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阴霾谁之过

——中学校园里的欺负行为

作 者:
张薇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大众心理学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0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经常听到一些为人父母的朋友们在苦恼着:“我女儿14岁,在学校里总是被别人嘲笑,或被同学孤立,怎么办?”“昨天我儿子回来全身都脏兮兮的,胳膊还青了一大块。”“我儿子昨天钱又被那些高年级的学生抢了,回家还不敢说,气死我了!”这样的事例也常见诸于坊间和报端。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事

      案例一:2009年12月6日下午,昆明市某校初一学生董某某为教训平时欺负他的同学,在街上买了一元钱的抗凝血杀鼠剂回校放于宿舍棉被下。7日下午,同班同学吴某某、刘某某、胡某某逃课后到董某某宿舍时,刘某某无意中在董某某棉被下发现了杀鼠剂,他想起平时自己经常被同班一些同学欺负,用杀鼠剂可以报复欺负他的同学,让他们拉肚子(腹泻),遂将杀鼠剂投放于放在宿舍的水壶内,并把部分杀鼠剂搓在其中两名同学的毛巾上,导致当晚学校下晚自习后部分学生到宿舍内用开水烫方便面食用后发生中毒。

      案例二:丽丽是一个很内向的初二女生,很安静,每次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各科老师都特别喜欢这个乖乖的小女孩。然而她的两个朋友娟娟和小静却觉得很不公平,为什么老师们那么偏心,喜欢她?长久的疑问和不满渐渐积压,娟娟和小静开始越来越厌恶丽丽,并在班里说丽丽坏话,撒播谣言。他们说丽丽表面一套,背地一套,向老师告状;她们故意把东西藏起来,说是丽丽偷的……丽丽认为身正不怕影歪,起初并不在意她们的造谣,但同学们躲闪的身影和怀疑的目光却让她感觉如芒刺在背,注意力无法集中,甚至让她开始厌学,情绪低落,伴有轻度抑郁。

      校园欺负行为的界定和特征

      以上案例部属于校园“欺负行为”,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攻击行为,以大欺小、以众欺寡、以强凌弱、有意伤害、重复发生是其基本特征。欺负通常包括身体欺负、言语欺负和关系欺负等三种主要方式。打、踢、推、撞同学或抢夺、破坏同学的财物等运用身体力量、通过身体动作实施的攻击属于身体欺负;骂人、嘲讽、给同学取外号等,通过言语活动实施的攻击属于言语欺负;背后说坏话、散布谣言、社会排斥等运用人际关系威网络实施的攻击属于关系欺负。

      总的来说,校园欺负行为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1)未受激惹性(有意性),即欺负者的行为并未受到被欺负者的激惹。比如,一个学生的口吃,可能引来别人的欺负(如嘲讽、起绰号、有意孤立等),但是因为他口吃而去欺负他,这是不合平情理的。

      (2)重复发生性,即欺负行为具有反复发生的性质,偶尔的打架并不属于欺负行为。

      (3)欺负者和被欺负者之间力量的不均衡性,主要是指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或以多欺寡,而受伤害学生不能有效地进行自我保护。力量不均衡性除了强调双方体力方面的不均衡以外,还包含双方权力或势力的不平衡性。比如某些学生依仗自己的家庭有权有势,在学校里横行霸道,成为人人不敢惹的“班霸”或“校霸”。

      中学生的攻击行为,与小学生的特点不同,打架斗殴、破坏公共设施及其他外显的、易被发现的攻击行为减少,转而以其他方式表达其不满、宣泄不良情绪;比如,男生开始通过逃学、偷窃、吸烟、上网等方式表达其愤怒和沮丧情绪;女生,则更偏好使用关系攻击和言语攻击等心理伤害方式,包括社会孤立、散布谣言、诽谤等手段有效地伤害别人。并且,往往女生的关系攻击更加微妙,更具伤害性,不可避免地对被攻击者的心理造成阴影,进而影响其人际关系乃至社会适应。

      校园攻击行为的产生原因

      一定数量的攻击行为和欺负行为是正常的。然而,一些孩子表现出高度的攻击性、好斗和充满敌意,并且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这时候我们就要警惕,如果不及早矫正干预,那么将来犯罪、反社会、滥用药物(如酗酒、吸毒等)和暴力行为的发生概率就会大大提高,危险性就会增加。

      这种持续的攻击性的产生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父母教养子女的方式、父母与孩子的角色关系都与攻击性的形成有关。

      父母忙于工作,较少参与、配合学校举办的教育活动、亲子关系疏远;

      父母对孩子过于宠溺娇纵,或者过于严厉苛责,甚至拳脚相加,缺乏家庭的温馨和父母的温情;

      父母的管教方式不一致,没有稳定、民主有效的纪律,没有一致的行为标准,给孩子的成长和道德标准形成造成迷惑;

      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导致孩子做不到而感到失望且失去信心;

      家庭气氛不和谐,甚至存在家庭暴力、虐待,使孩子感觉家庭冷漠、缺乏关爱及安全感;

      父母染有恶习或犯罪行为,孩子耳濡目染而习到不良行为……

      这些家庭因素,都会导致孩子在学校和同伴群体中更具有攻击性。

      ●其次,攻击行为也与学校里受挫过多和被同伴的拒绝有关。特别是中学生处于青春的“急风暴雨期”,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自己内部和外部的需要之间容易发生矛盾冲突。尤其是当不能和周围的同龄人建立起满意的关系时,会感到环境的压力,妨碍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统一。这时候,青少年们就产生了“同一性危机”。同一性危机若处理不好,就容易导致不适应的行为,如果这种能量向外的话,就表现为攻击行为。也可以这样理解,有些初中生不断地对同学进行攻击,部分是因为他暂时没有能力发展出健康的道德认知,并阻碍人际关系的发展,进而对自己,对环境产生诸多的不信任感,不安全感。向外的能量通过攻击性的行为释放出来,通过加诸于周围的欺负和攻击,增强自己对自我的肯定与力量的验证,力图达到外在表现与自我渴求的同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