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看明白了,这孩子周末回家根本不是看望我跟他爸的,他是回家看望他的宝贝电脑的。上周末在家整整憋了两天,这臭小子总共也没跟我们说上三句话!” 以上抱怨出自一位普通的高一学生家长之口,也代表了很多为人父母者心中的一个共同困扰——为什么随着孩子越长越大,他们也越来越不爱跟我们说话了?那个整天缠着爸爸妈妈问东问西的好孩子究竟跑到哪里去了? 很多辛辛苦苦把孩子养大成人的家长,或多或少都体会到这一问题带来的失落与不解。自己明明听从学校班主任的提示,在关心孩子物质生活的同时,不敢放松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也虚心接受了教育专家的意见,努力做到在与孩子的交流过程中保持细致耐心,不摆家长威风。可是,为什么孩子在自己面前还总是一副无话可说的表情呢? 也许,要帮助这些被关在孩子心门之外的焦虑父母,找到改善两代人之间沟通空白的终极答案,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问题还原为更客观的提问方式——到底是因为什么,让孩子不爱跟我们说话了? 心理学家提示我们:精准的描述常常会带给人们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如果你把思考一直停留在“孩子出了什么问题”这一狭隘层面之上,很可能就是在悄悄逃避成年人自身应该负起的责任。 听听孩子们的回答 “有什么可说的?跟他们说他们也不懂。他们知道永恒之塔(一种网络游戏)吗?知道开心网上怎么偷菜吗?知道曾轶可是谁吗?” ——小凡,男,初二 “嗨,不用张嘴我也知道他们想跟我说什么?翻来覆去就那点儿东西,从我上小学的第一天起,十二年了,他们整天就惦记着教育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特讨厌他们故意装作很有耐心的样子,说话总要绕好大一个弯,可最后还是绕到学习啦,将来啦,如今大学生也不好找工作这些废话上。真烦!” ——可可,女,高三 “没什么理由,就是不想跟他们说。难道我就不可以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吗?” ——东明,男,高一 “我不可以跟他们说很多事,因为那里面有很多我朋友的秘密。这些秘密是不可以跟除了几个好朋友之外的任何人说的。有一次我不小心跟妈妈说了有男生喜欢朱莉,结果,她再来我家,妈妈对她的态度就完全不一样了。我觉得不应该背叛朋友。” ——妮娜,女,初一 “我喜欢和爸爸说话,不喜欢和妈妈说话。妈妈总是说奶奶的坏话,我喜欢奶奶。” ——莎莎,女,小学二年级 “因为姗姗姐姐告诉我,只有上幼儿园的小屁孩,才什么都告诉爸爸妈妈呢!” ——天天,男,小学三年级 孩子跟我们说话是为了什么 为什么不说?孩子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聪明的家长应该也从中读到了一些孩子的渴望,相信会有助于家长做出适当的改变。而接下来,家长不妨继续反过来思考一下——孩子之所以跟大人说话,又是为了得到些什么呢?如果他们不想说,是不是也表明了家长没有满足他们渴望从交流中获得的东西呢? 儿童的语言和社会行为,不论具体内容还是交流形式,都随着他们的年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跟谁说话、说什么话,遵循着一定的发展心理学的规律。一两岁的小宝宝,在与爸爸妈妈“咿咿呀呀”的对话过程中,在语言发展方面主要是模仿并逐渐习得母语发音的最基本元素,而在社会性和人格发展方面,主要是从父母充满期待和惊喜的眼光中获得最初模式的自尊和自我价值。 而三五岁的孩子,黏着爸爸妈妈追问“这/那是什么”、“为什么”,提出大大小小出人意料的问题,是把父母视作连接现实社会的结实桥梁。他们需要大人给出标准答案,从而获得各种知识和间接经验。 等到上学以后,孩子在与父母的言语交流中的主动成分就开始与日俱增。经过了一天学校里的精彩生活,孩子常常会在回家的路上,拉着爸爸妈妈的手兴高采烈地说个没完。今天学习了什么课程,班上有什么好玩儿的事情,小朋友之间发生了什么……这个时候,孩子与大人的语言交流中,自我表达的意味开始变得浓厚,他们开始对一些事情持有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也真诚地希望和父母分享。 遗憾的是,也就是在这个阶段,在孩子试图将家长从权威变成朋友的同一时刻,家长却经常习惯性地拒绝孩子的这番好意。有些家长只关注自己在乎的那部分事情,比如课堂知识掌握了没有?有没有破坏纪律?或者只是简单地给予孩子是非对错的评价和判断。久而久之,孩子就会逐渐感觉到“原来我的爸妈只是关注那些事情,而不是关注我这个人”,孩子的心灵就开始逐渐与家长发生疏离。 等到当年的顽童终有一日长大成人,变成传说中不可理喻的青春期少年,孩子与家长双方在交流中想自身获得和给予对方的东西之间的矛盾更是日益加剧。孩子(确切地说他们早已不是一个索要简单答案的孩子了)通过交流想要实现的最主要意图,几乎就和每一个成年人在与人交流过程中想要满足的需要完全一致——找到一个愿意听我说话,并且可以懂我内心感受的陪伴者,而不是整天急着指导我该怎么办的好老师。 有没有更好的版本 最后,让我们学习运用积极思维的方式,去了解一下那些可以让孩子不管长到多大还是常常和自己无话不说的家长都做了什么?他们的秘密到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