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林涛从一年级开始,就成为老师表扬的重点人物,他学习非常刻苦,从不需要家长操心。在大家眼中,林涛是个听话的乖孩子。但是,林涛的父母发现,林涛在最近的一年当中,出现了很多怪异的行为:他常常在家里故意制造一些垃圾,自己却不处理;他告诉父母自己在学校里很不开心,但是,只要一想到要离开学校,他就会非常痛苦;只要他没有作业做,就会非常焦虑,情绪失控。最近一个多月,林涛开始仇视父亲,认为父亲会害自己。林涛的父母觉得孩子有些不对劲了,所以来寻求帮助。 案例分析: 林涛的行为属于妄想与焦虑,伴随着抑郁。我们需要对他和父母的关系进行探索,来找出林涛病症的根源。 林涛的父母在同一个单位工作,他们很少和外人打交道,家里从来没有来过客人。林涛父亲个性温和、不善言辞,但是做事干练;林涛的妈妈也极为能干,擅长料理家务。林涛的父母常常在单位加班,林涛单独一人待在家里可以说是家常便饭。夫妻俩很少和儿子沟通,对儿子的要求也很“简单”——只要林涛乖,听话、不惹事,就可以了。父亲虽然很少和儿子说话,但只要一开口,总会这样说:“小涛,你表现不错啊,看,老师对你的评价多高,邻居也夸你。儿子,只要你不给老爸惹事,一切都好说。” 我们知道,父母的价值观决定了孩子的价值观,父母和孩子的沟通模式,决定着孩子和其他人的沟通方式。林涛父母给他所传递的价值观是:只要不惹事,只要听话,就是有价值的人。这样的价值观严重阻碍了林涛自治能力和自我身份认同的健康发展。他不知道怎样对人说“不”,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很容易被别人利用。所以,当老师要求他写作业写到10点时,他一定会遵守。因为,他这样做,意味着自己是个乖孩子,是个有价值的孩子。但长此以往,他内心的痛苦与日俱增,以至于他无法承受,想离开学校。但另一方面,他父母灌输给他的价值观又在折磨着他,让他觉得离开学校就是一个坏孩子,这是他所痛恨的评价。所以,他的内心处在激烈的斗争中,他左右为难。 林涛的内心非常渴望父母的理解,但是,父母不善于和人沟通,并且也非常忙碌,所以他们无法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这样,林涛觉得父母很冷漠,自己很孤单,被忽视。因此,他故意做一些坏孩子做的事情来引起父母的注意。当他告诉父亲自己在学校里不快乐的感受时,父亲都会说:“男子汉怎么这样多愁善感?快乐不快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考上重点中学。”父亲高大能干的形象在林涛的心里渐渐失去了原来的地位。他觉得父亲不帮助他,他开始将内心的痛苦感受投射在父亲的身上:如果父亲帮助我,我就不会出现这样痛苦的感受。这种投射的累积效应就是他对父亲的仇视,当仇恨不断增加而得不到疏解时,妄想就产生了:他认为父亲要害他。 处理建议 1.林涛和其父母接受家庭心理治疗。使用各种道具,让三人分别摆放父母和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并让他们轮流解释自己的摆放理由。通过治疗让一家三口明白孩子和父母之间的真实关系。在治疗过程,林涛的父母发现在孩子的心目中,自己和孩子的距离是如此遥远。 2.林涛单独接受心理辅导。a.借助各种手段,例如绘画、音乐、叙述疗法等,帮助林涛表达出自己焦虑、孤独、无助、愤怒等各种负面情绪。b.更新林涛的价值观:帮助他认识到做“乖孩子”不是一个人的人生目标,而做真正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c.帮助林涛建立自我界限,鼓励他渐渐地对不处于自己界限以内的要求以合宜的方式说“不”。 3.林涛的父母单独接受治疗师的辅导,学习和孩子进行沟通的技巧。例如,倾听的技巧和认同孩子情绪的技巧。“你在学校里不开心,因为你觉得学习让你感到很痛苦,是吗?”“你在家里觉得孤独,觉得没有人可以和你谈心,是吗?” 4.林涛的父母配合治疗师的理念来和孩子相处。林涛的父母向他道歉:“小涛,我们现在认识到过去对你做出的‘不惹事,做个乖孩子’的要求是不全面的,请你原谅爸爸妈妈。现在,我们希望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喜好,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我们愿意支持你,让你成为最好的自己。” 5.林涛接受精神科大夫的药物干预。 6.林涛的父母减轻工作量,花时间陪孩子聊天和戏耍,带孩子出去旅游,让孩子真实地感受到父母的关怀与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