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密度的区域差异特征及动态演变格局

——基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实证分析

作者简介:
贝涵璐(1983-),女,浙江舟山人,博士生,主要从事土地利用与土地政策方面的研究,E-mail:elizass@163.com,浙江大学土地科学与不动产研究所,杭州 310029;吴次芳(1954-),男,浙江温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土地利用与管理方面的研究,Email:wucifang@zju.edu.cn,浙江大学土地科学与不动产研究所,杭州 310029;冯科,浙江大学土地科学与不动产研究所,杭州 310029;刘婷婷,浙江大学土地科学与不动产研究所,杭州 310029;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杭州 310018

原文出处:
自然资源学报

内容提要:

基于长江三角洲地区25个城市的土地经济密度数据,利用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1995-2007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经济密度的区域差异特征及动态演化格局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表明:①该区域的土地经济密度总体呈不断上升趋势,但是城市间差异明显,其高值点主要集中于沪苏锡常地区;②土地经济密度的总体差异和区间差异呈现波动性缩小趋势,江苏省内部差异和区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组成部分;③土地经济密度总体上趋于空间集聚,但局部的空间集聚中心从环杭州湾城市转移到苏南地区和上海。可见,高投入、低效率的土地利用方式已不适合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未来必须统筹区域土地利用,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促进区域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0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3037(2009)11-1952-11

      修订日期:2009-09-07。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从1996年开始我国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1],城市化水平从1996年的29%提高到2008年的45.68%,以年均1.4%的速度递增,未来15年内城市化率仍将以不低于1%的年均增长率持续增长。为了维持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趋势,以土地低效利用换取经济快速增长的城市化模式在各地屡见不鲜,经济增长与城市土地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成为影响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便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土地经济密度是衡量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2],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直接涉及土地经济密度的文献不多,如林坚等[3]分析了1996-2004年全国区县单元城乡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变化特征,根据基础水平和提高速度归纳出6种变化类型,认为我国城乡建设用地经济密度总体水平由东向西递减,并形成三大都市连绵区高密度单元高度集中的格局。冯科、吴次芳等[4]研究1996-2005年全国27个省区和4个直辖市的土地经济密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市场化程度等因素与土地经济密度之间高度相关,对6个典型地区用库兹涅茨曲线模拟了土地经济密度的变化率与增长之间的规律,认为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与土地经济密度变化二者存在不同的相关性。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全国层面,缺乏区域层面的探讨。与此同时,以往的研究多囿于统计分析和GIS的空间图示表达,难以深入揭示区域土地经济密度差异的空间机制。而空间自相关分析能够很好地揭示对象之间的空间异质性或者空间依赖性,为区域差异评估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度量路径,如蒲英霞、仇方道等学者分别采用此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规模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5]以及淮海经济区县域的区域经济差异[6]进行了深入探讨。另外,该方法还被拓展到建设用地的动态演变格局中[7]。

      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的人口密集区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连绵区,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利用和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在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具有极好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地区24个地级市和1个直辖市为研究单元,运用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并结合变差系数和泰尔指数,对该地区土地经济密度的区域差异和空间格局演化进行分析,探索区域土地经济密度差异的空间模式,为统筹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提供参考。

      1 研究区界定和数据来源

      长江三角洲地区有“狭义”和“广义”之区分。广义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泛指由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组成的行政区域,而“狭义”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一个城市群的概念,主要包括上海,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和台州,总面积为超过10×k的16个城市[5]。本文选择前者作为研究对象。

      土地经济密度是指单位建成区面积上的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因此选取1995-2007年25个城市的市区建成区面积和市区第二三产业增加值作为基础数据,数据来源于1995-2007年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2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经济密度差异特征

      2.1 空间分异特征

      2007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平均土地经济密度为8.227 9×元/k,其中只有7个城市的土地经济密度高于平均水平,这些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占长江三角洲地区的50.78%,但其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长江三角洲地区的70.23%。低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平均水平的城市却有18个,这些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占长江三角洲地区的49.22%,但其第二三产业增加值仅占长江三角洲地区的29.77%。

      图1(a)给出了2007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可以反映出三大特点:①区域空间格局呈现出集聚区,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无锡、常州、苏州、南通为外围的团状格局,从1990年代开始,随着浦东开发开放政策的实施,上海成为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增长极,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周围城市产生强大的辐射,从而带动周边城市经济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土地经济密度稳步提高;②城市间土地经济密度差距明显,土地经济密度高的城市只有7个,主要集中在沪苏锡常地区,大部分城市的土地经济密度低于平均水平,对于长江三角洲的大部分城市来说,这些城市的用地效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合理控制和引导城市的开发和建设,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发展路线,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互协调;③对比图1(b),可以发现,土地经济密度总体上呈不断上升趋势,尤其是处于两极的城市数量发生了变化,低值区的城市数量在减少,高值区的城市数量在增加。一般来说,城市经济具有典型的规模递增特点,城市规模越大,效率便越高,其对人口的吸引力也越大。长江三角洲地区经历了高速的城市化过程,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50%,随着城市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递增,土地经济密度也随之不断提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