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逻辑及启示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怀涛,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北京 100089

原文出处:
哲学动态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11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862(2010)12-0021-05

      就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这一维度来看,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试图用人本主义的主体性话语来批判斯密、李嘉图所肯定的社会经济现实,这是一种人学现象学的批判立场,这一批判逻辑到了《评李斯特》最终被解构。1845年以后,实现哲学革命的马克思放弃了人本主义异化史观,他从现实物质生产(实践和工业)出发去观察社会历史,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用“分工”代替了“异化”,试图从资本主义经济现实内部出发寻求批判的支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中,分工几乎可以解释整个历史,如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问题、世界历史的形成、市民社会和国家、精神生产等,达到了一个历史观上的泛分工论。虽然恩格斯后来也说过这种观点不成熟,但从用异化来解释历史到用分工来解释历史,实际上已是一个质变了。马克思想要消灭的是束缚人的奴役性的社会分工,即劳动者分工。显然,马克思没有看到分工作为生产力的一种技术层面的运作方式,即劳动分工本身是不可能被消灭的,这表明马克思此时对分工的把握还不科学。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还确立了意识形态批判的理论主题,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一 拜物教批判话语的凸显

      很多学者注意到了马克思在后期著作中意识形态这个术语几乎消失的现象。乔治·拉伦指出:“从1858年写作《大纲》时开始,它的特点是对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进行具体的分析,并以《资本论》的完成告终。在这些论著的行文中,意识形态这个术语简直看不见了,然而马克思通过对‘颠倒’这一概念的不断使用和再加工,表现出他对意识形态这一概念所做的恰如其分的经济分析。”①巴里巴尔也谈到:“尽管马克思从未停止过对特殊‘意识形态’的描述和评论,他在1846年之后,更确切地说是在1852年之后,就再也没有使用过这一概念。”②另外包括巴加图利亚和托马斯·马克斯豪森等也提到马克思后期著作中基本不用这个术语的事实。

      我们先来考察一下意识形态批判的内涵。《德意志意识形态》比较集中地阐述了有关意识形态批判的观点。马克思批判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带有的虚幻性和虚假性,同时,他对于一般“意识形态”,即指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借以维护自己统治的思想体系,也指出了其虚假性和阶级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序言中,马克思就提到,“人们迄今总是为自己造出关于自己本身、关于自己是何物或应当成为何物的种种虚假的观念。”③马克思还谈到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会失去独立性的外观,没有历史,没有发展。应该说把意识形态把握为虚假意识是马克思思想中应有之义。恩格斯曾经在《致弗·梅林》中谈到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由所谓的思想家通过意识、但是通过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推动他的真正动力始终是他所不知道的,否则这就不是意识形态的过程了。”④可见他把意识形态作为虚假意识,这点他与马克思是一致的立场。

      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学批判》“序言”中谈到:“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⑤这都是后来试图把意识形态中性化甚至肯定的学者喜欢引用的段落。在此基础上后来有葛兰西开始的文化霸权理论,以及卢卡奇、列宁彰显的关于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论断。

      不管主张意识形态是贬义还是中性,学者对于意识形态术语在马克思后期文本的消失做了很多分析。如在托马斯·马克斯豪森看来,马克思后来文本中的拜物教话语必然会加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唯一应该注意的是,‘拜物教’的认识论成分具备了‘意识形态’的性质。”⑥国内也有学者认为,随着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不断指涉现实,必然冲破这个术语旧逻辑从而放弃它。意识形态批判作为马克思开启的理论资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理论空间,如阿尔都塞、齐泽克、詹姆逊等都在这个问题上有所发挥。我赞同巴里巴尔的分析:“意识形态的理论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国家理论(注意:它是国家固有的统治方式),而拜物教的理论归根结底是一个市场理论(注意:它是社会组织,如市场及其通过商品获得的统治地位所固有的约束方式,或主体与客体‘世界’的构成方式)。这一差异在不同时间,甚至马克思曾经研究过的不同地点(巴黎、伦敦:政治中心和贸易中心)分别得到阐述,在马克思关于革命斗争的条件和目的的思想中得到阐述。”⑦不论把意识形态看做贬义还是中性,都不可否认这是与国家相联系的,意识形态批判就意味着一种政治批判。而拜物教作为一种对社会运行机制的根本说明从最根本意义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秘密,揭示了生产方式造成的拜物教现象。当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进展不断深入,当他立足于社会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来揭示历史之谜时,他的社会批判理论无疑跃迁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事实上,意识形态批判的关于虚假性的判断,其张力是来自理性或者一个价值目标,还是有外在伦理批判色彩;即便是作为国家批判理论,其仍然局限于政治批判。拜物教批判基于马克思思想的革命性变革和经济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他终于能够对商品世界现实做出正确的分析,颠倒的物化现实根本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本身,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并且,这个拜物教现实是暂时性的必然,资本本身就包含着对自身的限制,包含着解放的现实道路。显然,拜物教批判⑧是真正科学的批判,此后,马克思关注拜物教现实的剖析和如何终结观念拜物教对人们的束缚,这使得意识形态话语在后期文本中消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