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个体行为时空数据的生产过程与质量管理

———以北京居民活动日志调查为例

作者简介:
柴彦威(1964-),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地理学与行为地理学,Email:chyw@pku.edu.cn,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经济地理系,北京 100871;张文佳,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经济地理系,北京 100871;张艳,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经济地理系,北京 100871;颜亚宁,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经济地理系,北京 100871;赵莹,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经济地理系,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人文地理

内容提要:

微观个体行为的时空数据逐渐成为人文地理学微观过程研究和非汇总方法应用的重要定量依据,而如何高效而准确地生产和管理较大样本的行为数据则是当前制约城市活动-移动系统分析与规划的重要瓶颈。本文以2007年在北京市进行的两天活动日志调查作为案例分析,在国内首次从理论和方法论上探讨微观个体行为时空数据的生产过程和数据质量管理。其中,侧重于理论与经验,从调查内容、调查方式、日志设计、样本抽样和数据库设计等五个方面探讨微观个体行为时空数据的生产过程;并侧重于方法论,探讨如何定量地评估数据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完整性等质量管理标准。最后提出,高质量个体行为数据的获得需要更多的数据生产和管理经验的研究与分享,以及更多数据源的合作共享与比较分析。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0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9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398(2009)06-0001-09

      修订日期:2009-10-30

      1 引言

      自从20世纪70年代初,城市规划学者Chapin在其著作《城市中的人类活动模式》中首次提出城市活动系统概念以来[1,2],在时间和空间制约下的城市居民活动与出行行为一直是西方城市地理学、交通、城市规划等领域关注的焦点[3]。90年代以来,国内人文地理学也越来越关注个体行为的空间分析,城市地理学者尤其关注城市内部居民的日常行为及其空间含义,职住空间、购物空间、休闲娱乐空间等活动空间及其派生出来的交通出行需求已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4-9]。然而,城市空间与居民活动—移动行为的互动机理研究一般需要以大量的微观个体活动—移动行为数据作为支撑。目前,西方已有不少文献和实践探讨微观个体活动—移动时空数据的生产[10-13]。但是,由于中国城市发展所处的阶段、制度与文化环境以及居民的日常生活方式等均与西方城市存在较大差异,西方城市居民行为时空数据的生产和质量管理经验并不一定适用于中国本土。因此,在中国城市中如何高效而准确地采集较大样本微观个体行为时空数据是当前制约城市活动—移动系统分析与规划的重要“瓶颈”。

      日志调查(Diary Survey)被认为是目前技术水平下大量采集居民活动—移动时空数据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14],它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表的形式,收集居民某一时间段内连续的活动和出行信息。日志调查最早出现于70年代末德国Sociadata公司在德国城市Kontiv的出行日志(Trip Diary)调查中,这些调查通过入户面对面访谈方式,要求人们回顾一天内所有出行的起始点情况[15,16]。目前,通过日志调查得到的微观个体行为数据,除了主要应用在城市交通规划领域中对居民出行需求分析上,还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时间经济学以及行为地理学、时间地理学、健康地理学和女性地理学等人文地理学领域上[3,17-22]。

      虽然日志技术已经被应用在国家层面的调查中,例如居民出行调查和2008年中国时间利用调查[23,24],但是,日志调查的相关理论、技术流程和数据质量管理评估则鲜有探讨,使得研究者和调查者往往在问卷设计之初便放弃对问卷调查中的理论问题进行认识、关怀和探索[25]。特别在地理学领域中,问卷调查方法普遍在使用,但是对问卷调查、特别是日志调查的数据的生产过程和质量管理进行专门探讨的文献则更少[4,26-27]。因此,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转型期中国城市空间与居民行为的互动机理研究》在2007年10月到11月于北京市进行的两天活动日志调查(下文简称为“北京日志调查”),进行文献综述、技术分析与定量评估,解读居民活动—移动行为数据的生产过程和质量管理,以为中国城市微观个体行为时空数据的生产与质量管理提供理论、方法论以及经验的借鉴。

      2 行为时空数据的生产过程

      2.1调查内容

      日志调查的核心内容为居民在调查日当天24小时内所有与研究相关的活动和出行及其时空间信息。一般来说,活动属性包括活动的起止时间、类型、活动地点类型与具体地址以及活动同伴等;出行属性则包括出行的起止时间,出行目的、出行前后的地点类型与地址、出行同伴以及出行交通方式等。

      活动属性的核心是活动类型的分类,因为活动类型反映了被调查者的活动动机,往往用来区分不同活动的研究意义。事实上,社会学和心理学对活动动机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社会行为理论认为获得或维持某种状态和感觉的愿望是活动的主要动机[28]。例如,人类对食物,身体舒适,安全,社会交际,自尊心和成就感的需求。心理学则认为活动具有某种意义的需求指向,例如身体动机需求、自我实现的固有潜在需求、和层级需求(首先要满足基本水平的需求,如身体舒适和饥饿;然后逐层满足高级的需求,例如社交,以及最高级的自我实现需求)等[29]。在这些理论基础上,许多实证研究根据活动动机对活动进行分类。例如,Chapin在美国华盛顿大都市区的日志调查中把睡眠、食物、住所和健康等需求划分为生存性需求(Subsistence Need)[1],人们需要通过工作、身体锻炼、教育、医药护理和社会服务等活动实现对其的满足。此外,还存在文化层次、社会层次和个人层次的需求,包括感情、社会交际、安全感、成就感、精神激励和个人愉悦等,为满足这一层面的需求则需要社交活动,参加志愿组织和宗教组织等。目前,已被广泛应用的活动类型划分为满足生存性的活动、不可任意支配的活动和自由活动或者休闲活动[19,30]。此外,根据研究对活动类别的需要,活动的划分可以更为详细,例如Doherty和Miller则把活动进行更细的分类(9大类64小类),以满足其基于计算程序处理的家庭活动时序调查的精度要求[31]。

      在地理学研究中,除了明确的活动类型数据之外,相对精确的活动空间与时间信息也十分重要。在北京的日志调查中,活动—移动行为的空间信息是通过被调查者活动的地点类型与具体地址两项回答来采集的。活动地点类型在以往问卷调查或者出行调查中往往被忽略,事实上,空间赋予个人的意义往往不是具体的地址,而是空间的功能,在日志中则体现为活动地点的类型。例如,体育锻炼活动可以在家、休闲场所、或者学校等地点进行,如果没有空间功能的界定,则很难确定活动空间的含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