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当代文化发展也呈现出多元文化与一元文化、普世主义与民族主义、文化霸权和文化自主、理想主义和功利主义、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矛盾冲突。这些重大的文化转变,深刻影响着当代哲学主题与话语系统的转变。 一、文化发展的五大矛盾 (一)多元文化与一元文化的矛盾 传统文化是以民族、国家为核心形成的文化,属于一元文化,如西方的基督教、阿拉伯的伊斯兰教等文化形态,都是一元文化。一元文化追求文化性质、体系的单一性、纯正性和排他性,由此形成并强化了不同文化体系的边界。当然,一元文化体系可能包容着某些多样性,允许一些亚文化与主体文化有所差异,如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但与道家、佛家并存。而这些多样性并非多元性,多样性只是形式的多样化,其精神实质不能与文化主体相违背和对立。 被誉为“人类学之父”的爱德华·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将文化作为一个中心概念提出,并把它定义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类所获得的才能和习惯。”③很显然,泰勒把文化看成是一个统一的体系。但是,全球化和信息化打破了民族国家界限,全球文化随着全球协同正呈现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 全球化的后果之一就是大量的外来文化进入本土文化,使许多性质不同的文化从外部嵌入本土文化之中,而且不一定很快与本土文化融合。奈斯比特写道:“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中心,国际性青年文化的迹象几乎到处可见。因为我们很热衷于交流食品、音乐和时装。所以在大阪、马德里和西雅图出现了一种新的全球一致的国际生活方式。”“这些都是吸引人的消费:喝牛奶咖啡和皮埃尔矿泉水;为公寓房间配备(瑞典)IKEA公司的家具;吃寿司;穿贝内托公司的混合色彩的服装;开着现代牌汽车,同时听着美国和英国的摇滚乐来到麦克唐纳快餐店。”④ 显然,这只是形式上的,更多则是价值观层面的。实际上,这30年我们自觉不自觉地逐渐接受了一些外来价值观。比如过去一个时期,我们认为资产阶级人权是资产阶级法权的一个典型表现,是虚伪的,是欺骗人民的,是反对社会主义的。20世纪80年代围绕人道主义发生过激烈的争论,有人只是承认革命的人道主义,即在救死扶伤意义上承认人道主义,认为“以人为本”违反唯物主义原则,是唯心史观的表现。进入21世纪,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这是一个巨大的意识形态的变化。 (二)“普世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矛盾 全球化支撑了所谓的“普世主义”,世界主义,抑或全球主义。这些主张尽管名称各不相同,内容也各有侧重,但在一点上是一致的,都强调在当今世界,人类进入全球化时代,信息趋同,经济趋同,生活方式趋同,文化也逐渐趋同,形成了人类基本公认的普遍性的文化原则。人类的普遍性从来都是以具体的历史的人群,如家庭、社区、民族、国家等形式存在,所以,人们都是从自身所处的文化价值角度去理解所谓人类普遍性的文化原则。 传统文化大多属于民族主义文化,所有的民族都存在自我文化的中心主义,他们刻意强调自我价值,并认为只有自己的价值观才是合理的,才是对的。以神话为例,中国人相信盘古开天地,女娲抟土造人,认为我们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基督教信奉上帝按照自己的样子造了亚当和夏娃。古印度人认为创造之神梵天创造了万物和人类。古希腊人认为普罗米修斯兄弟用土捏出了人,并盗取天火给人类,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房龙曾说过一句名言:“世界各地差不多所有的人从一开始都用什么名字称呼自己呢?这种例子多得惊人,他们称自己是‘上帝的人’,或‘上帝的选民’,更荒谬的是,‘属于上帝的人’”。⑤ 福山认为,随着苏东解体,人类进入全球化,传统的历史终结了,从而证明西方的价值观的成功。而亨廷顿正好相反,认为进入21世纪后,文明的冲突,尤其是西方价值观和东方价值观的冲突成为主要矛盾。亨廷顿认为,“各文明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往往显得模棱两可、它们常常会发生变化……冲突也明显地发生在文明的内部、尤其是伊斯兰文明……冷战这种说来相对简单的两极对峙正在为一个多极角逐、多元文明的世界和更加复杂的关系所取代。”⑥由此,他认为,20世纪90年代“爆发了全球的认同危机。人们看到,几乎在每一个地方,人们都在问‘我们是谁?’、‘我们属于哪儿?’以及‘谁跟我们不是一伙?’”⑦的问题。亨廷顿之所以对文化的认同问题给予如此高的关注,是因为在他看来,文化认同的差异将成为未来世界文化(文明)冲突的主要根源。与冷战时期国家之间通过意识形态进行联合不同,在新的世界格局中,文化认同是国家之间结盟或对抗的主要因素。因而,在当代世界中,不管是否存在真正的冲突,但目前在现象上看是如此,而是不是文明的冲突则另当别论。 从另一个角度看,传统的殖民主义是以“领土”为核心取向的殖民主义。在二战以后,其演变成以“经济”为主导的殖民主义。现阶段,这一取向则侧重于“文化”,即文化殖民主义。何谓文化殖民主义?文化殖民主义就是西方国家力图通过传播其价值观,使东方的民族、国家接受其价值观,最后实现中西一体化。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非西方国家都能接受这一点,由此必然导致所谓“普世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