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近年来生活水平的改善、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语言文化环境的刺激等诸多因素,性早熟的发病率显著增高。我国沿海地区儿童的性早熟发病率约为0.38%,其中女性性早熟发病率高达0.67%,男女发病率比为1∶8。性早熟的最直接危害是使孩子骨骺提前闭合,影响成年身高;同时,孩子会出现与其实际年龄不相适应的心理变化,从而影响心理健康。因此,儿童性早熟的预防和治疗应引起社会、家长和医学界的重视。尤其是孩。子的家长,作为监护人,在与孩子的朝夕相处中应特别注意孩子身体的发育情况,同时应对性早熟的诱因及表现有一定的了解,以便预防和及早发现性早熟。 调查显示,引起儿童性早熟的原因多数与饮食习惯有关,摄入含有性激素的药物与食物是常见因素。 大量食用豆制品会引起孩子性早熟,主要是因为豆制品内含有大豆异黄酮,它与人体分泌的雌激素在结构上十分相似,因而称其为“植物雌激素”,被认为是雌激素的天然替代品。研究显示大豆异黄酮有重要的生物学活性,在类雌激素、抗肿瘤、预防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病等方面有确切作用。因此,近年来,大豆异黄酮作为雌激素天然替代品的价值已引起大家的重视,大豆异黄酮作为食品、保健品,特别是医药中间体,被广泛用作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然而,大豆异黄酮虽然有利于成年人的生理作用,但对于孩子却是一种“催熟剂”。大量摄入豆制品后,大豆异黄酮会扰乱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最直接的后果是性早熟。 除了豆制品,过量食用以下常见的“高激素”食物,同样容易导致性早熟:①家禽脖子。现在的许多家禽是被“催熟”的,而禽肉中的“促熟剂”残余主要集中在家禽头颈部分的腺体中。因此,长期吃鸡、鸭、鹅的颈部,就成了“促性早熟”的高危行为。②反季节的水果。冬季的草莓、西瓜、葡萄、西红柿等,以及提前上市的梨、苹果、桃和橙子等,多数是在“催熟剂”的帮助下才反季或提早成熟,因此孩子也应减少食用。⑨油炸类食品。高热量会在体内转变为多余的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而且食用油经反复加热后,高温使其氧化变性,也是引发性早熟的原因之一。④口服营养液、补药。过多或者不当地服用含有激素的药物、营养品,也会促使孩子早熟。⑤不当煲汤方式。动物的内脏中有甲状腺、性腺等含有激素的物质,会在煲汤的过程中析出。因此,给孩子煲汤时要少放动物内脏。 除饮食因素外,家长溺爱、体育运动时间少、家庭不和睦等也是性早熟的危险因素。家长要为孩子提供合理的营养膳食,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与日常行为,避免接触成人使用的化学用品,引导孩子进行适度体育锻炼,并努力提供良好的家庭关系,让儿童健康成长。 孩子出现性早熟症状后,家长要冷静对待,不要惊慌失措,以免加重孩子的精神负担。更不要病急乱投医,必须到有资质的医院就诊,以便给予正确治疗。药物治疗仍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同时,要纠正孩子不良的饮食习惯,避免外源性雌激素的继续摄入。治疗的目标是:①抑制、延缓骨龄生长,逐渐使其与实际年龄一致;②控制和延缓第二性征成熟程度和速度;③预防初潮提早出现;④改善最终身高;⑤恢复其实际年龄应有的心理行为。 只要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为儿童提供安全、和谐、健康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必将利于儿童性早熟发病率的降低,促进儿童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