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她们嫉妒去吧 女儿上初一后,最大的困扰就是班里大半同学家里都挺有钱的,而且更有好几个同学很爱吹嘘自己家里有钱:父亲开的什么车,姐姐买LV的包有几个等。这让自我感觉甚好的她有些自卑:因为我们家不过是普通工薪阶层,房子才买了没几年,而车,我可是坚决反对买。因为我与孩子爸都是上班族,并不太需要,供车花费又太大。 开学一个半月后的某天,女儿说:“妈妈,我真希望我们家买辆车。”我诧异地问:“为啥呀,不是跟你说了原因?买车容易供车难,我与你爸还想多存点钱做投资呢。”她闷闷不乐地说:“今天张家健跟我说,他家有两辆宝马车,他爸他妈各开一辆。”我明白了,这么大的孩子,已经在乎家里有钱无钱了。 我问:“张家健爸妈都是干什么的?”她说:“他妈妈在香港工作,爸爸在上海工作。大概都是做老板的吧。”我意味深长地看她一眼:“你下午放学回家时,推开门最愿意见到什么?”女儿说:“愿意看见妈妈在家里。”确实是这样,如果女儿放学时我不在客厅,推门而进的她就会扬声叫:“妈妈,你在哪里?”如果她爸爸也休息的话,她第二句话会问:“爸爸呢?” 她明白过来:“也是,张家健放学后总不回家。有一次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家里就保姆与姐姐两个人。他姐姐也不理他,吃完饭就自个儿学习。” 我拍拍她的手:“有钱是好事。但如果要我抛下你在家长年累月外出工作,我更愿意过这钱不多却感觉幸福的日子。”女儿笑嘻嘻地撇撇嘴:“幸福。好酸呀!”我看到她的笑,知道那时候,她正感觉幸福。 没两天,她又气愤地告诉我,说下课后她与两个朋友正在为自己月考取得好成绩高兴时,坐在教室后面的两个女生走过来,指着她脚下的鞋子说:“这个才二十块买的吧?我的鞋子,四百多,从香港买过来的。”另外一个女生也附和道:“可不是,我的书包还是我叔叔从美国带回来的。”女儿与她两个朋友从来都没谈论过这种话题,一下子都呆了,只知道气愤地回来告诉我。 我看着气呼呼的女儿,不由得心疼。其实何止是她,就算是我上班同事也会比较,今天你这件衣服是什么牌子,明天你那个包又是啥牌子,我偶尔也会因为自己买不起太多的名牌而难过。无论是大女人还是小女人,对服饰都一样关注在乎,都同样有虚荣心。 我低着头,无意识地嚼着嘴里的饭。孩子她爸说:“明儿你穿一双鞋子去,说是在月球上买的,绝无仅有。”老公喜欢开玩笑,但此时女儿心里的创口可不是一个玩笑可以抚平的。 我转过头向她倾诉起来:“我昨天也遇到同样的事情了。我同事许小美,你知道的,就是那个每次都告诉你哪里有好吃好喝的许阿姨,一个劲儿地跟我说她身上的衣服多少钱买的,鞋子多少钱买的,说实话,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怪不是滋味。觉得她与我一样上班,与我一样职位,可为什么总是能穿得比我好,用得比我好。” 女儿惊奇道:“原来你也会为这种事难过?”我点点头,“当然会,大多数女人都会。”她同情地看着我。我却又笑笑道:“后来我想,许阿姨为什么突然发神经似的要对我一个人说呢?要知道办公室里同事可多啦。我记起,那时正好是我与另一个同事在交流各自的孩子爱吃什么菜式。许阿姨在旁边听见,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打断我们,说起了她的名牌。因为许阿姨的婚姻不太幸福,三十几岁的她还没生孩子,心底里一直嫉妒我们这些有孩子的,特别是孩子又可爱又争气的同事。” 女儿迫不及待嚷起来:“我们当时也是几个成绩好的同学在说自己的月考成绩,那两个女生考得不怎么样。我说嘛,无缘无故地跑过来炫耀她们的鞋子与书包,原来是因为这个。”她脸上露出灿烂笑容:“哈哈,我要让她们更嫉妒。” 有底气的人不炫耀 国庆节长假期间,我带着女儿回了一趟老家看望外公外婆。纯朴的外公外婆家里每天都会有一些邻居来闲坐聊天。 有一天,一位与我母亲同龄的老人与我母亲聊起了她幸福的晚年生活:她的儿子在深圳,一个月收入八千元;她女儿嫁给一个生意人,两口子生意做得挺不错;她老伴六十岁了,一个月还能挣千把块。她每天只需做点自己喜欢做的活儿:种点蔬菜,养些小鸡……话里带着明显的炫耀口气。 当时我与女儿在楼上,而母亲与杨姓老人在一楼台阶上聊天。她们的对话都清清楚楚地传到了我与女儿的耳朵里。母亲只是笑声连连,时不时道:“是呀,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吃好喝好将身体养好,啥也不用操心。”“你是有福气的人。” 女儿在楼上听得捂着嘴笑。我不解地看着她。待杨姓老人走后女儿才道:“这位老人真有趣得很,外婆三个孩子的成就在这村子里是首屈一指的,对外公外婆的孝顺也是远近闻名的,你看看外公外婆这些年去了多少地方旅游过就知道。我外公一个月还能挣两三千呢。她怎么好意思到外婆面前炫耀?” 我只笑不语,女儿又道:“外婆也真好玩,一个劲儿地附和着那老人,换了是我才不会那样,我也要将自己的幸福生活全讲出来。”我抬抬眉:“因为外婆心里有底气。连你这个不常在家的小朋友都知道外婆的生活幸福到了何等程度,村子里岂不家喻户晓?她又何苦说出来呢?这就好像你次次都考第一,一个平时成绩一般的同学跟你说她这次考得挺好的,你会是什么心态?不过是胸有成竹地微笑鼓励她再用功,祝她下次考得更好。” 女儿有所悟,连连点头:“对对,我从不向我同学说自己的成绩如何如何。” 国庆假期后,我堂哥来深圳出差。堂哥毕业于北京大学,后来在香港大学教学,之后又去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工作,成了新加坡学界有名的数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