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问题的提出 人口流动是产生区域经济均衡过程的重要因素,而区域经济非均衡是导致人口流动的重要驱动力。在统一市场、信息对称等条件下,区域均衡发展的结果应当是经济重心与人口重心在空间上趋于一致,而经济重心与人口重心的分离程度则体现了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因此是衡量人口流动、区域格局变动驱动力的重要指标。 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和人口分布在空间上错位严重。30年来,中国东部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由1975年的42%增加到2005年的56%,而人口比重仅从34%增加到36%,经济集聚并没有在同期产生相应的人口集聚过程,这成为导致当前我国存在显著的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 关于中国经济、人口等各种资源分布重心的研究,近年来已经开展了许多工作[1-2]。樊杰和W.陶普曼率先用重心分析方法研究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工业重心的变动[3],此后,徐建华等[4]、许月卿等[6]、冯宗宪等[6]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和人口重心变化分别进行了描述和研究,乔家君等[7]和王欣等[8]也对50年来中国经济重心的变化开展了研究,从这些成果来看,重心计算的基本模型已经较为成熟,对20年至50年时间尺度上中国经济、人口重心各自的变化态势也做出了基本的刻画。 本文在计算53年来中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的同时,进一步构建了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的空间耦合态势模型,以此为依据刻画出中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的空间耦合态势,并进一步探讨其变化的原因及其与区域发展空间均衡过程的关系。本文认为,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的分离与中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具有重要的联系,因此提出3项假设: (1)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的空间耦合态势与区域发展差距具有相关关系,具体体现在:两个重心的距离越大,区域差距越大,同时重心靠近的过程亦是区域差距缩小的过程。 (2)理想的发展阶段中,也就是在经济因素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的空间耦合态势应符合倒U形库兹涅茨曲线,即两个重心经历先分离、后靠近的过程。 (3)现实中,存在非经济因素打破上述理想发展阶段中的平衡,导致两个重心的空间耦合态势及区域发展差距出现更复杂的变化过程。 2 经济重心、人口重心的计算及其变动轨迹特征 本文选取自1952年“一五”计划开局之年至2005年“十五”期末53年间每一个五年计划结束的年份作为时间节点(另选取1965年作为三年调整时期结束的标志),采用分省数据测算中国内地地区1952年来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及其变动轨迹。 2.1 重心的计算
经计算得出12个时间节点的经济重心、人口重心经纬度坐标,图1给出了1952年以来中国经济重心、人口重心位置。
图1 1952-2005年中国的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 Fig.1 The center of economic gravity and population gravity of China from 1952 to 2005 2.2 经济重心变动轨迹的基本特征 (1)东西发展失衡是中国区域差距的核心问题。中国经济重心在东西方向上始终偏向东部,而在南北方向上则基本处于国土的中间位置,因此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失衡主要体现在东西差距上,即沿海和内陆的发展差距是我国区域差距主要问题[9]。 (2)由内地向沿海移动是经济重心变动轨迹的主要趋势。53年来沿海地区对经济重心变动的牵引最为明显,东南沿海、东部沿海对经济重心的贡献持续增强,东北、华北和中西部地区持续降低,因此,经济重心由内地向沿海移动成为经济中心变动轨迹的主要趋势。 (3)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重心出现大幅向南移动的过程。自1980年以来,中国经济中心大幅向南移动,其中,1990年前持续向南偏西移动,1990年之后向东南移动。东南沿海地区在全国经济比重的迅速抬升,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发展差距格局变化的突出表现[10]。 2.3 人口重心变动轨迹的基本特征 (1)人口重心移动的幅度相对较小。中国经济重心在53年中移动得地域范围达4800k
,位于安徽、河南两省交界地带;而人口重心的变动范围仅限于河南省泌阳、确山、桐柏三县之间方圆约430k
的范围内,移动幅度相对较小。 (2)人口重心变动轨迹呈现出先向东北、再向西南的态势。建国初期由于经济、政治中心北移,引起了人口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1962年以后,受“三线建设”以及改革开放以后南方地区对人口吸引力的增大等因素影响,在30多年间人口重心持续向西南方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