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胃口”才好沟通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心理与健康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0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吊起孩子沟通的“胃口”

      最近,我连续接待了几位中学生家长,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烦恼: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总是拒绝和自己交流。有的孩子把自己锁在房间里,闭门不出;有的孩子只要家长一开口,马上就说:“打住!别和我说话。”这让家长们非常苦恼,有几位母亲在叙述时,更是伤心地流下了眼泪。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离父母越来越远?家长的主动交流有问题吗?

      我想用《道德经》中的一段话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虽知阳刚的显要,但仍能坚守阴雌的柔静心态,

      就像是能包容天下的溪谷一般。

      能够如同溪谷一般,就能保持好的德行,像婴孩一般纯真自然……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是家长们的通病。其实,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采取过于直接、强烈的做法与孩子沟通并不是最好的方式。要懂得“为溪”、“为谷”、“归于婴儿”的静守策略,坦然从容地面对孩子的情绪动荡阶段,这是一种有所为的“无为”状态。而事实上,我们的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常常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生怕自己的心里话孩子不知道,在亲子沟通中,孩子就很容易感觉你唠叨不休。

      如何“无为”胜“有为”?家长可以买两本有关人生哲学的书,安安静静地看看书、修身养性。如果孩子从外面回来了,就抬头冲他微笑一下,算是打个招呼。然后继续看书,不时阖书思考。当孩子从你身边经过,你就微笑着看看他,好像欣赏一件自己得意的艺术品。你会发现,孩子会开始观察你,主动与你交流。即便这个时候,你也不必太多说话,把要说的话“前半句说了,后半句咽了”。比如你本来想说:“今天的天气真好!儿子,你应该出去走走,不要在家待着。”现在,你只需要说:“今天的天气真好,春天的感觉就是舒服啊!”这样就足够了,也只有这样,你的话才会留有空间,才有山谷般吸引的力量,孩子才有机会接你的话茬,才有机会真的出去走走。

      营造“静”的家庭环境。表面上看起来,我们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有意离家长们很远,其实,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家长不懂得亲子交流之道,主动交流的意愿太过强烈和明显,以至于将孩子潜意识中的逆反反情绪很大程度激发起来,从而将孩子推得远远的。因此,建议大家在家庭教育中学会“静”的境界,当你自己能够静下来,你会发现整个家庭“静”了很多,孩子也会自然而然地安稳下来。

      你的沟通对孩子的“胃口”吗?

      虽然每个孩子做的事情都不一样,但是他们很多行为都是逆反心理的外在表现。孩子提出不同的意见,故意跟父母“作对”,只是为了显示他们是有主见的,有自我存在的价值,他们都在表达同一种声音——我长大了!

      家长在沟通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如果孩子的想法得到了尊重,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你。曾经有一个厌学的孩子,觉得自己可以像大人一样去赚钱。我对他说:“你想做生意?这个想法不错哦,你准备怎么做呢?”“成本、风险、收获……都分析过吗?”孩子觉得我在关注他的想法,而不是笑话他,就能够在讨论中引导孩子专心上学。

      ◎不管孩子的想法、做法多么让我们生气,我们首先要接纳下来。只有在被接纳的情况下,孩子才有可能进一步跟父母探讨他的困惑,这样,父母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思想。例如发现孩子有早恋倾向时,可以这样引导:“小欣,最近你好像和昊天他们玩儿得不错嘛,你和他们有那么多话要说,我可是有点嫉妒哦。不过,妈妈像你这么大时也和男生玩儿得很好,因为男生讲义气,不会透露我们的秘密。”打开了话题便可顺水推舟,告诉孩子和异性交往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如果发现自己的话不能引起孩子的重视,可以尝试一种平等、互动式的“我”式句型,表达自己的感受。如“你做作业时总拿着手机发信息,妈妈会觉得很烦躁,很焦急,因为影响你的学习了,也干扰我备课了。”孩子听到这种“我”式句会感觉更舒服。“我”式句是从承担责任的角度发言的,孩子在接受这种交流方式时,也把自己放到了负有某种责任的位置上,他必须要考虑自己应该怎么做来回应父母的感受。此时,他放下手机就是他自主的选择而不是父母强加的要求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