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生活概念探微

作 者:

作者简介:
孙云龙,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系讲师(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依据《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的德文本和中译本,文章着重考察了生活概念在原文中的使用情况和哲学含义。认为生活概念是本文献的理论重心,是构成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枢纽。文章从关键词的语用和语义考察入手,初步勾勒出生活概念在原文中的理论意义,结合其他早期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简要梳理了马克思生活概念的发展脉络。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11 年 12 期

字号:

      一、缘起

      成文于1846年前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后文中简称《形态》)尽管是一部未完成稿,却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被视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一次完整表述,也是青年马克思思想与其成熟时代之间的分水岭。①近年来,由于广松涉版《形态》的引进,以及MEGA2先行版(Vorabpublikation,2004)的刊出,相关研究,尤其是基于文献学视角的考察再度引起热议。②就目前文献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而言,多集中于手稿形成史、文本结构、版本校勘等问题上,鲜有涉及历史唯物主义概念研究和义理疏通方面的探讨。以《形态》研究为例,文献学与义理考察似乎形成了两种泾渭分明的学术范式,之间的呼应和互文关系非常少见。我们认为,文献学如果仅停留于此种水平的话,那它对马克思哲学研究的贡献将非常有限。相反,如果将文献与义理之间的隔阂打通,互为补充,那必将会开辟出崭新的问题域,比如《形态》中的生活概念(das Leben)便是十分适宜的研究对象。

      近年来,马克思生活哲学的倡议曾一度引起热议,李文阁和杨楹等学者分别就此著书立论,他们不约而同地将论据的取材集中于马克思早期哲学手稿,尤其是《形态》。杨楹认为,生活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生产生命的类活动,生活世界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立场和理论维度。③李文阁强调物质生活、对象化实践活动之于生活世界的奠基意义,并指出当代哲学的根本特征是回归生活世界,就此意义上马克思哲学应该属于当代哲学。④持类似观点的还有王福民、陈忠等学者。纵观上述论著,尽管提出了新颖的问题,但同时也存在着显著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关于生活概念的研究不够细致,与文本距离较远,缺乏系统性解读;第二,立论多求助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学说,似乎是在马克思哲学传统之外解释马克思。尽管存在上述不足,但学者们所提出的议题却是值得密切关注的。就《形态》生活概念而言,相关的考察并不多见,与文中其他关键词如市民社会、交往关系、意识形态等相比较,该术语受重视程度较低。有鉴于此,本文选择以生活概念为考察对象,根据最新版《形态》文本,分别通过语用、语义和理论功能三重视角,对“费尔巴哈”章进行深入挖掘。希望能够通过文献与义理并举的方式,廓清马克思生活概念的基本含义,指明该术语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

      二、生活概念在“费尔巴哈”章中的语用概况

      我们要研究的生活概念对应于德文名词das Leben,是《形态》原文中频繁出现的术语,在中译本中分别被译为“生活”、“生命”、“生存”等,其中以“生活”居多。⑤Leben在原文中主要以名词形式出现,使用动词leben的情况也有,但比较少见。以leben为词根的形容词有lebend和lebendig两种形式,前者是该动词的现在分词,意为活着的、现行的;后者是加了词尾变化的形容词,意为生动的、生机勃勃的、活着的、活生生的,等等。由于德文中存在大量由独立词义单元联合而成的复合词,因而Leben在《形态》手稿中又常以复合名词出现,比如Lebensmittel,就是由Leben生活与Mittel工具构成的复合词,指的是食物、生活材料。以Leben为词根构成的复合词在《形态》原文中屡见不鲜,比如Lebensprozeβ生活过程,Lebensbedingung生活条件,Lebensproduktion生活生产等等,遗憾的是这些复合词在中译文中经常被拆分开而失去了关联性。此外,文中还大量出现以Leben为中心的名词性短语,如die materielle Lebensbedingung物质生活条件、der wirkliche Lebensprozeβ现实生活过程等。文中与生活概念搭配使用的关键词主要包括:个人、感性、直接、物质、现实、实践、能动、社会、历史、生产、过程、关系、状况、组织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词汇之间很少形成直接关联,而往往是借助生活概念相互组合而成,而且在这些复合词和名词短语中,“生活”Leben往往是语义重心,这一点在中译文中也很难传递出来。上述以Leben为词根的单纯词、转化词、复合词,以及名词短语在《形态》中出现的频率极高,尤其在“费尔巴哈”章中。据我们粗略统计,在该章中共出现过77次,是文中变化形式最多、与其他关键词关联性最强的术语。

      接下来让我们考察一下生活概念在文本中的出现位置及其语境。众所周知,《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与青年黑格尔派进行论战的哲学手稿,“费尔巴哈”章是该手稿的理论重心,该章集中批判了旧哲学并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从意义层次上看,“费尔巴哈”章主要可分为三个单元:导论、青年黑格尔派哲学批判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阐述。由于“费尔巴哈”章处于尚未完成的草稿状态,关于该章节的编排次序和结构安排迄今为止尚存在争议,中央编译局现有的两个译本——全集本第一版和选集本第二版——在结构编排上均存在问题,因而上述几个意义单元在中译本中并不连贯。导论部分对应于选集本第二版的第62页至第63页;青年黑格尔派哲学批判对应于第64页开始到第66页第二自然段,以及第75页第二自然段开始至第78页倒数第二段;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阐述对应于该文献其他部分。第三单元又可细分为以下主题:历史的前提、意识的生产史、分工的发展及其矛盾、革命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概述、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的现实根源、分工与所有制的发展形态、无产阶级的历史根源、共产主义、国家和法同所有制的关系等。根据上述文本结构,我们考察了生活概念的分布情况,发现该术语集中出现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阐述单元。根据该单元的主题划分,我们发现生活概念使用频率最高的四个主题分别为:历史的前提(第78页最后一段起至第81页第一段);意识的生产史(第81页第二段起至第83页第一段);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概述(第92页开始至第93页第一段);共产主义(第118页第二段起至第131页第一段)等。上述四个主题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阐述中的核心环节,是《形态》文本中的奠基性内容。

      三、生活概念的语义考察

      让我们简要回顾“费尔巴哈”章中的历史唯物主义阐述脉络:现实生活是人类历史的真实基础和前提,满足物质生活需要是人类劳动的首要目的,因而生活主要表现为物质生产,物质生产不仅提供出新产品、新需要、新关系,还生产出意识,意识在脑体分工的历史条件下成为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否认物质生产的根源性,并进一步深化分工和阶级差别,唯心主义哲学是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历史唯物主义要求还原历史事实,从物质生产活动来理解现实的人,将其理解为整个人类历史运动的基础和动力,人类历史的发展就是物质生活的进步与解放,表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过程;共产主义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表现为人类在生产实践中体现出来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因而共产主义也就是自由生活的普遍实现。从上述论证层次来看,生活概念居于历史唯物主义阐述的核心位置,贯穿理论始终,充当着历史的出发点、展开过程和终极目标。接下来,让我们分别从上述三个环节来深入分析生活概念所具有的哲学含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