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孩子就是溺爱自己

作 者:
一凡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心理医生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0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整理/一凡

      当今父母大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没有溺爱。

      溺爱孩子的潜在原因

      原因一、只有一个孩子,对他好对谁好

      专家指出,现在的父母比以前的父母更会宠溺自己的孩子。产生这一现象的一个原因就是,现在大多数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及其他家人把全部的精力和注意力都放在一个孩子身上,并很自然地认为,反正只有这么一个孩子,不对他好还对谁好?!而在一个有四个或五个小孩的家庭里,孩子受到溺爱的机会就要比独生子女少得多。

      原因二、补偿自己童年的不足

      有些父母因为自己小时候,父母管教得特别严厉或者生活不是很富裕,到了他们自己有了孩子的时候,往往会走入另一极端,对孩子完全放任自由,并认为:我的孩子的生活当然应该比我小时候好。

      原因三、已经没有时间陪孩子了,总要对他好一点

      有一些父母因为工作等原因,不能经常陪伴孩子,于是,这些父母常常无止境地为孩子购买贵重的玩具,满足他们的任何要求,以此来弥补他们无法经常陪伴孩子的遗憾。

      原因四、孩子已经很可怜了

      对于那些身有残疾的孩子,或者父母离婚的孩子,父母总会觉得对孩子有亏欠,觉得对不起孩子,为了补偿他,这些父母常常会特别溺爱孩子。

      溺爱孩子的表现形式

      我们总结出十种普遍存在的溺爱形式,并公布于众,让年轻父母和爷爷奶奶们“照照镜子”、“对号入座”,以便防止和纠正溺爱问题。

      1.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给予特殊照顾。这样的孩子自我感觉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人。

      2.过分关注

      不要把孩子当中心,大人该忙什么就忙什么,这样孩子就会安静专注地做自己的事,能独立地玩,会主动请求大人的帮助,并且很听话,珍惜父母的爱。当父母空闲下来与他玩时,他便会有说有笑地从事各种活动,丝毫不会撒娇。

      3.轻易满足

      对孩子的物质要求怎样对待呢?不应当满足的就绝不给予满足,应当满足的一般也不要马上满足,而要让孩子有所等待和忍耐。因为人生中需要等待、忍耐、克服困难和努力争取才能实现的目标太多了,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目标,追求起来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4.生活懒散

      比如允许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有规律,要怎样就怎样,睡懒觉、不吃饭、看电视到深夜等等。这样长大的孩子缺乏上进心、好奇心,不能安静专注,做事往往心猿意马、有始无终。

      5.祈求央告

      教育者在孩子面前永远不要有祈求央告的态度,也永远不要表现出无可奈何的神情。对孩子的教育应当是严肃认真的;对孩子的要求应当是适当的,估计孩子能做到的;教育者的神情应当是坚定和充满信心的;态度应当是鼓励、信任、尊重和严格的;语言和语气应当是简短、坚定和有力量的;孩子做好了必定有赞许和奖赏,孩子不听话也应有严肃的教育和批评……总之,教育者绝不要慌张、急躁、心虚和祈求,不能用哄骗和说好话过日子;相反,教育者越表现出信心,孩子就越听话,自信心也越强。

      严格要求还应注意三点:(1)不允许的事一开始就不允许,这样孩子就没有痛苦;(2)严格要求不等于打骂和数落,打骂和数落只能暴露出教育者的无能,与祈求央告同样没有力量;(3)教育和鼓励最好在事前事后进行,这样效果最好。两三岁的孩子就可以坐下来谈话了,谈话时要认真,尤其要忍住笑。

      记住,永远不要祈求孩子,而应通过吸引、诱导、激发,让孩子主动来求取你的帮助,这是教育孩子的秘诀。

      6.包办代替

      预防和矫正的方法就是鼓励孩子尽早做力所能及的事,逐步增加劳动难度,多多表扬孩子,创造劳动的愉快气氛,并常与孩子一起快乐地做事。

      7.大惊小怪

      教育者在孩子的病痛、困难等前面切不可大惊小怪,即使心里焦急,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成人越坦然,孩子就越勇敢,将来他越能适应环境,经受磨难。

      8.剥夺独立

      在衣食住行方面,不是鼓励和锻炼孩子逐步自理,而是处处侍候,处处包办。为了绝对安全,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也不让他和别的小朋友玩。更有甚者,有的孩子成了“小尾巴”,时刻不能离开父母或老人,搂抱着睡,偎依着坐,驮在背上走。这样的孩子不仅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养成依赖心理,往往还成为“把门虎”,即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如鼠。父母一定要从小壮孩子的胆,鼓励他做力所能及的事。

      9.害怕哭闹

      父母要在孩子的哭闹面前保持平静和若无其事的样子,并说清道理,绝不迁就。既不要一哭闹就依从孩子,也不要打骂和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冷淡是教育不听话的孩子最管用的“情感武器”,很难培养孩子理智、冷静、自制的性格品质。

      对于哭闹惯了的孩子,在估计他可能哭闹之前就要教育,打预防针,让他懂道理,增强自制力。通过这种事前、事中、事后的正确处理,孩子就能变得懂事、明理、自制和关心人。

      10.当面袒护

      当一位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其他人都应流露出支持的态度,要配合默契,不让孩子发现内部的分歧,这也是“团结才有力量”。即使某个成人教育不当,其他人也不宜当面干预,要“内外有别”,背着孩子统一思想,统一方法。这样才是真正爱孩子,才是对孩子负责的态度。

      溺爱孩子的后果

      1.使孩子软弱无能

      很多教育专家都认为,如果父母溺爱孩子,任何事情都帮孩子去做的话,就会使孩子软弱无能。同时,通过帮孩子做事情,父母也向孩子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我这样做是为你好,因为我对你不放心。如果孩子一直接受这样的生活观念,对他的心灵成长是一点好处也没有的,反而会使孩子的自我价值观越来越弱,他也不可能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坚强。而且,这些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也非常弱,因为父母为他解决了一切阻碍他成功的障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