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儿童心理问题越来越常见。很多孩子出现情绪异常现象,表现为恐惧、焦虑、委屈、烦躁、易怒、逃避、想轻生。当家长发现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孩子的问题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和家长的教育有什么直接关系?能不能排除隐患,弥补过失呢?应该说,孩子的问题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有生活环境问题,有家庭教育观念问题,也有孩子自身气质问题等。只有了解过去,才能够把握现在。只有在生活中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才能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心态,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避免焦虑、委屈心理 很多妈妈觉得孩子很脆弱,动不动就哭,批评不得,烦躁、易怒,这是孩子心理焦虑。心理焦虑的成因很复杂,它更多形成于婴儿和幼儿期,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心理焦虑形成在童年,有可能终身都带有焦虑的特质。较突出的有这样两个问题。 1.分离焦虑 婴幼儿期,妈妈往往是孩子的24小时陪伴者,突然有一天妈妈离开了,有的一两天,有的一走半年,婴幼儿和妈妈突然分离,无法适应,陷入了恐慌和无助之中,造成分离焦虑。 例一:一位做教师工作的妈妈,她生完宝宝自己带了8个月,因为要接一年级新生,就把宝宝留给了老人,一走就是3天。当她再见到宝宝时,宝宝安静地坐在小车里,没有笑容,表情木然。她开玩笑地说:“宝宝,不理妈妈,妈妈就走了。我真的走了!”说完转身就往房间外面走,此时,宝宝“哇”地大哭,委屈极了。她的女儿现在5岁,不让批评,妈妈一不高兴她就紧张、流泪。当说到分离焦虑的时候,女老师马上想到那次分离,女儿委屈的哭声依旧记忆犹新。 例二:一个2岁的孩子被老人带回老家。妈妈不放心,两周后追回去。孩子见到妈妈后搂着妈妈的脖子,在妈妈脖子上挂了48个小时,睡觉都搂着妈妈的脖子不放。现在这个孩子7岁,总是很委屈,讨好妈妈,怕妈妈批评。 2.心灵归属感错位 发展心理学中有这样的阐述:孩子2岁前没有建立较牢固的归属感,2岁左右,也就是孩子进入认生期后,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孩子开始在身边的人中寻找依靠,建立稳固的归属感。此时,谁与孩子最亲近,孩子的归属感就会在谁的身上,建立亲情纽带关系,延续一生。问题出在孩子童年和老人度过,直到上学年龄才回到父母身边。此时,爸爸妈妈发现,孩子不听话,和自己不亲、孤僻、冷漠,原因是孩子的心理归属感建立在了老人身上。试想,孩子的心灵归属感在老人那里,老人60岁左右时,孩子6岁~10岁左右,正是开始知道生死却无法彻底理解的时候。这个时期的老人也开始有了顾虑,日常生活中有老友离去时,他们会把自己的感慨和忧虑说给孩子听,孩子不得不和老人一起面临死亡、离别,这是孩子无法理解和接受的,他们心烦意乱,无法安心学习和生活,此时离开老人,孩子的担忧就会与日俱增。 例三:小增没上过幼儿园,小学也是在老家上的。上初中前爷爷去世了,为此,小增回到爸爸妈妈身边。没有多久,父母发现他们和孩子的心理距离很远,不亲,孩子不主动和父母沟通。一次,小增对朋友说:“我想我爷爷。他是我唯一爱的人,他在另一个世界一定很孤独,我想去陪他。” 例四:有一位成名的歌星,从小由老人抚育长大。现在老人去世了,她沉寂了。她在访谈节目中描述自己的心情时说:“我突然不知道我获这样多的荣誉给谁看,挣的钱给谁花,觉得生活失去了方向。” 家长的支持与引导方法 生活中很多无奈的父母已经这样做了,结果摆在面前了,怎么办呢?有办法,虽然没有力挽狂澜的妙计,但可以改善关系,建立亲情,甚至有更好的结果。 ●缓解焦虑,从安慰入手 焦虑的孩子往往不是怕批评,而是心理委屈,觉得不被爸爸妈妈理解,担心爸爸妈妈因为自己的错误而不爱自己,觉得没有人安慰自己。爸爸妈妈日常要注意的是,要给这样的孩子更多的安慰,要经常告诉孩子妈妈爱他,经常要拥抱和亲吻孩子,不需要任何理由时常给孩子一个小的惊喜,让孩子体会到爸爸妈妈关心他的一切。 孩子都需要教育,请家长用教育三部曲——第一步:把孩子揽在怀里,问问孩子有什么需要,妈妈说说这两天看到他哪里表现得很好,妈妈很高兴。第二步:告诉孩子,好孩子也会出错,说今天要纠正的错误,怎么改正。第三步:告诉孩子有错误妈妈也爱你。 ●亲情接力,从消除顾虑入手 把老人接来住在一起,既照顾了老人的生活,也让孩子少于后顾之忧。现在父母照顾家,老人不劳累了,孩子心里会感激父母,更加深对父母的信任、依恋和爱,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不仅是孩子的依靠,也是老人的依靠,这样就可以达到亲情接力的效果。 如果不能把老人接来同住,家长就要把孩子关心的事情作为自己的关注点。当孩子关心爷爷吃好没有、是不是寂寞、腰痛不痛等问题时,父母要为老人改善生活,使老人生活便利,让老人快乐。让孩子知道,因为有父母参与照顾老人,老人的生活越来越好,这样能消除孩子心中的牵挂,因为只有父母可以帮助自己爱的人,他们不爱父母爱谁呢。 二、避免恐惧、退缩心理 家长越来越觉得孩子没有勇气,退缩,顾虑很多,不愿意参加竞争,不喜欢和别人接触,很依赖,在外面受了委屈只会回家来对父母发脾气。这是幼儿时期受到阻挠、约束过多,心智没有得到发展的结果。这样的孩子,如果不能在生活中得到锻炼,会在成年后依旧怯懦、胆怯。成因来自于不良的家庭教育,这里说说突出的两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