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儿童社交退缩症

作 者:
伍恪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华家教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0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我们周围,有时候会看到这样一些孩子:或是见到生人就惜言如金、躲在一旁,或是对周围的人都表现得异常冷漠,总是独来独往;或是总喜欢独处,即便与家人也很少交谈……

      专家指出,现在的孩子大多都生活在长辈们的层层保护之下,与社会和他人的接触越来越少,最终诱发了一系列青少年的心理疾病,如果是典型的抵触社交活动,可能与“儿童社交退缩症”有关。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学函大昆明辅导站心理咨询师张中奇指出:“儿童社交退缩症”是一种心理障碍。表现为孤独、退缩、胆小、害怕,不愿到陌生的环境中去,也从不主动与其他孩子交往,常常很少交朋友,沉默寡言。

      目前,“社交退缩”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一、安静孤独型——独自进行游戏,喜欢独处,但没有社交能力缺陷,有能力参与同伴互动。通常是早期行为,女孩多于男孩。

      有的女孩子天生性格就比较文静,比较内向,父母也并不要求孩子非要外向。这样的孩子心理活动本身就难以外显,所以家长容易忽视孩子的某些行为和心理状况,这类孩子期望别人主动与自己交流,不缺乏和别人交流的能力,只是缺乏主动性。

      二、沉默寡言型——在不同情景中均表现为旁观和无所事事。在陌生环境中表现为抑制、害羞、不能很好地参与互动。期望与别人交往但害怕被拒绝,矛盾心理容易引发社交焦虑。

      由于害怕被拒绝而产生的退缩,这和父母对孩子的回应有很大的关系,比如父母对孩子的拒绝很多,对于孩子的行为否定与批评多于鼓励与引导,那么孩子容易形成自我失败的归因模式,养成了在矛盾的心境下采取回避的方式。

      三、活跃孤独型——频繁地、夸张地独自游戏,包括吵闹,夸张的行为动作以及戏剧性的表演,主要由于被拒绝率高而不得不独自活动,社交能力差,缺乏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这类孩子主要以敌意性归因为主,对自己的行为缺乏认识,对待事物的看法与其他孩子有明显不同,有更多的认知缺陷,这与父母的归因模式和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关系。

      成因分析

      1.家庭过度保护是主因之一

      家庭照顾过分周到的孩子,往往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寸步不离父母,一旦父母不在身边,就会失去安全感。这样的孩子,逃避一切,把父母视为安全港。另外,父母行为怪僻、家庭不和及意外事件,也是造成孩子社交退缩的原因。

      据张中奇介绍,以现在的社会现状来讲,由于孩子均是独生子,缺乏同龄社交的环境,家庭过度保护与抑制,在面对陌生环境时都会呈现较高的退缩率,形成不同的亚型,也就是社交障碍,这样的孩子是存在一定比例的。

      2.家庭暴力也会让孩子社交退缩

      儿童出现社交障碍或社交退缩,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孩子本身性格内向,这属于内因;但现在的孩子都被保护习惯了,形成了固定的社会情境,这就是外因。

      一开始,孩子可能表现为胆小、害羞,但这样常见的社交障碍容易被忽视。到了后期,如果孩子的社交心态、社交能力没能得到进一步提高,伴随着社交困难,往往会引发孩子的焦虑,抑郁甚至愤怒情绪,甚至产生攻击行为。此外,家庭暴力、父母情绪不稳定、对孩子不讲信用,也非常容易让孩子频繁地体验受挫感,对人际交往产生退缩情绪。

      3.突然改变行为模式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

      张中奇认为,孩子表现出来的孤僻和沉默,不能简单地看成是一种能力的缺失,而应该了解这种缺失后面的多种原因。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人际关系不停地发生着变化,许多家长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求,有些家长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让孩子突然改变行为模式,这会让孩子不能接受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家长应该多了解孩子的心理想法,听听他们的意见,涉及到他们的任何事情,都应该同他们事先进行相应的沟通,避免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刻意来对抗家长,让他们学会自己做主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治疗儿童社交退缩“四服药”

      ◆寻找儿童社交退缩症形成的原因,对症治疗。如果是父母教养不当,则应从改变教养方法入手;如果是孩子经受某种重大刺激,则应加以慰藉和开导,力求家庭环境和父母态度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发展。

      ◆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有助于孩子克服孤独感,较快地适应外界环境,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加强体育锻炼。健身的同时锻炼意志,豁达情怀,培养孩子的乐观性格。

      ◆对较严重社交退缩的儿童,建议家长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使用抗忧郁药物。父母过分的疼爱和关照会造成孩子的畸形成长,唯一矫正的方法就是让孩子融入集体,增加交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