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无奈地说:沟通,很难;与孩子沟通,更难;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难上加难。事实确实如此,在我们的身边,许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付出了很多很多,然而父母的做法却得不到孩子的理解。父母对孩子的关怀常常被孩子指责是“烦人”。父母试图与孩子进行交流的时候遇到的往往是冷冰冰的拒绝。这是为什么?是青春期的孩子没有沟通的需要吗?不是。不断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最需要别人的关怀,也最需要与别人沟通。遗憾的是,他们愿意与之沟通的人并不是他们的爸爸妈妈,往往是他们的朋友和同学。这是一个让所有的家长都为之懊恼却又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怎样让孩子对父母敞开心扉,了解孩子,帮助孩子呢?心理学家为我们指出了一系列与青春期孩子沟通的艺术与技巧,希望这些建议有助于各位家长成为与孩子并肩作战的“亲密战友”。 1.以充满关爱的眼神看孩子 心理学家指出,人们在互相交谈的时候,对方充满友善的眼神可以使正讲话的人卸下心中的防御。父母关爱的眼神,对亲子沟通至关重要。有首歌这样唱道:“妈妈温馨的目光,伴我勇敢走向前方,叮嘱我,跌倒,不要放弃。”对孩子来说,也许就是这么一点关爱的眼神,就可以给他们无穷的前进的力量。 2.微笑+专注地倾听 除了关切的眼神,微笑和专注地倾听也是必不可少的。微笑可以让孩子觉得自己是被父母接纳的,而父母专注地倾听,则表明孩子说的话对父母来说是有价值的,这将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保证了沟通的顺利进行。所以,请不要对孩子吝啬你的微笑和专注的表情。 3.适时点头,表示接纳 在孩子对父母说话的时候,如果父母适当地点头,对孩子说的话表示肯定和赞许,孩子就会感到自己的观点得到了接纳,也会感觉到父母是很认真地在倾听自己的谈话。孩子会从中得到肯定的力量,从而更好地自我肯定。 4.表达意见时,用词谨慎,对事不对人 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如果需要表达自己的意见与立场,父母应该尽量保持客观的态度,坚持对事不对人的原则。特别是在我们对某种社会行为(尤其当这种行为是被很多青少年所看重的时候)表示反对立场的时候,更需要谨慎地选择合适的词汇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意见。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无论如何都不要因为我们个人的看法而伤害到孩子敏感的心。例如,当我们在报纸上读到一些中学生早恋的消息时,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不知廉耻”、“犯贱”这些词语来形容他们,但同时也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5.说出心中的感受,而非指责孩子 有时候,我们不必掩饰自己对于孩子所做事情的感受,但同时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我们这样说并不是要指责他,因为过多的指责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此外,客观地表明自己的态度比直接干涉孩子的行为更加有效。例如,我们不喜欢孩子把自己的屋门反锁起来,我们可以这样说:“儿子(闺女),爸爸妈妈如果要进你的屋子,会先敲门的,你同意了,我们再进去。但是,妈妈看到你把门锁起来,觉得挺难受的。”比起你指责他锁门的做法不对,相信孩子听了这样的话,会更容易接受你的建议。 6.倾听时,适时参与讨论,表示对事情的了解 在倾听孩子的谈话时,父母不能仅仅是点头或者回答“嗯”、“对”等表示自己正在倾听,更需要适时参与进去,表示对孩子所说的问题的了解与思考。这不仅有利于对话的顺利进行,更可以为对话提供一个方向,使亲子之间的话题朝着你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例如,孩子和你谈论班级很多同学都穿名牌服装、追星的问题。适当的时候,你可以问他:“你对于这些事情有什么看法?孩子该不该穿名贵的服装?狂热地追星,因此影响学习,这合不合适,是不是学生应该做的事情?”这样,父母有意识地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冷静客观地看待问题的视角,同时也让孩子学会分析,学会多角度地看问题。 7.与孩子共同讨论,寻求解决问题之道 当孩子遇到难题的时候,父母应该怎样表示支持呢?最好的方法就是与他一起面对,共渡难关!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是孩子的伙伴,主角是孩子。父母要做的就是教孩子学会分析问题,对他表示信任,最终的选择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还要靠孩子自己。例如,孩子数学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怎么办呢?这时候,父母要和孩子一起讨论:是需要参加补课,或者需要请一个家教,还是需要花更多的工夫自学?究竟需要怎么做,要孩子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自己做决定。 8.察言观色,了解孩子没有说出口的想法 为了与孩子良好地沟通,父母除了要分析孩子言语中透露的信息外,还要察言观色,善于从孩子的言行举止中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比如,如果孩子一筹莫展,你会注意到吗?孩子今天说的话突然少于,你会发现吗?孩子最近精神十足,神采飞扬,这又意味着什么呢?孩子脾气突然变得暴躁,这是怎么了?孩子常常独自发呆,你看到了吗?对孩子的情绪表现,父母不但要能及时发现,还要能准确地识别,以便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遇到的难题。但询问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能像审问似的,要和蔼,让孩子觉得你是在尊重他、关心他。沟通要建立在尊重孩子的意愿之上,无论如何不可以强迫孩子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