长生不老,中医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有学者认为中医主要是在道家和道教的口袋里发展的。但如果再深入探讨一下的话,就会发现,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家学说,不可能在人的生命及其护养这么重大的问题上失语,而是有它自己特有的理论和智慧。其生命哲学和养生智慧较之道家、道教和中医的具体之“术”,更体现出一种终极价值根据的形而上之“道”的特点。

      一、孝道的价值基础:生命崇拜和代际互养

      何为孝,现在的人一般都以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的“善事父母”来解释,其实,孝之初始涵义除了这一点外,还有尊祖敬宗,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两层含义。孝的三种基本含义均是以生命崇拜和延续以及代际群体互养为价值基础的。孝以中国文化特有的方式解决了生命之所源、所存、所续的问题。

      第一,生之来源。《礼记·祭义》云:“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孝经·开宗明义》即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而《礼记·郊特牲》又云:“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可见祖先父母,乃生命之源头,“是故仁人之事亲如事天,事天如事亲。此谓孝子成身。”(《礼记·大昏解》)而《孝经·圣治》篇更云“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严父”而竟可以“配天”,就是因为其是我之生命的来源。《礼记·大传》云:“人道亲亲,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这也就是说孝道之所以要求人们要尊祖敬宗,就是因为祖宗是我们的生命之源,因此,人要不忘本,不忘记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就要报本返初,尊祖敬宗。

      第二,生之所续。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孝经·圣治章》)父母生下的儿子,上为祖宗流传后代,下生子孙继承宗嗣。家族的继续绵延莫大于此。如果说尊祖敬宗出于祖先崇拜,那么,后者则是出于生殖或生命崇拜。

      20世纪20年代周予同先生发表了《“孝”与生殖器崇拜》一文,第一次揭示了“孝”与生殖崇拜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指出“儒家的思想为其出发于‘生殖器崇拜’与‘生殖崇拜’,所以郊天祀地,祭日配月,尊祖敬祖,迎妻纳妾等一套把戏,都与‘孝’有一贯的关系。”“因为崇拜生殖,所以主张仁孝;因为主张仁孝,所以探原于生殖崇拜;二者有密切的关系。”[1](P71,77)有人认为“孝”字从“爻”(从“交”)暗示这跟男女交合有关,至于从“子”则表明“孝”也跟生育有关。“‘孝’的原始字形传达的信息是男女交合,生育子女”[2]。金文中的“孝”大多是以求子为目的的一种祖先祭祀,即祈求祖先的在天之灵保佑多子多孙。例如《追簋》:“用享孝于前文人。”(《三代吉金文存》9.5)这也表明周人的“孝”观念中已渗入了祖先崇拜的因素。而祖先崇拜的情愫就是孝,因而说,孝是源于生殖崇拜和祖先崇拜。正因为祖先是我的生命之所生,因此,崇奉祖先就是要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生生不息,因此,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就不仅成为我辈对祖先、过去之责任,也是对子孙、未来之责任。

      孝的这种初始含义在儒家早期经典里似留有一些原始痕迹。如《大戴礼记·曾子大孝》:“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都把传宗接代摆在首位。孝是保障人口绵延的一套规则,它要求每个社会成员要把组织家庭、生育子女当作义不容辞的义务,否则就会受到社会的歧视和惩罚。《易经》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使万物化生,而男女夫妇之合才有子女,有子女,父母才有可能成为子女尽孝的对象。子女善事父母,“继述先人之志”,皆出于对己之生命之源的崇拜、认同与回归。“先祖者,类之本也……无先祖,恶出?”父母是我辈生命的直接源泉,是祖先在现实的象征与代表,因此,珍视生命,首先要善事父母,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因而崇拜祖先与孝顺父母是吾人对天地生生之德的追思与孝道的表现,孝之本源,当源之人对“生生之德”的崇敬之意。就“生”之德言,父母、祖先与天地同功,故以祖配天,以祭祀祖先来表达孝思。不仅要珍视生命之所源,生命之所出,而且要延续祖先之生命,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即在延续天地生生之德。因为唯有生命的继续存在,才能继先人之志,一切文化理想的实现才有可能。“孝即肖”,也就是要像。换言之,就是要效仿(法)先人、父祖创业维艰,积极进取,努力不懈的刚健精神。刚健就是永远运动,永远前进,而非仅止于崇拜祖先所给后人的恩泽,在其余荫之下祈福纳祥。历史文化的发展就在这种生生不息的创造中持续不绝。人的情志也在对过去的怀恋与尊重,对现实人生的珍视与热爱,对未来的憧憬与信心中得到勉慰,而使中国人有一生命论基础上的形上信仰和心灵安顿,因此,生命崇拜的贵生意识实为孝之本质,是生生不息把天地、祖宗、父母、己身、子孙、过去、现在、未来贯通连接起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