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9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09)05-0082-06 实现人口合理分布是我国推进主体功能区划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问题之一,即在人口环境压力大的区域,通过实施人口迁移,调整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实现我国人口与经济、地理环境之间的一致性协调。这种状况下,将面临两个问题的考量:一是从大的时空格局看,人口分布与区域地理环境承载力之间是否相一致;另一个问题是在我国确实存在着一些不一致的区域,如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和西南石灰岩山地地区等,这些区域环境人口压力极大,针对这种局部现象,我们又将做如何解释?本文将对第一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般看来,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承载力之间是基本相一致的,即地理环境条件相对好的地区,人口分布较为密集;地理环境条件相对差的地区,人口分布较为稀疏。对这一规律的理论解释,人口地理学给予的回答多集中于地理环境要素对人口分布格局的机制性约束与塑造方面,即历史上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环境能力低下所以只能被动地适应地理环境。但是,在当前遇山凿洞,遇河架桥,具有强大改造地理环境、提高人口承载能力的状况下,人类并没有打破历史上形成的人口分布基本格局。显然,仍从地理环境要素角度来解释问题难免会有些牵强。对此,我们认为应该从由区域地理环境与区位所决定的地理成本来阐释问题,并认为地理成本是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内在因素之一。 1 对我国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传统一致性认识 无论是从全国、省域层面,或是从流域层面,还是从我国人口的历史变迁过程来看,人口在地域空间上分布的多寡,总是与地理环境条件分不开的。气候湿润、水源充裕、土地开阔、港口优良的地域,人口分布密集;气候寒冷干燥、干旱风沙少雨、高原山岭密布、戈壁荒漠广布、土地匮乏贫瘠的地域,则人口分布稀疏。对此,我们并非承认地理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决定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地理环境确实影响、约束及塑造着我国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 1.1 地理环境要素与人口分布 1.1.1 地形、海拔与人口分布 地形决定土地的分布,同时也决定了它们的价值[1]。平原区地势低平,成土条件优越,利于农业生产活动开展、工矿企业布局及交通管线铺设等,因此,地区工农业发达,商业经济活跃,乡村与城镇布局密集,是人口分布的密集地域。相反,山地、高原区地势起伏不平,同时,受垂直地带性作用,气温、降水等都随海拔发生明显变化,故成土条件恶劣,土壤贫瘠,加之道路不畅且交通工具多以牲畜为主,农业生产及其他经济活动受到极大束缚,因此,乡村和城镇布局稀疏,人口分布亦可想而知。从我国不同地形、海拔高度人口密度分布图可见一斑(见图1)。
图1 我国不同海拔高度人口密度分布 Fig.1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Density in Different Altitude in China 注:以海拔3000m以上为1。 引自: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40. 1.1.2 水热条件与人口分布 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光、热、水、土等条件都非常适宜,在这里不仅能形成利于农业生产的大片耕地并集聚大量人口,而且这种环境条件下形成的适宜人居的自然地理景观也能吸引大量追求健康及生活质量的人口在这些地域集聚。相反,自然条件恶劣的干旱沙漠区、荒漠苔原区、冰川冻土区、山地高原区等,由于缺乏适宜农牧业生产和人类居住的地理环境条件,因而人口分布相对稀疏。 在我国,89%的人口分布在气候温暖湿润地区,而仅有2.1%的人口分布在干旱区(且多集中于绿洲和河谷平原地带),高原地区分布则更少,仅占全国总人口的0.75%①。 1.1.3 土地供养能力与人口分布 土地类型和土地质量极大地制约着农业生产[2]。以耕地为主的地域,土地生产力高,能承载较多人口,故人口分布相对密集,比如我国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区。以林草为主的地域,土地生产力低,承载人口能力低下,因而人口分布相对稀疏,比如我国的(内)蒙(古)新(疆)干旱高原区。 1.2 地理环境变迁与人口分布 在人类历史地理演变过程中,由于受生态退化、干旱加剧、水资源枯竭、土地盐碱化沙化严重等环境变迁影响,区域的生产活动类型及人口空间活动范围整体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生态环境退化,区域人口承载能力降低,相应区域环境人口容量难以重负现实的人口数量,这种状况下,必然产生环境约束“推力”作用下的人口流动与迁移,使人口在地理空间上重新分布,并形成新的人口与地理环境之间的一致性协调(见图2)。
图2 地理环境变迁与人口分布机制图 Fig.2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Changes and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Mech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