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软”儿子 李丽是一名企业培训师,老公是一家公司中层领导,两口子平时在单位都是指点江山,敢打敢拼,算是成功人士。在外人眼里,他们的人生应该是圆满了,房子车子儿子,一样没缺。但一提到儿子,两人最多的一句话便是:“我们夫妻俩在商场打拼多年,做事雷厉风行,干净利落,怎么会生出这么个温吞水一样的儿子呢?” 他们的儿子康康正在读五年级,清秀文静,性情温和,与李丽夫妇彻底的形似神不同。很多家庭为孩子不听话发愁,他们发愁的却是康康太乖了:康康不像有的孩子那样缠着家长要这要那,他不会主动要求;成绩还不错,一直是班里六七名;见到人也很有礼貌,不调皮捣蛋,他们两口子还没有被老师请到过办公室。 片段一:有一次开家长会,老师告诉李丽:康康平时很听话,学习也很努力,就是不大爱讲话,只要是班级组织活动要求学生发表意见,康康基本保持沉默或只是跟着附和,即便知道也不说,久而久之,大家讨论问题便会常常忽略他。 片段二:李丽的同事带孩子来玩,同事的孩子特别喜欢康康的奥特曼,同事开玩笑道:“康康,弟弟很喜欢你的奥特曼,送给弟弟怎么样?”康康想了想,似是而非地点点头。晚上,看到孩子闷闷的、很不开心,李丽问了好久,康康才说:“妈妈,那是我最喜欢的玩具,是姑姑在国外带给我的,我自己都舍不得玩!为什么要我给他?”说着哭了起来,看着孩子哭得那么伤心,李丽有些吃惊,如果不想给,孩子可以直接说出来,或者说借给弟弟玩,过几天再要回来,但康康只是傻傻地点了点头。李丽说,康康从小就是这样,有求必应,有时候答应了又一肚子怨气,觉得特别委屈。 片段三:今年学校组织春游,由于走得比较急,康康忘了带钱,只带了个面包。李丽想:没带钱应该会向同学老师借的吧,饿不着。等孩子晚上回家才知道,原来康康一整天只吃了一个面包。李丽是又心疼又生气,责怪康康为什么不向老师同学借点钱,孩子闷闷地说:“不想借,人家不借怎么办?” 康康文文弱弱,似乎没有男孩子应有的阳刚之气,有时候显得很没主见;对别人是有求必应,但几乎从不求别人,这让李丽夫妇既担心又不解。一个男孩说个“不”难于上青天,别人让做什么就做什么,这不是“软柿子”吗?性格又是闷闷的,话又很少,将来进入社会,可怎么办呢?最让李丽难以理解的是,自己和老公都不是这样的人,难道是基因变异了? 被拒敏感的成因 其实,生活中很多夫妻像李丽两口子这样,父母很强势,子女很脆弱,而“基因变异”不过是一种疑惑无奈的调侃,也许我们可以从他们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中找出真正的原因。 根据李丽的描述,初步判断孩子可能对拒绝有些敏感,心理学上用“被拒敏感”专门描述这种状态:即不会拒绝别人,即便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几乎从不提要求,甚至难以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又非常害怕自被拒绝。 李丽夫妻是外地人,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公婆几乎没帮上什么忙,孩子出生后,李丽曾辞职两年半专门在家带孩子,经济和心理上都有很大的压力,那段时间脾气很不好。另外她信奉严格教育,给孩子制定严格的规则,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说一不二:担心孩子学会骑车危险,不许孩子学脚踏车;说男子汉要坚强,不让孩子哭…… 实际上,过多的要求孩子“不要”、“不许”无益于孩子心理发展。被拒敏感的人在成长过程中,多半被家长有太多的“你不许”、“你不要”而约束。“不许”、“不要”是对人的否定,而人都是非常渴望得到认同与喜爱的,被拒绝对他们而言是一种伤痛,便会不自觉地远离拒绝,既不求人也不拒绝别人。他们往往通过无条件地答应得到认同,而即便违背了自己的意愿或影响到自己生活,即便自己觉得很委屈还是不表达出拒绝。长此以往,他们必然是经常掩藏着内心的矛盾与冲突,对心理发展有害无益。 建议 1、少对孩子霸道地说“不” 被拒敏感者成长过程中,家长多半说了太多的“不要”、“不许”,孩子有被拒创伤感。因此,家长要民主地和孩子互动,充分尊重孩子的选择、想法,多给他们自由空间,少对孩子霸道地说“不”。 2、鼓励孩子说“不” 当孩子面对无理要求时,鼓励孩子说“不”,教给孩子说“不”的技巧。比如:思考一会儿,微笑着坦诚地说“不”。“思考一会儿”说明确实帮不上忙,并非轻率的不帮;“微笑坦诚”则说明是对事不对人,并非不愿意帮他这个人,只是爱莫能助。同时也要给予真诚的解释,如:“这个我真的不太清楚,我要是知道肯定会帮你的!”告诉孩子,这么好的态度,朋友肯定会理解的,自己又不会受委屈,为何不说呢!同时,鼓励孩子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建议,可以先从平时生活开始,多征求孩子的意见。比如过节去哪里玩、要不要上补习班……孩子说出自己的意见后予以及时的赞扬和鼓励,并有意无意地告诉孩子:在任何场合、与任何人交往时,有好的建议意见都可以大胆地说出来。 3、帮助孩子换位思考 被拒敏感的孩子潜意识里很害怕被拒绝,被拒绝后心里会久久不是滋味,这实际上是被拒敏感的根本原因。因此,家长要多观察孩子,在孩子遭到拒绝失落时,家长要认真倾听,此时不需要评论,不需要急着给孩子出主意,评判对错,只需不时点头示意或“嗯”“这样子”“我理解”等方式让孩子知道家长在听就可以了。待孩子倾诉完毕,能听进大人话的时候,再选择适当时机引导孩子,让孩子明白别人也有难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