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型国际金融中心的成长与运行研究

——兼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问题

作 者:

作者简介:
邓智团(1979-),男,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金融产业与产业发展,E-mail:ningym@online.sh.cn,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上海 200020;宁越敏,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 200062

原文出处:
世界地理研究

内容提要:

在世界经济高速运行稳定发展过程中,功能型国际金融中心起着至关重要的枢纽作用。本文以伦敦为例,对功能型国际金融中心的成长与运行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有实力强大的经济体作为运行基础;产业高端化,产业结构高度服务化,金融与商业服务业高等发达,产业空间布局集群化;高效的管理,行政管理具高度独立性,特殊高效的管理结构。最后,引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关注,并得出启示。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0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112.2 文献标识码:A

      修订日期:2009-06-19

      1 研究背景

      2009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业已成为国家战略,但何谓国际金融中心以及国际金融中心的成长条件值得进一步探讨。在国际金融中心研究中,名义—功能分类法是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即将国际金融中心分为“功能中心”和“名义中心”(又称为“簿记中心”、“帐户中心”)(邓智团,2005)。所谓功能型国际金融中心,是指集聚了大量金融机构,创造大量就业和收入机会,为全球客户提供借贷、投资、贸易结算、黄金买卖、保险服务和证券交易的国际金融市场所在的城市或地区(邓智团,2006)。当今世界,功能型国际金融中心主要指伦敦和纽约,其运行载体分别是伦敦金融城、纽约华尔街,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经济高度发展和产业服务化。关于全球金融中心排名研究调查报告再次确认了伦敦和纽约具有遥遥领先于东京、法兰克福和巴黎等其他金融中心的优势,处于无可动摇的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Mark Yeandle,2005)。

      本文以伦敦金融城为例,探索功能型国际金融中心城市载体、产业状况与国际金融中心全球性竞争优势的相互关系。概括地说,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的成长与运行必需重视三个方面:一是空间区位和强大的经济基础,二是金融产业高度集聚的产业载体,三是有效的制度保障。在此基础上,就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问题提出得出几点思考。

      2 空间区位

      国际金融中心将国际金融机构、各种金融市场、国际借贷者汇集于一地,并从事实际金融中介活动,这必然要求其位于一个空间区位优越、国际交往频繁的城市。在与国际金融中心形成与成长相关的空间区位中,时区扮演了重要的作用。

      时区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侯学钢、宁越敏,1997)。目前,国际金融中心主要集中在西欧、北美和东亚所在的时区。在北美,美国经济的绝对规模优势使纽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西5区);在西欧,由于英国历史上形成的经济优势使本初子午线经过伦敦,伦敦因此占据了最有利的0时区的位置,并成为该地区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东亚曾长期缺乏足够分量的国际金融中心,以致国际金融业务全天不间断的交易受阻。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新加坡率先开展离岸金融业务。由于占据时区上的优势,新加坡成为东亚第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此后,伴随日本经济的崛起,再加上东京所处的东9区的时区位置,使东京在八十年代后成为连接纽约与伦敦两大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东亚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由此,全球金融中心形成了以伦敦—纽约—东京—伦敦为中心的时区链,时间间隔分别为5小时、10小时和9小时,再加上位于其间的其他金融中心,使全球金融交易得以不间断地运行。

      3 经济量能

      一般而言,功能型国际金融中心属于经济推动型或称为自然形成型,它是随着国家或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导致金融需求的不断扩大,由此集聚大量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交易,进而成为全球金融资本的运作中心,如伦敦、纽约和东京。从历史角度看,金融中心与“世界工厂”存在联动关系,身为全球制造中心的国家最有可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例如,13世纪的威尼斯、17世纪的阿姆斯特丹都是各自时代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到18世纪,凭借着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伦敦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20世纪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为强盛的国家,国际金融中心也就从伦敦漂移到纽约,并且持续至今。

      3.1 国家或地区经济的龙头城市

      在制造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制造业的生产企业由于自身规模越来越大,需要投入更多的生产资源。此时,企业的自有资本已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企业只能从外部筹集资金,或者向银行贷款,或者发行债券和股票,这都必将促进本国银行系统的发展和完善,以及证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如果制造国的资本市场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企业还会进一步向国外融通资金,而这往往要通过制造国的银行和金融机构走向国际市场,制造国也就成为国际资金的净吸收者。

      伦敦是世界经济史上第一个被称为“世界工厂”的英国的国家经济中心。19世纪,工业革命使英国的生产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加上世界范围的殖民扩张,英国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其地位是以英镑作为世界贸易的通用货币以及英国作为世界主要资本输出国的地位为基础的。一些英国公司以直接投资的形式开始对海外进行投资。20世纪初,英国的海外投资高达40亿英镑,占当时西方投资总额的一半。英国作为国际资本的主要供应国,以绝对优势取得了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统治地位,而伦敦也就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纽约是另一个例子。拥有天然良港,腹地广阔的纽约是美国最大的城市,在1810年就已取代费城成为美国国内最大的金融和商业中心。一战期间的中立使美国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美联储体系的建立和银行体制的改善,使金融机构在纽约迅速集聚,国际金融业务迅猛发展。二战后的金本位制使美元与黄金保持稳定的兑换关系,美元成为国际结算货币,纽约迅速发展成为与伦敦相当甚至更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商业银行、储蓄银行、投资银行、证券交易所及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在此云集,并有许多外国金融分支机构。东京国际金融中心是经济实力与金融产业联动发展的典范。20世纪80年代在日本雄厚经济实力的支持下,加上日本原有的各类金融市场也不断扩展,东京在较短的时间内逐渐发展成为与纽约、伦敦比肩的全球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由此极大地提升了日本金融业的国际地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