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少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于老实,因为过于老实的孩子在社会中很容易吃亏。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该把孩子培养成“狼”,而不是“羊”呢?其实未必。因为“狼”的凶残和暴虐,毕竟不是什么高尚的优点;而我们大多数人还是愿意和温柔的“羊”待在一起的。 于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摆在家长面前:现代社会,我们还让不让孩子做老实人?是让孩子做个纯粹的老实人,坚决不沾染社会浊气,还是让其学习成人的“成熟”,不说真话,不相信他人。 父母篇:给孩子一个纯净世界 (曹雅丽,公务员) 儿子小轩刚上小学。上学对孩子来说是大事,因为从此以后,他就走进集体,开始学习怎么独立生活了。我很高兴,由于我的呵护和注意,到现在,他眼里的世界还是童话般美好无瑕,一切都那么简单、和谐。 我出身于书香门第,父母对品德的重视影响了我的一生。有了儿子以后,我也非常重视对儿子品德的培养。社会在前进,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改变,以前一些好东西被嗤之以鼻,一些不好的东西反倒成了香饽饽。不管别人怎么想,我并不认同这些改变,我想用自己的努力给孩子一个纯净的世界。 我从小就教育小轩,做人要正直,要诚实守信。我和丈夫都是很正统的人,大学毕业后进入研究机构,一心一意做学问,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我们尽可能少地让孩子接触。有时候不可避免地评论某人心机重、某人爱耍心眼时,都是用一种不屑和鄙夷的口气,投机取巧的做人态度,我们是看不起的。最后,我们总不忘提醒小轩,做人就要做心地善良的老实人,这才是正道。 小轩很听话,从小到大一次谎也没撒过,稍动一点撒谎的念头就会满脸通红。邻居的孩子喜欢开玩笑骗人,老实的小轩每次都会指出其做法不对。说话带脏字的同学,小轩也不与他们玩耍。问他为什么,他说:“讲脏话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所以我不和他们玩。” 小轩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孩子,但是这样一个好孩子在学校似乎有点不太适应。他多次对我说,他的同学们很让人讨厌,因为他们吃饭会发出声音、咳嗽不知道捂嘴、睡觉前爱说话等。我平时要求小轩吃饭不要出声、咳嗽要捂嘴、睡觉前不说话,我觉得这是一个有教养的孩子的基本素养。因为没有朋友,儿子在学校很少参加课外活动。 我尽力去维护孩子纯净、没有杂质的世界,但是儿子还是对这个世界有了困惑。原因是,一直对人真心实意的他被同学们认为“好欺负”。有一次,几个调皮学生捉弄老师。老师追查此事时,老实的小轩居然被他们指认为肇事者。虽然老师不相信,没有处罚小轩,但小轩还是向我说了他的委屈:“我对他们很好,可他们为什么要欺负我?” 点评:这位女士注重传统道德,过分强调让孩子真诚、老实。在教育孩子时,过多说教,并且一味给孩子现成答案,很少启发孩子自己思考,也没有教给孩子面对困难时的解决办法。这样的教育,容易让孩子对事物没有自己的判断力和价值观,心理幼稚。其实,这样的孩子容易跟社会脱节,容易受骗和被人欺负,将来走上社会,不能很好地适应复杂的社会。显然,这种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是最有利的。 孩子篇:绝不做吃亏的老实人 (佳佳,小学五年级学生) 我的父母都经商,俗话说“无商不奸”,这恐怕是真的。因为从小我就经常听他们在家里对商场的尔虞我诈发出感慨,别人骗他们,有时候他们也骗别人,至于谁能胜利,就看谁聪明,谁的智商高了。 父母并不避讳这一点,爸爸经常摸着我的头说:“儿子啊,社会是个大课堂,有你好好学习的时候。”而这个社会大课堂的第一节课,爸爸就说不要做老实人,不要说老实话,也不要轻易相信别人。 记得我还小的时候,妈妈带我到亲戚家玩。亲戚拿出零食,给她的孩子一份,给我一份,然后让我们出去玩。刚一出门,亲戚的孩子就扑过来抢我手中的零食。我吓得大喊:“妈妈,妈妈……”妈妈闻声跑了出来,但她并没有直接帮我,而是蹲下来,搂住我说:“你叫妈妈干什么?他来抢你的,你就告诉他,他已经有了。他还要抢你的,你就偏不让他抢去,你的就是你的,他再来抢,你就把他推开,别让他觉得你好欺负。”妈妈走了,我按照妈妈说的做了,真的很有效。亲戚的孩子一看我敢反抗了,反倒不欺负我,自己走了。 平时,在电视上看到有人上当受骗,我就觉得他们真傻,怎么这么容易轻信骗子呢?活该!要是我就不会,多长个心眼多好。妈妈说,别光说骗子,人都一样,包括你的同学,他们也有可能骗你啊。我一想,对啊,谁敢保证我的同学里就没有骗子,我必须提高警惕。 后来,小伙伴说我“太狡猾”,但妈妈认为,我只是学会了保护自己而已,是我的同龄人太幼稚了。狡猾没什么不好,但是狡猾的人是孤独的,这点比较遗憾。 点评:家长不希望孩子做老实人,因为老实人通常容易吃亏。为了不让孩子吃亏,就给孩子灌输成人世界的权谋之术,其出发点可能是为孩子好,但孩子不具备足够的辨别和分析能力,他学会的只是成人的世故和偷奸耍滑。长此以往,孩子会被同龄人孤立,也不利于他正直品德的形成,长大后,其人品可能会受到社会主流的怀疑和排斥。这种教育,弊多利少。 老师篇:老实人不一定就不行 (梅雨,某中学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