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

作者简介:
刘彦随(1965-),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S110005331m),主要从事土地利用、区域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130余篇,出版著作8部,E-mail:liuys@igsnrr.ac.cn,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刘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翟荣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原文出处:
地理学报

内容提要:

农村空心化是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乡村地域系统演化的一种特殊形态。研究农村空心化是乡村地理学的天然职能,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地理学研究农村空心化问题,主要着眼于乡村地域系统综合性、动态性和区域性视角,侧重梳理并规范农村空心化现象描述与空间模式构建、形成机理与动力机制、空心化效应与响应机制、整治潜力类型与优化调控等农村空心化命题研究;提炼并发展空心村演进的生命周期、代际演替空间型式、农村空心化动力学机制和农村空心化调控“三整合”等基础理论;结合农村聚落空间格局和聚落演进的影响要素分析,提出我国农村空心化调控的重点与研究主题;基于山东禹城市典型案例分析,探讨了禹城市空心化村庄整治的基本准则、发展理念与规划方案。通过实施空心村整治示范工程,重点研究空心化村庄整治引领新农村建设、耕地红线保障和城乡土地统筹配置“三位一体”目标的机制、政策与模式。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0 年 02 期

字号:

      修订日期:2009-07-25

      1 引言

      农村空心化现象虽然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中国农村发展在长期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的矛盾激化与问题积淀,以及当前的农村空心化问题要远比其他国家更复杂、更严重[1,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乡村人口以年均1000多万的规模涌入城镇,成为城市化的主要方式[3],可是乡村人口转移并未与农村居民点用地缩减相挂钩[4],“两栖”占地现象普遍。多数农村地区缺乏合理规划,宅基地管理基本上处于无序状态,“一户多宅”现象非常突出。在这种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结构迅速更替和发展[5,6],引发了农村空心化及其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我国村庄数量多、占地规模大,在胡焕庸线东南半壁43%的土地上集中了全国约90%的村庄和85%的耕地。农村空心化与新房扩建占地相伴而生,造成了大量耕地被占用及土地资源的闲置浪费[6],成为优化城乡土地利用配置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

      农村空心化是指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农村人口非农化引起“人走屋空”,以及宅基地普遍“建新不拆旧”,新建住宅向外围扩展,导致村庄用地规模扩大、原宅基地闲置废弃加剧的一种不良演化过程。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对农村空心化都予以密切关注,但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近些年来国内研究农村空心化主要集中在空心化问题与特征、形成原因、空心村调控对策等方面[6-9]。总体而言,从静态角度描述现象与特征、分析问题和研究具体村庄者居多,而对一定区域城乡转型发展的动态过程及其农村社会空间关系的关注不够[10],定量研究相对薄弱,示范规划研究甚少,亟需社会体制与乡村空间重构研究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突破。

      随着快速城镇化和农村人口非农化,我国农村空心化不仅范围广、问题多,而且具有加快发展和程度加剧的趋势。研究农村空心化是地理学特别是乡村地理学的天然职能着眼于乡村地域系统的综合性、动态性,深入探讨农村空心化生命周期、空心化村庄综合整治与新农村建设模式,既为乡村地理学深化学科发展的理论与方法创新提供了新机遇,也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推进空心村整治模式示范与机制政策创新开辟了新途径。

      2 农村空心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乡村地理学是研究乡村地区资源、生态、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及其与外围城市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11-13]。随着城乡转型发展,农村要素非农转移特别是由于农村人口城镇化、产业园区化、土地非农化,以及农民收入提高等原因,农村空心化速度、规模与范围呈现增长趋势。近年来,乡村地理学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探讨、乡村土地利用、乡村经济、乡村聚落、乡村景观等领域[14-16]。农村空心化涉及农村人口、土地、经济、社会、文化、景观等方面。农村空心化所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科学问题、政策问题,更为现代地理学着眼于协调人地、统筹城乡的视角,深入开展理论融合、方法集成与综合实践提出了迫切要求。新时期乡村地理学研究农村空心化的基本思路是发现问题、找出规律、提炼模式、探寻机制、提出对策,而其完整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亟待深入研究和不断完善。

      2.1 农村空心化演进的生命周期

      乡村地域演化受不同区域、不同阶段的生产要素流动及其外部环境差异的深刻影响。一个完整的农村空心化过程,通常经历出现、成长、兴盛、稳定和衰退(转型)期等阶段,因内外部因素的作用差异,不同时期长短不一,还可能出现一些波动起伏。

      (1)出现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具备更新住宅的意愿和能力,而旧住宅固有缺陷促使农户向村外投资建房,农村空心化现象开始出现。这一时期的空心村主要是由农村内核系统变化引起的,且富裕农户数量较少,村庄空心化发展缓慢。

      (2)成长期。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市场经济机制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农民收入提高。而且,前两次生育高峰人群已成家立户,家庭结构由“四世同堂”主干家庭向多核心家庭变迁。这一时期大量分家新户在村庄外围修建新房,导致村庄规模扩展,而旧村宅基地的废弃、空置率明显上升。

      (3)兴盛期。进入21世纪,以短期流动方式为主的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加快,造成宅基地“季节性闲置”。而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禁止农村房屋自由交易,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转移并未带来农村居住用地的流转置换,导致农村宅基地及房屋的长期闲置,使村庄形态呈现出明显的新旧农宅“异构”特征,促进了农村空心化。

      (4)稳定期。由于农村改革发展、土地制度与政策创新等原因,农村外援驱动力引致的农村空心化趋缓。同时,村内人居环境空间因部分农户迁出而变得相对宽松,加之政府加强了对农村住宅用地的监管,村庄在外延扩展的同时部分转向内涵发展,村庄空心化开始进入稳定期。

      (5)衰退或转型期。由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庄内部居住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使村庄向心力增强,内部房屋的更新率提高,而且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村庄拓展建房占地,促使村庄新建农宅出现“同构”倾向。

      如图1所示,曲线D代表农村空心化的完整演进过程。曲线A表示空心化出现初、中期,在政策与规划等外力作用下提前进入衰退期;曲线B表示在空心化成长到一定阶段,通过村庄改造建设进入衰退期;曲线C则表示在空心化兴盛期采取有效措施扭转了空心化扩展态势。

      

      图1 农村空心化演进的生命周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