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恩·西蒙斯(Ian Simmons)是位长期从事环境史研究的英国地理学家,他1937年生于伦敦,先后获得理学学士学位(伦敦大学学院,1959年)和哲学博士学位(伦敦大学学院,1962年),专业分别是地理学和林地生态学。在达勒姆大学地理系任职期间,西蒙斯还获得了文学博士学位,并于2001年退休。2003年,阿伯丁大学授予他荣誉理学博士学位。 西蒙斯的环境史著述既体现着地理学与环境史之间的密切联系,也有着自身的特色。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20世纪90年代(即从博士毕业开始,到明确研究“环境史”为止),西蒙斯的研究志趣发生了从生态学、地理学向环境史的转向。笔者试图在回顾这一转向过程的基础上,从社会背景与学术背景两方面对其转向的成因加以分析。 一、生态学视角下的人地关系研究 西蒙斯从生态学视角,运用生态学理论和多学科知识,对人地关系进行了出色的阐释。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历程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西蒙斯发表了《生态与土地利用》(1966年)和《人类对往昔环境的影响》(1976年)①等论文,出版了两本教材:《资源系统》和《自然资源生态学》(1974年)②。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末,他先后出版了《改变地球的面貌:文化、环境与历史》(1989年初版,1996年再版)、《土地、空气和水:20世纪末的资源与环境》(1991年)和《人类与环境:一部文化生态学》(1997年)。③ 从西蒙斯探讨的主要问题来看:一个是人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另一个是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只是关注的角度不同而已。 (一)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在《生态与土地利用》中,西蒙斯指出“研究动植物群落的新陈代谢、机能和运动及其与环境之关系”的生态学,不仅要对生态系统进行整体研究,而且也应对构成要素进行研究,“其中两个基本问题是能量的流动和物质的传输”。④“人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两个角色,一个是在营养方面的消费者,一个是有技术和思想的管理者。因此可以这样理解土地利用:为了达到预期目标而对生态系统进行的管理行为”,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变都是从围绕土地的获取及相关管理开始的:“英国史前时代林木的大面积消失,以及农田和草地代替橡树林,与游戏人(Homo ludens)⑤取代约塞米蒂谷(the Yosemite valley)的印第安人、原有牧场变成针叶林的例子如出一辙”。⑥ 西蒙斯的《资源系统》一书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介绍了“资源系统”的定义,即“人与地球上的资源、能源及生物组间的互动”;其次介绍了地理学意义上的人地关系及其构成要素,包括“自然”、“文化”和“人与自然的历史”等;最后介绍了生态学意义上的人地关系概念和原理,包括“资源系统”、“不可再生资源”、“能量”和“废物”等,并对资源系统内各要素和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说。 《自然资源生态学》一书从生态学视角,运用生态学理论和多学科知识,对人口和自然资源的分布及其趋势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并进一步探讨了二者微妙的关系失衡所产生的后果。有学者评价这本书“将生态学观点同经济学、行为学和伦理学整合起来,均衡和客观地描述了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复杂需求……最可贵的地方在于,这完全没有其他相同主题的著作中常见的主观和缺少根据的评论”。⑦从这一评价来看,西蒙斯实现了写作目的:“写这本书,是因为通过在这一领域的多年教学发现,自己平时所读或推荐给学生的著作,要么过分局限于范围或空间,要么其观点让人觉得过于尖锐。我试图用这本书改变这一状况。”⑧也有学者存在疑虑:面对广泛和复杂的研究客体,他所应用的理论与方法能否有效地进行阐释。因而有人提出,“西蒙斯对资源利用的探讨,缺乏经济学和政治学意义的审视,而这两个方面都直接关系到人们对资源的利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书并不完整”。⑨ 在《土地、空气和水:20世纪末的资源与环境》一书的“前言”里,西蒙斯说明了这本书的性质及特点:“爱德华·阿诺德出版社认为,《自然资源生态学》的内容和概念都已落伍,需要考虑出第三版。我同意这样的评价,也很高兴有机会用一本全新的书来代替它。……更宽广的视野使‘生态学’从书名中消失,但并没有从概念中消失,我们还要用它研究有机物(包括人类)同其环境间的关系。”⑩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资源与环境”既包括对人地关系演变历程的回溯,也包括对人地关系研究的回溯和理论思考;第二部分“资源系统”介绍了能量在自然和人类社会中的存在方式以及流动过程,探讨了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种类及利用过程,以及废物的产生过程、基本分类和对废物的处理等;第三部分“全球纵览”是对《自然资源生态学》最重要的更新和补充。 西蒙斯指出,自然条件的优劣,自古就存在着分布不均的特点,也始终影响着生活在那里的人类的生产、生活水平和思想方式。由此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同样体现在政治领域:发达国家在全球变暖等问题上常常脱离联合国框架另起炉灶,因为在联合国欠发达国家掌握着大多数选票;欠发达国家只有掌握发达国家所需资源,而且形成OPEC那样的集团,才可能在世界产生影响。(11)此外他还探讨了六种发展模式,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这是他对社会发展特征和主流环保思潮做出的积极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