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的正确方式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生活与健康

内容提要:

近期因为孩子问题来心理咨询室的家长比例不断上升。来到咨询室的父母,都是对孩子近期的表现极为困惑、惊讶。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每天百般关心呵护的孩子会变得如此陌生?不是沉默就是对抗,整个家庭弥漫在沉闷、紧张不安的气氛中,让家长难以接受。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0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下,特殊的教育体制与社会压力,暴露了许多教育上的软肋和硬伤,盲目责怪孩子是不合理的。如何处理好亲子关系中存在的冲突?除了要学习一些培养孩子的知识和沟通技巧外,要尽量避免以下两种情景上演。

      一、家庭成员间疆界不清

      家长常常以爱孩子的名义,对孩子的兴趣爱好指手画脚,总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愿望来强行要求孩子服从照办。使得孩子无所适从、痛苦万分,从而产生不良情绪,做出反抗的事情。

      小倩最近就面临着舅舅带给她的压力和痛苦,小倩家在安徽一个小县城,小时候在北京的舅舅家生活过一段时间。舅舅对小倩关爱有加,她对舅舅的感情也很深,内心非常感激舅舅对自己的照顾。小倩长大后,舅舅又把她接到北京,安排她在北京上大学。原本温馨的一家人,现在却都气冲冲地来到咨询室。

      小倩偷偷告诉我:“我舅舅简直是个疯子,我没法活了”。原来她上大学期间谈了几个男朋友都是因为舅舅不同意而告吹。现在与这个男朋友交往一年多了,她感觉自己的男朋友很成熟,也很勤奋,两个人已经准备结婚了,但舅舅却嫌小倩男朋友家在农村,经济条件不好,百般阻挠。为了把两个人拆散,舅舅每天监视她,限制她外出,甚至还亲自跑到男朋友农村的家里大闹了一番,使男方家里对她很失望。小情感到孤单无助,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咨询中,小倩的舅舅用浓浓的安徽口音激动地述说着:“她跟一个农村的孩子能有什么前途,我托朋友在北京给她找工作,她非要跟那个男孩回家乡打工,您帮我劝劝她吧,她被那个男孩迷住了呀!”我平静地问他:“你为她付出了这么多,为了什么呢?”“为了她好呀!”小倩舅舅理直气壮地回答。我又问“她现在好吗?”“她不听我的话。”舅舅避开我的问题有些愤怒地回答。

      在这个案例中,舅舅因为自己的付出而强行干涉小倩的生活,使小倩感觉不到生活的自由,失去了幸福感。如果老人们能把自己的爱用在尊重孩子的选择上,支持和帮助孩子自己选择认可的生活方式,实实在在为孩子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孩子会在感激亲人的同时,也会感到生活的美满。

      二、家庭成员的角色僵化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人是随着年龄和心理的发展不断变化和进步的。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中,都有核心问题需要解决。解决不好就会出现情绪和行为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孩子在不同阶段要培养和发展的主题不同,家长也要随之变换角色来适应孩子的成长需要。比如:孩子在小的时候依赖大人,这是正常的。但到了该独立做事,该完成自己的任务时还事事依赖大人,这就不正常了。如果不及时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孩子就会丧失部分社会功能,进而影响自己的学习生活。

      小强就是因为不适应学校的生活,产生厌学情绪和行为被妈妈带来咨询室的。小强今年高二,长得很秀气,刚接触时感觉他很理性,看问题有一定的深度。他说他不上学的原因是脑子里总是持续想一个问题:“如果父母死了我该怎么办”,特别是在考试时,越紧张就越想,学习成绩也因此大幅度下降。小强说:“要是不想这些问题,我的学习会比其他人好。”经过仔细的了解分析,咨询师才寻找到他的这些想法和目前厌学的真正原因。

      小强从小在妈妈工作的幼儿园里,被妈妈的同事们照顾得无微不至,那种至高无上的荣耀与自豪感被深深地刻在了小强稚嫩的心灵里。只要他遇到和小朋友们之间的摩擦,老师都会及时帮他解围。小强上小学的时候,在家解完大便,爷爷还帮他擦屁股。有段时间数学成绩不理想,妈妈就先自己学,然后再教他。初中

      以后,妈妈教不了他了,在学习上就有点吃力。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小强也不愿意及时寻求同学和老师的帮助,怕别人说自己笨,笑话自己。因此心理上无助的感觉油然而生。自己也想用功学习,主动买了介绍学习方法的书看,想找到学习的捷径,希望有一天能重新回到前几名的位置。但只要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自己就坚持不下去。上高中后,功课很紧,老师经常向家长反映小强在学校的学习和人际交往中的情况。小强担心父母会责怪自己不用心学习。父母看到小强这种状态,不分青红皂白就说:“考不上大学别再指望我们养活你!”随后“如果父母死了我该怎么办”这句话就开始反复在小强脑子里出现,使他无法正常学习。

      小强的这种情况是父母从小无意识地用关怀之心残酷地剥夺了他自身的发展所造成的。限制了他学习适应环境的能力,又没有及时聆听他内心的痛苦和需求,仅仅学习成绩不好,就对他妄加指责。其实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心理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适应生活的能力就要与之相配套。作为家长就要主动地调整孩子的角色,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鼓励孩子在挫折中成长,使孩子知道如何通过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愿望。有了这样的经验和能力,孩子成长中的抗挫折能力就会提高。同时减少孩子盲目设想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理想化的目标,使孩子的理想和现实一致起来。避免理想与现实差距过大而产生心理冲突,使孩子从容适应自己的生活环境。

      父母在无微不至地关心孩子的同时,也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多给孩子体验生活的机会,以培养孩子适应生活的能力。只有防止以上两种情形的出现,家庭才能摆脱亲子关系中的尴尬局面,使家庭在和谐的氛围中轻松迈向新的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