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的地理学研究进展

作 者:

作者简介:
赵继敏(1980-),男,河北保定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区域发展、创意产业等,E-mail:zhaojimin@126.com,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刘卫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原文出处:
地理科学进展

内容提要: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人文地理学与社会学、新闻传播学、城市规划、经济学等学科一道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这些研究涉及了很多议题。其中与地理学关系较为密切的包括: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和特征;产业的空间集聚;城市环境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系;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的方法等。由于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新生事物,上述每一个议题都充满争议。西方地理学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并且对城市政策、文化政策领域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十分值得我国地理学界加以借鉴。针对我国国情,笔者指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政策,地方社会文化环境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文化、经济与地理理论的结合应当是我国地理学界当前主要关注的议题。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0 年 02 期

字号:

      修订日期:2009-03.

      1引言

      英语中的文化产业(cultural industries)和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在我国也经常被称为文化创意产业。由于研究视角和学术观点的差异,西方社会科学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往往采用不同的名词,包括“文化经济”[1~3]、“文化产业”[4~8]、“创意产业”[9~11]、“创意经济”[12]、“创意阶层”[13]等。然而,它们所指的内涵大体一致,主要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品和古董市场、手工艺、设计、时装、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和广播等行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汇集了文化、经济、传媒、空间等众多影响因素。由于这些因素彼此交织,难以分割,本文在回顾地理学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其他学科的一些贡献。目前,地理学对创意产业的研究主要涉及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产业的空间集聚;城市环境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系;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的方法等议题。每个领域都充满了争议,地理学家在这些领域中强调了空间作为文化、经济活动的载体在上述领域中都是至关重要的,为相关城市政策和文化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非常有见地的建议。

      2008年中国大批制造业企业倒闭,对经济发展而言,产业升级问题显得日益迫切。在此时借鉴西方文化创意产业有关研究,反思地理学对相关议题所能作出的贡献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地理学界近年也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了一些研究[14-20]。然而,与西方地理学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相比,没有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差距较为明显。本文主要回顾了西方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的发展历程和与地理学关系密切的主要议题,结合我国国情对相关成果加以借鉴,并试图指出我国地理学界在这一领域需要加强研究的几个问题,从而为国内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以及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2 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的阶段及背景

      西方学术界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伴随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文化产业”和90年代提出的“创意产业”两个概念形成两次热潮。这里以20世纪90年代为界,将此前以“文化产业”为唯一概念的研究阶段称为“文化产业”阶段;90年代之后“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共同使用的阶段称为“文化创意产业”阶段。地理学参与其中大体上是从第二个阶段开始的。

      2.1 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文化产业”阶段

      长期以来,文化和经济是两个领域,但是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物品都变成商品,文化也通过产业化的形式进行生产。20世纪初期,随着电影、表演艺术等文化形式与资本主义工业的结合,文化丧失了独立性,被资本化了,变成了一种产业。首先认识到这种转变的是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20世纪40年代,两位德籍犹太哲学家Adorno和Horkheimer在《启蒙辩证法》(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一书中首先使用“文化产业(culture industry)”一词批判美国的民主社会[8]。可以说,产生之初的文化产业具有贬义的特征。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社会理论界“法兰克福学派”中的一些人为了逃避法西斯的破坏,来到了大西洋对岸的美国,用欧洲的眼光来看待美国的大众文化商品。他们没有欢呼文化产品的标准化,而是对诸如好莱坞这样的大众文化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们认为文化和工业是相对的,但是在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中两者一起倒塌,形成了“文化产业(culture industry)”。文化已经完全丧失了乌托邦的批判,因为它已经被变成了买卖的商品。他们将德国法西斯的成功原因部分归咎于控制大众信念从事“机械复制”的媒体[9],并且认为表面民主的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娱乐媒体煽动人民对政治顺从、缄默,美国社会即使不像德国的那样野蛮、恐怖,也是空虚的、表面的。

      60年代之后,随着跨国公司在电影、电视和唱片等领域的投资,文化、社会和商业更加紧密的纠缠在一起,有了更大的社会和政治意义,“文化产业(culture industry)”被广泛的应用于对现代文化生活的批判中。Morin、Huet和Miège等法国社会学家在吸收了Adorno等人的“文化产业(culture industry)”概念后,考虑到这一领域是各种文化生产形式的综合体,广播、出版等各种文化产业遵从着各自不同的逻辑,将其由单数变为了复数的“文化产业(cultural industries)”[8]。他们同时还反驳了Adorno和Horkheimer的其他观点,指出文化的商品化是一个矛盾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文化悲观主义。资本主义对文化的侵入是有限的、不完全的,而不是像Adorno和Horkheimer所认为的文化已经输给了资本,卷入了“工具理性”的系统。

      2.2 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文化创意产业”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经济总体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对全球,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济贡献率不断增加。1991年,英国文化产业的就业人数占全部劳动力的5%,与建筑业人数相当,等于采矿业和农业劳动力之和[6]。1997年,美国生产的包括书籍、电影、音乐、电视节目等在内的版权产业价值达4140亿元,超过了服装、化学制剂、汽车、电脑、飞机等,成为美国的第一大出口产业[12]。到21世纪初期,美国的版权产业已经占到了GDP的12%,英国的创意产业占到了GDP的5%[21]。在东亚,日本经济一直低迷徘徊,一些传统支柱产业不断萎缩。然而文化产业却得以发展。以索尼公司为例,传统电子产品亏损严重,但其所属的索尼电脑娱乐(游戏)公司、索尼音乐公司和索尼影视公司却不断盈利,发展文化产业使索尼公司保持了增长的势头,变成了一个以文化产业为核心的综合性企业[22]。在韩国,一部美国影片《泰坦尼克》的片值超过了韩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收入,这一事实促使政府重新认识到文化产业的价值。韩国经济在1997年后一度跌入低谷,但短短几年内又重新崛起。在经济恢复过程中,文化产业最活跃、成长最快[23]。

      文化产业是经济、社会和文化转变的媒介[8]。全球文化产业的兴起反映了深刻的社会变革: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日益丰富,人们对精神价值的追求也日益重视,愿意花更多的钱消费文化产品,于是创意产业的发展有了广泛的市场基础[24]。其次,经济全球化的同时,文化也在全球化。文化产品可以轻易跨越国界。那些原本处于“文化隔离”状态国家的人们开始消费全球流行的文化产品,使得文化产品出口国从中获益。第三,技术在全球的扩散,导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方面,那些质量可靠,同时又有着精美外观的产品成为市场的新宠。另一方面,企业想要获得市场份额,不得不通过引人瞩目的商标,独具匠心的广告争得消费者的信赖。这些内容的改善都需要创意设计的支持。第四,信息技术大大丰富了文化产品的内容和形式,制作出前所未有的诸如网络游戏、手机动漫等新兴的文化产品,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最后,世界贫富差距正在拉大,富裕阶层对于文化相关产品的消费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比如艺术市场上中国、印度、俄罗斯的“新贵”对这一领域的投资成为艺术市场繁荣的新兴力量。不仅是亚洲,全球任何地方都是富者越富,他们消费艺术的能力也愈发强劲[25]。正是这些社会、技术条件的变化导致了文化创意产业在西方经济体系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并且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