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孩子走出父母离异的心理困扰

作 者:
俞群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家庭教育

内容提要:

这是一个值得庆幸的案例。由于这位母亲有理智,懂得求助于心理咨询,使孩子的情绪问题很快得到控制,从而遏制了孩子心理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当准备离异的父母自身难以和孩子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时,要懂得求助心理咨询的力量帮助孩子尽早走出困扰。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0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案例描述

      大伟(化名)是某中学男生,他一直觉得自己很幸福,学习成绩优异,喜欢读书写文章。他担任班干部,工作能力也很强。他从小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宠爱,同学们都很羡慕他。他也一直以为父母恩爱,平时很少看到父母吵架。

      但在一个月前,父母突然表示要离婚,让他选择跟谁。他懵了,有种受骗的感觉。他觉得父母很虚伪,不愿再看到他们;也认为他们不是真正爱自己,否则不会不顾及他的感受。于是他扬言谁也不跟,要自己一个人过,让他们都搬出去。父母无奈,不再提离婚的事,但父亲搬出去住了。

      从此,他心情郁闷,在家里冲母亲发脾气,过后看到母亲痛苦,又非常自责后悔。他经常想,如果别人知道他父母要离婚的事,会不会看不起他?于是他经常头疼失眠,上课精力不集中,成绩下降,直至不愿上学了。

      父亲得知他几天不上学后,很愤怒,用枕头摔他,还砸了烟灰缸。他很失望,因为从小没有挨过打,情绪更加低落,更不愿去上学。

      大伟的父母都是大学文化。母亲是企业会计,父亲是政府官员,家庭经济状况良好。他们当初的婚姻是父母包办,婚后双方发现性格不合,但为了孩子和面子,曾经相约在孩子面前不吵架,勉强维持着。这些年双方都很痛苦,貌合神离。最近,大伟父亲提出离婚,大伟的母亲欣然应允。但是孩子的问题棘手,于是决定让孩子自己做主。

      大伟小时候虽然随爷爷奶奶生活,直到上小学才和父母一块生活。但他从小一帆风顺,没有受过任何委屈;他自尊心很强,很爱面子。大伟对父母欲离婚反应强烈。母亲和孩子沟通不成,看到孩子如此痛苦,万分焦急,无奈之际,和孩子协商来咨询。

      在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帮助下,大伟开始能够面对父母离婚的事实,认识到父母离婚是他们婚姻失败,分开的是一个妻子和一个丈夫,但作为他的父母他们仍然都爱他,仍然会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抚养他。他的情绪得到缓解,半个月后又开始去上学了。

      点评

      在此案中,我们可以看到,大伟的父母其实也是很有责任心的父母。为了孩子,他们忍受着貌合神离的婚姻十多年,并做到了在孩子面前不吵架。他们也因此得到好的回报:孩子一直“感觉”自己很幸福、快乐,因此学业优秀。然而,这也因此潜伏着一旦假象戳穿,如何让孩子面对的问题。

      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这种假象还是比每天让孩子目睹父母吵架好,也比父母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就分道扬镳的好,只是夫妻要付出这样的代价真的也很痛苦,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然而,像本案,当父母“恩爱”的假象无法维持到孩子长大到谈婚论嫁的年龄,而不得不让未成年的孩子面对父母的离异时,那么,像大伟的父母那样突然告诉孩子“父母要离婚”是绝对不妥的。大伟的反应其实并不为过,是属于正常的“异常”。很多父母往往不能理解他们的婚姻完整对孩子是多么至关重要:父母中一方离去,给年幼的孩子带来的是严重的不安全感和缺失感;对于少年期孩子除了不安全感,更多的是担心在同学、同伴面前的自尊(面子)问题。虽然现代人一般都能坦然接受夫妻离异,但在中国孩子的文化中对于“爸妈离婚”还处于“自卑”“被瞧不起”的心理层面。所以,父母离异对于孩子绝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

      但很多父母由于不懂得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情绪特点,一旦面临离异,加之自身身心疲惫,往往不能觉察孩子出现的情绪问题。如本案中大伟的父亲,当他得知孩子因父母的离异而情绪困扰无法上学时,他不但没有意识到孩子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反而当做问题行为进行打骂教育,结果只能使问题雪上加霜。这是其一。

      其二,以本案而言,大伟的父母在过去十多年里,为了孩子已经忍受了多年的痛苦,在决定离婚的时候,完全可以做得更理智更技巧一些的。

      1.可以先试探一下孩子对父母婚姻的看法,即他眼里父母的婚姻状况。

      2.根据孩子的所言所见,可以和孩子泛泛讨论关于父母离异的问题(不要直说自己要离婚),这种讨论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了解孩子的想法,还有他的同伴的看法,因为这个年龄段孩子很在乎同学同龄人的看法;另一方面,也向孩子透露父母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重点放在父母如果离异但他们对孩子的爱和抚养、教育可以不变,等等,以给孩子一些心理准备。

      3.当觉得时机成熟的时候,就可以谨慎地告诉孩子父母婚姻的真相,可以让孩子参与关于今后他的生活安排的问题,对外界解释的问题等。总之,要给孩子一段慢慢适应的时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