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总在学校揽活儿怎么办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婚姻与家庭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0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我的儿子振振今年10岁,是个善解人意的孩子。在班里,他是公认的热心积极分子、老师的好帮手,每每老师提到“谁的家长可以帮老师(或学校)做××、谁可以从家里拿××”时,振振总是不假思索地率先举手。我们总是表扬振振热心助人、主动帮助班里做好事的行为。

      对于孩子“领”回来的任务,我们从不怠慢,总是竭尽全力去完成。最初,主要是帮老师打印、复印试题,因为单位有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每次看到儿子很自豪地抱着复印好的试题去了学校,我也感到非常欣慰。班里的簸箕和笤帚用破了,老师问:“谁家有富余的簸箕和笤帚?”振振又是第一个举起手。虽然家里并没有多余的簸箕和笤帚,但一想到儿子是为班级做好事应该鼓励,我就到超市去买了一套新的。

      后来儿子做好事成了习惯,每次老师询问时,同学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振振。为此,振振充满了自豪感。

      前年,班里需要一个书柜,老师问:“谁家有要扔的旧家具?”振振又举起了手。可家里并没有不用的家具,我只好把家里的书腾到纸箱里,然后用老公部队的货车把书柜送到了学校。去年开学前,学校重新粉刷后,需要清洁全校的门窗和玻璃,老师又问:“谁的家长能帮忙?”振振再次不假思索地举起了手。最后,老公派了一个排的士兵去完成了任务。

      最近,振振回家后又问我:“妈妈,老师问谁的家长是做工程的,能不能帮学校修一修大门?爸爸能派人去吗?”这回可让我犯了难,修大门一要技术、二要材料钱,但这两样我们都没有,我们认识的朋友中也没有擅长的,所以我第一次很坚决地对儿子说了“不”!

      真不知道“热心助人”的儿子还会向我们提出什么要求,我真怕自己会无力应对。

      庞女士

      捐资捐物以助学助教,是应该提倡和鼓励的义举和善行,但是具体到庞女士一家的情况来说,似乎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1.动机似乎不太纯

      孩子爱校如爱家、主动为老师分忧解难,这样的责任感和慈悲心是比学习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为此,振振的行为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但是,分析庞女士一家行为的出发点,似乎存有私心,那就是满足孩子的虚荣心和家长的功利心。家长希望通过讨好老师、讨好学校,以争取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关注和关照;而振振渐渐形成了自己父母“无所不能”的优越心理,也因此获得了同学的羡慕和老师的器重。在这种利益的驱使下,振振乐此不疲地从学校“领”回任务,而庞女士夫妇则不遗余力、绞尽脑汁地帮助儿子完成任务。

      2.做好事公私不分

      庞女士一家为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许多事情都是他们借助单位的物力和人力完成的。从单位的角度来看,这是不折不扣的“以权谋私”,不仅不是好事,甚至是应该遭到谴责的行为,这就背离了做好事的初衷。出现这样的情况,除了出于私心之外,还与庞女士夫妇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不善于根据自己的实力勇敢地说“不”有很大的关系。他们既没有引导孩子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付出去做一好事,也没有教会孩子面对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如何谦逊地退让,其结果就是振振事事强出头,庞女士夫妇绞尽脑汁侵公利。

      3.不良影响在所难免

      从振振面对公益任务当仁不让的习惯来看,他已经不自觉地有了“特权”意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父母利用权力解老师的燃眉之急,足以使孩子受到老师的垂青、在同伴中产生强烈的优越感。而且,振振每次“领”回任务后,自己并不用动手,而只是动动嘴,这与“不劳而获”有什么区别?长此以往,足以在振振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不良的种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父母拥有的权力可以随心所欲地为我服务。如果有一天父母没有条件承担这些事情的时候,不知道孩子会不会丧失自信、一蹶不振?

      我们并不否定振振和父母热心学校事务和公益活动的热情,只要把握住底线、方法得当,父母就可以培养孩子“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责任感,只是家长应该注意几个原则。

      1.提纯动机

      家长应该消除私心杂念,公益就是公益、奉献就是奉献,不要把做好事与孩子赢得过多的关注和照顾联系起来。不在孩子面前承诺能帮老师和学校做什么,即使帮忙也要尽量避开孩子,单独与老师联系,示意老师不要因此而影响对孩子的正常管理和教育,避免孩子因此产生特权意识,以及骄傲自大的情绪。同时,家长还要教育孩子,能帮老师做事并不意味着特殊,只是一次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而已。

      2.量力而行

      教会孩子正确估量自己的能力以及家庭实力,不要勉强承担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许多孩子将老师的话视为“圣旨”,言听计从,他们往往会忽略老师话中的一些关键词汇和语气,不能正确理解老师话语中的确切含义,如把老师的征询理解为命令。因此,家长还要教会孩子正确理解老师所表达的真正含义。比如,老师所谓的“多余”并不是要求家长掏钱去买新的,所谓的“谁家有”并不是强迫必须去买。家长还要告诉孩子,如果总是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好事”,就会成为沉重的家庭负担和心理负担,“主动”就会变成“不情愿”,并且驱使孩子和家长寻找“旁门左道”。只有力所能及、不影响家庭正常生活的“好事”才能做得长久、做得快乐、做得发自内心。

      3.公私分明

      这是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家长帮助学校做好事,这是家庭内部自愿的事情,并不是家长单位的公事,决不可利用职务之便顺水推舟送人情,或顺手牵羊送物品。不然的话,那就不是“好事”而是“坏事”了,也违背了学校和老师鼓励学生做好事的初衷。模糊的公私界限,会污染孩子纯真的心灵,使孩子产生道德迷失,把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视为己出,据为己有。因此,当振振向爸爸提出“让士兵叔叔帮学校搞清洁”的时候,庞女士的丈夫应该严肃认真地向振振解释:虽然爸爸是部队领导,但没有权力调遣士兵帮你完成任务;即使去做了,那也是部队和学校两个单位之间的事情,与你没有任何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