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般认为,感冒是因为气候变化、身体受凉、过度劳累或者通过呼吸道感染流感病毒等因素引发的,但是最近德国科学家发现:饮食过咸也会导致感冒。因为过多地摄入含盐食物会导致唾液分泌减少,使口腔和鼻腔中的病原微生物增多,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最终导致感冒。 我们都知道,盐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它能调节人体内水分均衡地分布,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参与胃酸的形成,促使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同时,还能维持身体内酸碱度的平衡。吃盐太少会造成体内的含钠(盐的主要成份)量过低,会发生四肢无力、晕眩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甚至昏迷,所以一定的盐分摄入是必须的。 不过,如果我们摄入的盐过多,不仅仅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还会造成更多的健康隐患,比如: 钙更快地流失 我们一般通过喝牛奶或者吃钙片来补钙,可是你也许不知道,减少盐的摄入同样能补钙。因为盐的摄入量越多,通过尿排出的钙就越多,钙的吸收也就越差。因此,英国科学家提出了“少吃盐补钙”的方法。 患胃病 胃黏膜会分泌一层黏液来保护自己,但黏液怕盐,如果吃得太咸,日积月累,胃黏膜的保护层就没有了。酸甜苦辣长驱直入,胃怎么能受得了呢?长此以往会引起胃溃疡、胃炎,甚至胃癌。 容易发胖 口味重还会让体重超重。因为为了盖住菜肴的咸,你可能不知不觉加了一大勺米饭,慢慢积累下来,你会发现,肥胖成了无法解决的难题。 另外,对于家庭中的老年人来讲,过多地摄入盐,还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 那么,每天吃多少盐才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盐摄入量不应超过6克。营养学家的建议是:每人每天摄入5克为宜,也就是说一个三口之家、每天盐的摄入量最好不超过15克。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少食物中部有盐,例如酱油、咸菜,还有咸鸭蛋等食物中都有盐,这些盐也要算上。中国营养学会的调查显示:中国北方居民每人每天大约摄入食盐15至18克,南方居民约为10至12克。按这个调查,我们应该将现在的用盐量减半才符合健康标准。 警惕这些“隐性食盐” 说到控制盐的摄入量,爸爸妈妈们可能会注意在炒菜时少放盐,但以下这些容易被忽略的“隐性食盐”往往是健康的潜在威胁。 1.零食、快餐、包装食品 这些食物是“隐性食盐”的重要藏匿之处,例如:火腿肠、炸薯片、盐津食品、咸的膨化食物,比如薯片、虾片等。虽然包装上未必注明钠(盐的主要成份)含量,但其中肯定有“隐性盐”。许多流行食品的含盐量可能都会让你大吃一惊——英国媒体报道,据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吃一顿比萨饼、炸鸡等快餐食品,摄入的盐分是专家建议每日最高摄盐量的两倍多! 2.调料 调料中往往也含盐。比如酱油,每5毫克酱油相当于1克食盐。除此以外,像醋、味精、酱料、调味包中也含有盐。 3.含盐蔬菜 你也许会惊呼:“蔬菜中也含盐吗?”有些蔬菜本身真的就是含“盐”高的食物,比如茴香、芥菜等,空心菜、豆芽、紫菜里也部含有一定的盐。这些蔬菜每100克中含盐量超过100毫克,所以对于想要限盐的人来说,要尽量少吃。 9种方法帮你和家人有效限盐 1.尽是选择新鲜食材而非加工食品。相比较火腿肠、腌菜、方便面等加工食品,自己买菜做饭,可以减少大量盐的摄入。 2.如果购买加工食品,尽是购买“低盐”食品或者看包装上标注的钠含量。高盐食物吃起来不一定咸,单靠味觉来分辨盐的含量未必准确。很多高盐食品同时有其他味道,比如甜味往往会盖过咸味,而且长期摄取高盐分也会令味觉灵敏度降低。所以,想要低盐饮食,买加工食品时应该留意一下包装上的营养标签,看看食物中到底含多少食用盐,或者选择包装上标有“低盐”字样的食品。 3.改变烹饪方式。建议爸爸妈妈在炒菜的时候,不要让盐渗入到食物中。可以将细盐末、酱油等撒在食物表面,既能唤起食欲,又能减少盐的摄入量。 4.准备一个标准盐勺。把每天所需的盐量盛出来,这样可以在烹饪的时候合理分配,就能对盐限量食用。 5.充分利用自然食物调味。例如用柠檬、苦瓜、辣椒、适量的糖等自然调味食物来调剂口感,减少对盐的依赖。 6.少吃腌制食品。养成少吃腌菜、腊肉、腊鱼、卤水等食品的习惯。 7.拟一个高盐食物的“黑名单”。例如比萨饼、汉堡、话梅、薯条等等,这样就能清楚地将高盐食物排除出去。 8.定期吃顿无盐餐。研究表明,没有盐的食物有利于平衡细胞内外渗透的压力,从而释放了部分对细胞不利的因素。每周吃一顿没有食盐的午餐或者晚餐,会让肠胃和血管得到充分净化。当然,无盐餐不能吃得太频繁,否则盐摄入得太少同样对身体不利。 9.吃得太咸,来根香蕉调理。如果某顿饭吃得太咸时,就需要多吃一些富含钾的食物了。比如香蕉就是很好的调理食物。这是因为,钾可以溶解并替换出多余的钠(盐的主要成份),使其从尿液中排出,从而减轻身体含盐过多的负担。 相关链接 超市货架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营养强化盐(即添加一种或者几种营养强化剂的食盐)。同样是盐,可这些盐的功用有何不同?哪种才适合自己食用呢? 碘盐:是强化了微量元素碘的食盐,可以有效地防止碘缺乏症。 适合各类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