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地区的人口容量分析

作者简介:
高晓路(1969-),研究员,博士,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6075M),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城市地理,E-mail:gaoxl@igsnrr.ac.cn,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陈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樊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原文出处:
地理学报

内容提要:

结合国家汶川地震灾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的工作任务,对区域人口容量分析的方法和技术流程进行了研究。依据区域人口和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汶川地震灾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以耕地总量为基本约束的人口容量测算思路,并对影响区域人口承载能力的各种区域经济发展条件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由此确定了测算人口容量的政策参数。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人口容量分析的计算机辅助决策模型,对灾区各县市的合理人口容量、人口超载情况及人口超载的不同类型,灾后人口调整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测算,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分析表明,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区的51个县市区的灾后实际人口为2025.91万人,而整个区域未来可以承受的总人口在2970万人左右,整个区域的人口容量尚有较大富余。为了避免跨县跨区域人口迁移的后续难题,应该重点解决由于地震而引起的部分县市的人口超载问题。在51个县市区当中,这样的县包括汶川、北川和茂县,三县的超载总人口为10万人左右。3县目前在外打工的人口较少,仅靠打工所在地省市对于这一部分人口进行就地安置不足以解决10万人口的超载问题。为此,有必要采取更加直接的中长期人口对策,包括实施跨县人口转移,提高耕地的复垦率、通过政策扶持的手段提高城镇化率、降低农村居民对于耕地的依赖度等。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0 年 05 期

字号:

      修订日期:2009-09-29

      1 引言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地震灾区的资源环境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成为灾后重建规划的重要基础和依据。这次地震的灾后重建规划区,是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国家级限制开发区域密集分布的秦巴山地—青藏高原—川滇森林的边缘地带,是国家级限制开发区域向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成渝人口产业集聚区的过度区域。灾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原本就比较弱,区域内部承载能力的差异性也很大。地震灾害不仅使区域内部的承载能力进一步减弱,还改变了区域承载能力的分布格局。

      区域承载力是指不同区域尺度在一定时期内,在确保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条件下,资源环境能够承载的人口数量及相应的经济社会总量的能力[1]。目前,区域承载力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状态空间法,通过现状和状态空间中理想的承载力相比,得出超载、满载、可载的三种状态。例如,徐丹林、毛汉英等以环渤海地区为例,利用多种因素综合的状态空间法求出综合的区域承载力,指出环渤海地区目前资源环境处于超载状态[2,3]。此外,常用的方法还有生态足迹法[4,5],门槛分析法[6]等。

      而作为承载力研究的重要着眼点之一,人口承载力分析实际上是对区域人口与经济、就业、资源、环境关系的综合性研究[7]。目前,主要的研究集中于资源环境要素的承载力研究,主要是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研究,近期比较有影响的有由联合国粮农组织主持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8],国内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课题组主持的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9]。目前,学者们开展的研究主要运用土地生产潜力法[10,11]、系统动力学模型[12,13]、人口承载力模型[14]、指标体系法[15]等。总体来说,人口承载力的研究正逐步从简单的单一环境因素向复杂的多种环境因素过渡。但是,人口承载力分析与城市化以及区域经济的结合还不够深入细致。反映在研究成果上,通常会提出提高人口承载力的宏观战略,但对于区域人口承载能力的具体数值的定量分析和测算,尤其是多因素作用下的决定合理人口的关键要素及人口阈值的分析还有待深化。

      本文基于区域发展和人口与城镇化理论,对于灾后重建规划区人口容量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研究目标是探索灾后重建过程中区域人口和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分析灾区社会经济重构和人口配置的空间差异;阐明耕地和建设用地损失情况、居民收入水平和结构、城镇化水平等关键的区域社会经济要素对未来可承载人口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基于重建适宜性评价的结果,构建一套人口容量的模拟和辅助决策工具。

      2 灾区人口容量分析的技术路线

      影响区域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包括水土等资源环境约束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等。对于汶川地震灾区这一特定区域,特别是处于山地的极重灾区县来说,灾害引起的资源环境约束条件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土地资源方面,尤其是耕地资源损毁情况比较严重。而水资源约束条件的变化相对较小。同时,由于灾害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灾后重建过程中的政策因素将对未来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产生更加直接和显著的影响。

      因此,人口容量预测的问题可分解为土地资源的约束条件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预测。为了较好地模拟政策因素的影响,采用了情景分析的方法,对不同政策情景下的合理人口容量进行了测算。相应地,提出了图1所示的技术路线。具体而言,第一步,以县市为基本单元,依据分乡镇灾后重建适宜性的评价结果,并综合考虑成灾受损程度、生态恢复等因素,测算灾后可利用耕地和可利用建设用地的保有量。第二步,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设定灾区城乡人口结构、居民收入来源构成、农村居民耕地依赖度等情景参数,测算不同情景下各县市灾后重建适宜城乡人口容量。第三步,提出不同情景下跨县超载人口规模。根据超载县市的特征,确定因灾超载需要外迁、因灾超载可内部调整和非因灾超载等三类县市区。第四步,针对因灾人口超载的县市,反推人口无需外迁状态下的边界政策条件(如城乡人口比例、收入结构比例、耕地复垦率),为合理安置人口的政策选择提供依据。

      3 研究区域概况及其重建适宜性分析

      3.1 研究区域的基本情况

      研究范围与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区确定的范围一致,选择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影响最重的四川、山西和甘肃省的51个县市区,13.24万的地区为研究对象。该地区的灾前总人口为2034.44万人,灾后人口减至2025.91万人。

      3.2 地形特征及分类

      地形差异是形成研究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空间差异的主导因素。从地形特点上,重建规划区包括为龙门山中心和西部的山地—高原地区、中部的山前过渡地区以及平原和东部丘陵地区。根据1∶50000 DEM数据中提取的30 m栅格土地单元的坡度和高程数据,计算了各县市的平原、丘陵、高原和山地的比例。然后通过统计聚类分析,将51个县市依据地形特点划分为高原、山地、山前、平原浅丘、丘陵等五个地域类型(表1)。各地域类型的地形特点如图2所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