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262; D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1)07-0122-08
1978年启动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史上的重要标志。自此以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迅速推进。到2010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今的中国,楼房越来越多,城市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汽车越来越多,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越来越多,有钱人越来越多……然而,犯罪率也越来越高,抑郁症患者也越来越多,自杀率也越来越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越来越严重。虽不能说中国人过得越来越痛苦,但也断不敢轻言中国人过得越来越幸福。如果我们曾那么朝思暮想的现代化没有让我们越来越幸福,那么为什么要如此执著地追求现代化呢?如果说中国的现代化曾是顺应世界潮流的,那么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危机充分暴露且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反思、批判现代性的今天,我们该如何辨别世界潮流、选择自己的民族复兴道路呢?反思现代性是我们不可回避的思想任务。但全身心地拥抱现代性和现代化的人们仍掌控着主流话语权。故反思现代性必将是一项艰难的、长期的思想任务。反思现代性离不开反思启蒙。
一
康德说,启蒙就是摆脱自己加诸自己的不成熟状态。要有勇气公开地运用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的口号。西方启蒙思想家们有对理性进步的无比乐观的信心。前现代人总是跪拜在命运之神面前,而启蒙思想家们相信,“人是自己命运的设计师”,他们的自信“是任何最自信的古代理性主义者不敢想象的”①。现代性就源自西方的启蒙运动。乐观自信的理性主义至今仍是现代性的根本支柱。
施特劳斯(Leo Strauss)说:“现代方案最初是由哲人们设计的;他们根据自然、根据某些自然权利设计了这套方案。这套方案的初衷在于以最完美的方式满足人类最强烈的和最自然的需要。征服自然是为了人的利益;而人被认为具有某种自然天性,某种不变的本性。”② 设计现代方案的哲人也便是启蒙思想家,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哲学与科学完全相同,相信人类可以像牛顿发现物理学那样,发现关于经济、政治、道德和人的精神的“道德科学”(moral science),且道德科学可以奠基于不变的人性之上。他们相信,科技进步(即理性进步)能带来普遍的富裕。在一个普遍富裕的世界,“没有谁会再觊觎侵略其他人或其他民族。普遍的富裕会带来普遍的且完全正义的社会”③。
至今仍有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永不知足地追求物质财富就是“人类最强烈的和最自然的需要”,甚至就是人的不变的本性。这种对人性的理解,决定了现代社会与前现代社会的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区别:所有的前现代社会都把贪欲看作洪水猛兽,而现代社会把贪欲看作进步的动力和创造的源泉;所有的前现代社会都只给商人较低甚至很低的社会地位,而现代社会把商人凸显为社会的中坚和做人的榜样。这一深刻的社会转型和观念改变从西方启蒙时期就开始了。
在西方中世纪,神职人员和贵族是领导阶级,修道院里的修道士和修女是做人的榜样。经过启蒙,世道大变。有启蒙学者说,“纯种商人”是“博通的学者”,因为“他们不用书本就了解各种语言,不用地图就了解地理”。这些人通过旅行和通信就可以拥抱整个世界与所有国家,因此“够资格担任国家的任何职位”。也有启蒙学者说,“在一个共和国里,没有比商人更有用的成员。他们透过相互提供有益的服务把人类编织在一起;他们让大自然的恩物得以流通、为穷人提供工作、为富人增加财富、为君主增加荣耀”。大名鼎鼎的伏尔泰也曾为商业精神大唱赞歌,他说,“请走进伦敦证券交易所去”,“这是个比许多朝廷还更值得尊敬的地方。在那里你可以看到各民族的代理人为着人类的利益而聚集起来。在那里,犹太人、穆罕默德派和基督徒互相打交道,就像是同一宗教的教友。只有因为投机而破产者才会被冠以异教徒之名。在那里长老宗信徒信任浸礼宗信徒,而圣公会信徒也把贵格会信徒的话当话。这和平和自由的集会结束后,有些人会上犹太会堂去礼拜,另一些人会去喝酒;这一位会去奉圣父、圣子和圣灵之名受洗,那一位会去让人为他儿子行割礼并用别人听不懂的希伯来语为这个小孩喃喃祝祷;另外一些人去到他们的教堂,帽子戴在头上,静静地等待上帝降临——人人都心满意足。”④ 好一幅多种信仰的人们和谐相处的祥和景象!联想到欧洲中世纪不同信仰者之间对同一本《圣经》有不同理解的教派之间的残酷战争,商业精神带来的似乎真是万分值得向往的互通有无的和平!
当商人被尊为“够资格担任国家的任何职位”的人时,物质主义开始流行就不足为怪了。但在任何一个前现代社会,精英阶层或统治阶级都是拒斥物质主义的。这当然不意味着传统社会精英阶层和统治阶级中没有贪鄙之人,只意味着正统意识形态及其指导建构的社会制度抑制人们的物质贪欲,特别抑制智能之士和各行业精英们的物质贪欲,鼓励人们以精神目标或道德目标为自己的最高追求,而不像许多现代人(以商人为典范)只以金钱和物质财富为自己的最高追求目标。西方经过启蒙运动,现代性计划逐步展开,资产阶级逐渐成为领导阶级,社会制度的建构越来越受制于“资本的逻辑”。
以赚钱为志业的人们成为社会中坚、“资本的逻辑”成为支配现代社会建制的“逻辑”与物质主义价值观成为主流价值观是同一个社会变迁过程的三个侧面。在西方,这个社会变迁过程就是启蒙和现代化。这个社会变迁过程同时也是商人由卑贱变为高贵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理性主义的指引下进行的,常被辩护为一个必然的历史进步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