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家长来说,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和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才能引领孩子走上热爱读书的道路,并让他们把读书的兴趣持久地保持下来呢?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希望能给广大家长朋友带来一点有益的启示。 第一步 巧用“好奇心”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传说土豆进入法国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士兵在他国偶然吃到了土豆,觉得味道甚好。当他回法国时就带了一些土豆种下,成熟后介绍给他人食用,却遭到了人们的拒绝,人们认为它是罪恶之果。 这位士兵没办法,于是灵机一动,请求皇帝派卫兵每天白天把自己的土豆园包围起来,不准他人进入,到晚上就撤走。如此这般过了许久,周围居民好奇心顿起,一天晚上,士兵的土豆园被洗劫一空。接着,土豆很快变成了法国人的美食。 在培养孩子读书兴趣的时候,家长如果能够巧妙地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就可以使孩子渐渐地爱上阅读。 自从女儿上小学以后,我便几乎不再看电视,而是把业余时间大部分用在了读书上。当女儿津津有味地看动画片时,我常常在电视机旁边专心致志地阅读。一开始,我的行为并没有引起女儿太多的注意,但是,渐渐地,她会在看电视的间隙跑到我的身边,试图弄清楚究竟是什么如此地吸引着我。这时我就把书中的一些精彩内容讲给她听,还与她一起分享脑筋急转弯、笑话等,共玩书中学到的游戏。 久而久之,我明显地感到,电视动画片对她的吸引力越来越小。当我有空的时候,她常常缠着我给她讲书上的内容。每逢此时,我都会拿出一些适合她阅读的图文并茂的图书让她翻阅,她则常常兴趣盎然地和我共同阅读。就这样,女儿慢慢地爱上了读书。 第二步 利用“禁果效应” 维持孩子的阅读欲望 心理学上有一种以好奇心和叛逆心为基础的心理效应叫禁果效应。所谓禁果效应,指一些事物因为被禁止,反而更加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使更多的人参与或关注。有一句谚语“禁果格外甜”,就是这个道理。 这源自古希腊的一个神话:传说宙斯给一个名叫潘多拉的女孩一个盒子,盒子里装着人类的全部罪恶。和其他孩子一样,潘多拉也是很好奇的,加上宙斯给她盒子时告诉她,绝对不要打开。正因为这样,潘多拉更想看看盒子里的东西。她打开了盒子,结果所有的罪恶都跑到了人间。 这虽然是一个神话,却有力地证明了禁果效应的强烈。在女儿对阅读产生一定的兴趣之后,我便有意识地带她去逛图书馆和新华书店。在那里,我帮她找到她最喜欢看的一些书籍,并给她限制了一定的时间,一般控制在半个小时左右,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可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时间一到,我马上领她回家。然后,通过引导她回忆在新华书店和图书馆看书的情形,不断地强化她在图书馆和新华书店的阅读体验,使她产生了再去看书的欲望。 当她表现出特别想再去阅读时,我不动声色地提出,只有爱读书的孩子才可以去的。并趁机提出条件:如果表现好,就可以再带她去那里。通过以上行为,让女儿觉得:爱读书,是一种向上的象征,新华书店是好孩子才可以去的地方。 现在,女儿时常缠着我带她“故地重游”,而我也自然而然地把带她到图书馆和新华书店当作对她的奖励。 第三步 满足表现欲,强化孩子的阅读动机 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是由于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家长的肯定。作为家长,及时、巧妙、准确地表扬孩子,在强化孩子的阅读动机方面很有效。 孩子学会拼音之后,抓住她表现好的机会,我给她买了《十万个为什么》《脑筋急转弯》等拼音读本作为奖品。由于书是“奖”来的,所以刚拿到书的那一刻,女儿显得异常兴奋,并很快地翻看起来。 看完第一个“为什么”之后,她无比激动地跑过来对我说:“爸爸,我知道为什么人在笑的时候也会流眼泪了。”看着女儿满脸兴奋的样子,我马上停下了手中的事情,表现出非常吃惊的样子,并请她把看到的答案讲给我听。 听的过程中,我还不时地提一些相关的小问题给她,当她把整个过程讲完,并回答了我的提问后,从她的表情中不难看出,她觉得自己通过读书一下子变成了“了不起”的人。 以后,女儿经常给我讲解一个又一个的“为什么”,每次听过之后,我都会明确地给她说:通过你的讲解,我又学到了以前不知道的知识、你讲得非常清楚、我好像完全弄懂了等肯定语。这样在满足了孩子表现欲的同时,让她真实地感受到读书的“好处”,自然而然地强化了孩子的阅读动机,还提高了孩子的表达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同样,读书也是让个人进步的重要途径。家长朋友,也让您的孩子成为名副其实的“读书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