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同事小琴将女儿童童带到单位。安置好女儿,小琴急急忙忙地去其它部门办事,剩下我和童童在办公室。看着童童百无聊赖的样子,我就跟她搭讪:“童童,你在哪个学校上学啊?”谁知,童童抬眼看了我一下,没有吭声。我以为她没有听到,又问:“童童,今天你演的什么节目呀?”童童这次没有抬头,仍没有理会我的问话。 我想看看她到底接不接我的话,又继续和蔼地问:“童童,阿姨的话,你听见了吗?你不想回答阿姨的问题吗?” 童童抬起头,警惕地说:“妈妈说了,不让我和陌生人说话!” 我恍然大悟。 晚上打开电视,又看到一档儿童节目,节目是面向小学生及家长的儿童侵害防范意识比拼的内容。情节是编导预先设计好的,但参加节目的孩子却被蒙在鼓里。孩子单独在家时,由群众演员饰演“叔叔阿姨”,借口是孩子父母的亲戚、同事、朋友,敲门跟孩子说: 我是你妈妈的朋友,你的妈妈在路上出了车祸,让我来家里拿钱,带你一起去。 我是你爸爸的同事,他住院的钱不够了,我替他来取。 我是你的远房亲戚,从很远的地方来看你,请打开门。 你妈妈在超市被扣,我来取她的证件。 我是管道维修工,请打开门让我检查一下暖气管。 我是送水工。 …… 演员软磨硬泡,以情动人,施以小惠,目的都是让孩子开门。 对于孩子们的表现,电视台全程隐蔽拍摄,并在节目现场播放,分别由法律专家和父母来打分。死活就是不开门的孩子被评为警惕性高,获胜;开门越痛快的孩子,得分越低。节目似乎要让孩子认识到:敲门的陌生人或“半熟人”都是坏人,他们花言巧语骗人,目的是为了抢劫、偷盗、杀人、劫持、拐卖儿童等等。节目还插播了动画片《小红帽》的片断,敲门的大灰狼形象又一次让孩子们提高了防范意识。 节目中,专家不厌其烦地对孩子说着“有人敲门不要开、有人说是父母的同事不要信、有人问家里的电话号码不要说”之类的话。 于是,家长纷纷效仿,教育孩子“不要为陌生人开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然而在教育孩子“防范意识”的同时,家长是否注意到,这样的教育究竟会在幼年的孩子内心留下怎样的印记? 幼年、童年时期,正是社会化、秩序感形成时期,也是形成性格倾向的时期,孩子们的自信心、与人交往的能力、社会交往模式也会呈现最初的萌芽。如果在这个时期,强化孩子的怀疑心理,告诉他陌生人都是不可信任的、都有可能是坏人,要时刻提防,就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根植怀疑、防范的种子。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对社会、对他人都会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他们的心理有可能是动荡的、不安定的,他们的性格有可能是多疑的、忧虑的。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能找到幸福的感觉吗? 预防犯罪、防范侵害,如果是以牺牲孩子们的善良、他信、自信、安宁的心绪为代价,我不知道哪一个失去的更多?如果全社会没有一扇门能被敲开,那么这样的社会是不是也是冷漠和可怕的? 教育孩子防范侵害,并不能仅仅简单地嘱咐孩子“不开门、不说话”,冷漠应对。家长不妨在家里和孩子玩一玩“过家家”的游戏,通过游戏,教育孩子如何通过有礼貌地与陌生人、敲门人对话,了解对方更多的信息,比如,可以教孩子反问“你是妈妈的同事,你叫什么名字?我要问问妈妈”,或者“你认识某某(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杜撰的)吗?她也是妈妈的同事”。通过对话,判断对方的真实身份和意图。这样的教育可以让孩子在防范的同时,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