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不可或缺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家庭健康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0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承智上小学四年级,他的爸爸在广东打工10年了。5年前,妈妈离家出走,剩下的只有父爱了。但5年间,爸爸只回来过两次,两次在家的时间都不超过一星期。而且,爸爸很少与儿子在一起,没有一起放鞭炮,没有一起包饺子。尽管如此,每次开饭的时候,承智都会主动走到爸爸面前,轻声叫一声“爸爸吃饭”,爸爸几乎每次都回答:“好,你先吃。”这甚至成为父子间惟一的交流。可是,爸爸走的时候,却连个招呼都没跟他打。也就是从这时起,承智开始恨爸爸。

      想不想爸爸?——不想。

      为啥不想爸爸?——他老不回来看我。

      爸爸问你学习成绩的时候,你心里怎么想的?——烦。

      为啥烦?——他每次打电话都只问学习成绩。

      你希望爸爸问什么?——问问我到不到他那儿。

      你说不想爸爸,为什么又想去他那里?——因为他一打电话给我,我就想起以前,以前他疼我的时候。

      你恨不恨爸爸?——恨!因为他不关心我。

      你最希望爸爸满足你的什么心愿?——叫他回家!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父亲角色的缺失、父爱的缺失是造成父子之间越走越远的最重要因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对孩子的关注度不够。承智的父亲没有专门探望过他,即使是打电话来询问的也只是学习。或许与父亲感情的表达比较含蓄有关,但是孩子能够感受的是直接的关爱,那种隐藏的、含蓄的爱,一般较难感受到。

      第二,与孩子缺乏沟通,甚至没有沟通。在孩子失去母亲之后,父亲没有像以前一样跟孩子在一起,甚至没在一起放鞭炮,没有包饺子。这些在大人看来很平常的活动,在孩子眼里却变得很重要。可事实是,两人的沟通仅限于吃饭前的那一声招呼。

      第三,打消孩子的积极性。孩子主动邀请父亲吃饭时,父亲冷淡的一句“你先吃”也许代表不了什么,然而当孩子期待着父亲能够像以前一样给他更多关爱时,父亲没有做到;当孩子希望父亲打电话来关心他的生活时,父亲也没有做到。最终当父亲意识到孩子的“恨”时,孩子已经失望了。

      这种长期的缺乏父亲关注、缺乏双方沟通的关系必然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心理上 承智在5年前失去母爱之后本应得到更多的关爱,但父亲长时间的漠不关心,使得他的心理产生了抵触、不信任。说白了,孩子的心凉了,他说他“恨”父亲。其实,这种“恨”只不过是孩子在渴望得到爱的时候没有得到而发出来的最无奈也是最沉痛的声音。

      性格上 承智一次次的希望被父亲一次次破灭,这段记忆对于承智来说无疑是最沉痛的,他所缺失的不仅仅是童年所应有的快乐,更多的是缺少父亲的关爱,这种心灵上的爱的缺失,势必会给孩子带来性格上的缺陷。

      学习上 承智对父亲只关心他学习成绩的做法,表示了很大的不满。带着这种逆反心理,承智极有可能用不好好学习来“报复”他的父亲,希望父亲能够多看他一眼,就算是批评也行。

      作为父亲,面对这些问题时应该深思一下,想想自己是否尽到了一个父亲的责任。

      首先,给孩子足够的关注。承智的父亲5年内仅回家两次,这是不应该的。孩子渴望对他的关注,虽然没有了母亲,但还有父亲的疼爱;父亲虽然不在身边,但一直在远方关注、牵挂着他,这会让孩子的心感受到温暖。

      其次,多沟通,建立父子之间亲情的桥梁。孩子需要的是陪伴与交流。父亲在打电话的时候一定要多问问孩子的生活,多关心他们的心灵,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沟通不仅仅是打声招呼,而是心与心的交流。

      最后,不要轻易打消孩子的积极性。当孩子主动邀请你一起做他喜欢的事情时,如果是正当的,请不要轻易拒绝;如果是不正当的,也要引导孩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传递有效的价值观。哪怕父亲在现实层面上“缺席”,至少也能够在精神层面上“在场”。

      父亲能够为孩子及时地缔造独立精神,会让孩子变得更坚强、勇敢、乐观,这种作用是老师、母亲无法替代的。母亲给予孩子的是温柔的、感性的教育,而父亲的教育、影响则多是刚性的、理性的,父母双方应当是互补的,而不应该是单方面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