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学者关于马克思人学思想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作 者:
李杰 

作者简介:
李杰(1972-),女,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哲学博士,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人学研究,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杭州 310018

原文出处:
晋阳学刊

内容提要:

当代中国学者对于马克思人学的研究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以及中国人学的建设和发展中不断深化的。其研究历程大致有3个阶段:恢复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重要地位,从价值观上强调尊重人;系统研究马克思的人学,从学理上说清人,从实践上塑造人;总体把握马克思人学特征,转换人学研究范式,指导当代人的生存与发展。这些研究对于马克思主义人学学说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以人为本价值理念的确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随着人的生存实践的展开,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揭示马克思人学的精神实质,实现马克思人学的中国化,从而更好地沿着马克思开辟的人学道路继续前行。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11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A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87(2011)02-0011-07

      当代中国学者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研究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中国人学的建设和发展中不断深化的,其大致的历程是:恢复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重要地位,从价值观上强调尊重人;系统研究马克思的人学,从学理上说清人,从实践上塑造人;总体把握马克思人学特征,转换人学研究范式,指导当代人的生存与发展。这些研究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现实发展以及中国的人学建设与发展的理论指南和方法论前提。

      一、恢复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重要地位,从价值观上强调尊重人

      当代中国学者关于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研究,第一个阶段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在人性、异化和人道主义大讨论中的研究。从理论上来说,这一时期,在文学领域里,“伤痕文学”对“文化大革命”中非人性现实的反思和对人性、人道主义的弘扬,促使人们从哲学上来更深入地思考人的问题。1980年代,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研究也开始传入我国,受西方人道主义思潮的影响,人们的人性意识和人道意识开始觉醒。从实践上来说,1978年的“真理标准的讨论”解放了人的思想,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促发了1979年以人性、异化和人道主义为主题的全国性大讨论。而关于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是这次讨论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学者们有很多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讨论了马克思哲学的出发点、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与人道主义的关系、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与唯物史观的关系、“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的关系等问题。

      人是不是马克思哲学的出发点?关于这个问题学界讨论的比较多,基本上形成了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学者们在这里还没有去区分人是现实的人,还是抽象的人;与此相反,另一种观点认为现实的人才是马克思哲学的出发点,这是至今在学术界比较公认的观点。还有一种观点提出,马克思哲学的出发点是从物质生产条件出发的。关于马克思哲学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并且认为现实的人是社会的人、实践的人、是处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的人的观点,在学术界已经基本得到认同。当代中国学者还通过几对范畴之间的关系,阐明了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

      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与人道主义的关系。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主要集中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其中代表性观点是: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思想体系,因而应彻底摒弃人道主义;另一种相反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关心人,其思想的实质和核心是实现人类的解放,马克思主义实质上是真正的人道主义;第三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把人看作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它注重的是人的社会性或客观现实性,因而它是现实的或科学的人道主义,人道主义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一部分;第四种观点是,要区别人道主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的人道主义,一个是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人道主义。1984年在肇庆召开的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讨论会上,许多同志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是赞成在道德范畴的意义上使用人道主义的概念的,在世界观、历史观的意义上则是批判人道主义的。

      “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多数学者反对把马克思的早期思想与成熟时期的思想割裂开来,认为马克思早期人的思想是成熟时期人学思想的萌芽。但马克思早期关于人的思想仍然受费尔巴哈思想的影响,仍然不够成熟。王若水同志在《为人道主义辩护》一书中认为:“不存在西方一些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说的什么早期的‘人道主义的马克思’和晚期的‘非人道主义的马克思’的区别。”[1]一些学者也认为:在研究马克思的早期著作时,不宜绝对地画一条线。青年马克思关于人的思想不成熟的主要表现是青年马克思并没有摆脱人道主义历史观的窠臼,仍然保留着启蒙思想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影响。但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已经包含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因素。

      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与唯物史观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大多数学者认为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是建立在唯物史观的科学基础之上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王若水同志认为,马克思关于人的思想与唯物史观是一致的。在马克思那里,人的学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其他关于社会和国家等的学说,都是为了人的解放这一价值目标服务的。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国学者还深入研究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异化等相关内容,并在这些重大问题的认识上取得了一致的看法。学者们认为马克思把人放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加以考察,并对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进行了科学研究。在人的本质问题上,学者们从马克思分析的劳动入手,提出了认识人的方法前提。黄克剑教授在其《人的本质初探》一文中认为,“马克思在解决人的本质问题上所遵循的逻辑是——人的本质——劳动的性质——自由”[2]。王锐生教授、景天魁教授合著的《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中指出:“对劳动的唯物辩证的分析,就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无法超越的三道障碍,从而打通了认识人的本质的道路:劳动——社会——人”[3]。在异化问题上,学者们揭示了马克思的异化观与黑格尔的抽象异化观、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异化观的区别,认为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观不仅确定了异化的真正意义,而且揭示了产生异化现象的根源,指出了消灭异化的现实途径,使异化思想获得了唯物主义的基础,彻底摆脱了思辨性和抽象性。

      从学理看,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关于马克思哲学中人的思想的研究和讨论,当代中国学者对马克思人的学说研究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有了很大突破。人作为马克思哲学的主题和核心被凸显出来了,现实的人作为马克思哲学的出发点基本得到学术界的认同,在某些基本问题上取得了一致看法。第一,关于马克思早期人的思想和晚期人的思想研究。大多数学者反对把马克思的早期思想和晚期思想割裂开来,认为马克思早期的人学思想和晚期的人学思想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马克思早期人学思想还不成熟,成熟时期的马克思研究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把人道主义的价值评判建立在了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之上,揭示了通向未来理想社会的现实途径;第二,马克思关于人的思想与人道主义的关系问题。大多数学者反对把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完全归结为人道主义,认为马克思坚持伦理意义和价值意义上的人道主义,反对历史观上的人道主义。多数学者认为,应该反对历史观上的人道主义。然而马克思的人学是什么意义上的人道主义则出现了不同的看法。有代表性的几种看法是:有的学者认为应该坚持马克思的伦理原则上的人道主义;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的人学坚持了人道主义价值观原则;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是科学的人道主义,它与抽象的人道主义有着根本区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