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向未来社会过渡的三种图式论纲

作 者:

作者简介:
宫敬才(1954-),男,河北沧州人,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经济哲学研究,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原文出处: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马克思终生探究资本主义社会向未来社会的过渡问题。如何过渡?答案有三:哲学性革命图式、暴力革命图式和和平过渡图式。图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历史情势的重大变化。马克思过渡图式思想的变化引来争议和不满,这与忽略马克思过渡图式思想的哲学基础——劳动哲学本体论、劳动者主权论、线性社会历史观和劳动人道主义的价值立场——有直接关系,也是未解马克思实现过渡的判断标准——个人的自由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合乎人类本性——的必然结果。结合特定社会历史情势地理解马克思的原生态思想,他真正做到了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11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378(2011)03-0001-11

      一、问题的提出

      马克思一生写作的文献用浩如烟海形容并不为过,顾涉的话题成千上万。在这些话题中,什么话题处于最基础和核心的地位、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不同的人会对问题作出各具特色的回答。如果统览马克思的文献,最符合文献原意的答案会自然地出现于我们面前。他生活于资本主义社会,研究和理解资本主义社会,找到这一社会向未来社会过渡的基本途径(学院化的叫法为图式)是他终生从事的事业。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举3个时间点的例证。

      1835年8月12日,17岁的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说,“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垮,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1]459-46。人们往往以为,这不过是一个17岁的中学毕业生空发宏论,与他一生的追求、奋斗和事业没有直接关系。此言差矣。如果把马克思此时的内心表达与他一生的经历和业绩联结在一起,结论会截然相反。他一生的追求和奋斗是不断兑现其诺言的过程。伦敦海德公园的马克思墓前,长年不断地摆放着全世界仰慕者敬献的鲜花;从1999年到2005年,英国人利用互联网进行“千年第一思想家”“千年伟人”和“古今最伟大的哲学家”等为名的四次评选,其中有三次马克思荣登第一的宝座,屈居第二的一次,只比爱因斯坦少了一分;2008年后,饱受世界经济危机伤害的人们每每忆起马克思,《资本论》的销量就不断刷新历史纪录。这些社会历史情势表明,马克思“为人类而工作”的表白是其一生的真实写照;“为大家作出牺牲”给马克思的一生带来贫穷、疾病、磨难、屈辱和危险,但他没有后退半步。这是他已逝世如此长的时间,人们还对他敬仰有加和评价如此之高的根本原因。

      1867年4月30日,49岁的马克思因自己的代表作《资本论》第1卷即将出版而高兴,但在给别人的信中也道出了他最内在真挚的情感。“我一直在坟墓的边缘徘徊。因此我不得不利用我还能工作的每时每刻来完成我的著作,为了它,我已经牺牲了我的健康、幸福和家庭。我希望,这样解释就够了。我嘲笑那些所谓‘实际’的人和他们的聪明。如果一个人愿意变成一头牛,那他当然可以不管人类的痛苦,而只顾自己身上的皮。但是,如果我没有全部完成我的这部书(至少是写成草稿)就死去的话,那我的确会认为自己是不实际的”[2]。由马克思一生中最重要时刻之一的内心表白可以看出,他“为大家作出牺牲”的具体内容是奉献自己的“健康、幸福和家庭”,作出牺牲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的痛苦”的无以复加且正在延续。摆脱资本主义社会,使人类奔向共产主义社会,构成了马克思“为人类而工作”的最根本性动力。

      1872年9月8日,54岁的马克思已届晚年。面对自己创立、领导的第一国际即将完成历史使命和退出历史舞台,他说出了如下感人肺腑的话,“至于我个人,我将继续自己的事业,为创立这种对未来具有如此良好作用的所有工人的团结而不倦地努力。不,我不会退出国际,我将一如既往,把自己的余生贡献出来,争取我们深信迟早会导致无产阶级在全世界统治的那种社会思想的胜利”[3]180。尽管表达思想的词语略有不同,马克思发誓要“把自己的余生贡献出来”去争取的那个事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向未来社会的过渡。

      1835年、1867年和1872年是自然时间的三个点,但它构成了马克思几乎一生的社会生活轨迹。让这个轨迹崇高、伟大和感染后人的是马克思的奋斗和业绩,具体的社会历史内容是资本主义社会向未来社会的过渡。为什么要过渡?谁来完成过渡?选择什么时机过渡?依据什么样的社会历史条件过渡?这一切都与一个貌似形式意义大于内容意义实则不然的问题纠结在一起:如何过渡?马克思(包括恩格斯)对这一问题倾注了毕生的心血,根据特定的社会历史情势作出了各不相同的回答。表面看,这些回答互不一致,但不同的回答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不一致和一致的辩证统一,便是本文的探讨旨趣。

      二、向未来社会过渡三种图式的哲学基础

      把马克思向未来社会过渡的三种图式展示出来是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用既为劳动者说话其内容又是如此丰富和深邃两个标准衡量,这一思想体系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位。情况为什么会是这样?这与它的哲学基础有直接关系。

      1.劳动哲学本体论和劳动者主权论

      马克思向未来社会过渡三种图式的哲学本体论基础是劳动哲学本体论。早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期马克思就认为,“丧失财产的人们和直接劳动的即具体劳动的等级,与其说是市民社会中的一个等级,还不如说是市民社会各集团赖以安身和活动的基础”[4]。这是劳动哲学本体论思想表达的序幕,更明确直白的论证还在后头。1844年马克思写道:“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5]196。世界历史和自然界(人化自然)因人的劳动而诞生,要思考人的问题,必然会涉及人所面对的世界历史和不得不依赖的自然界,这二者又是人之劳动的结果,因此人、世界历史和自然界三者的客观基础是劳动。有不少人对马克思劳动哲学本体论的思想不解和不满。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过程中,不仅回应了人们的不解和不满,而且进一步阐释了自己的劳动哲学本体论思想。“他(指费尔巴哈——引者注)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奠定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他们的社会制度。甚至连最简单的‘感性确定性’的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交往才提供给他的”[5]528。马克思的思想逻辑清晰明白且强劲有力,工业和商业活动是“感性世界”的客观基础,工业和商业活动的具体化是劳动,所以,劳动是“感性世界”的客观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