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学术界很多研究将“资本”、“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现代性”等概念等同起来。这种理解与法国年鉴派史家布罗代尔(F.Braudel,1902-1985)和美国社会史家、非洲问题研究专家沃勒斯坦(I.Wallerstein,1930- )的相关理论构成很大差异。这两位学者通过“经济世界”和“世界经济”概念来考察资本主义历史,指出它们给现代世界带来了重大影响,包括经济重心的转移、国际政治秩序的调整等。布罗代尔和沃勒斯坦的这种创造性研究为我们重新审视“世界体系”拓宽了视界,其理论和实践意义都是不容小觑的。鉴于国内学术界对两者的比较研究较少,①而这种研究对于理解布罗代尔和沃勒斯坦的经济史、世界历史观念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试图从比较“经济世界”和“世界经济”概念出发,考察它们的理论来源以及实例运用、理论特质,同时对两者的差异和原因等问题进行讨论,以求更好地理解布罗代尔和沃勒斯坦对现代资本主义发展史的论述,更好地把握历史比较方法对理解今日全球化过程的意义。 一、布罗代尔与“经济世界” 布罗代尔继承德国经济史家弗里茨·勒里希(Friz R
tig)的观念,在1949年初版《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与地中海世界》一书中最先提到“经济世界”的概念:“德国经济史学家在提到地中海的整个历史和现实时,喜欢称之为Weltwirtschaft(经济世界),但反复重申这个正统的术语,仍不足以说明地中海是个自成天地的Welttheater(舞台世界)。”②这一论断表明,在布罗代尔看来,单单提“经济世界”并不足以使它构成一个自足的世界,因为这个世界的框架还没有得到界定。布罗代尔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弄清这个世界的范围大小,并说明这个范围何以决定着地中海的政治结构和经济结构。他在这里提出“经济世界”,意在表明地中海的独立性,即认为它能够成为一个自足的世界,从而决定地中海与周边地区的政治、经济甚至文化结构。由此可知,布罗代尔的经济世界仅指世界上一个部分的经济,它有一个地理区域,构成一个自足的世界、一个经济整体。 布罗代尔对于人们将Weltwirtschaft译成économie mondiale(世界经济)不太满意,因为后者没有体现德文原词的涵义。在他看来,世界经济(économie mondiale)延伸到全球,从而呈现出“全世界的市场”,显示出“整个人类或共同从事贸易并在今天只形成单一市场的那部分人类”在全球市场中的运作和活动。③“经济世界”(économie-monde)则只是涉及世界的一个局部,它在经济上独立,基本能自给自足,内部的联系和交流赋予它某种有机的整体性,缺乏这些因素就不能称之为经济世界。在没有更好的词语以及不能过多地考虑逻辑的情况下,布罗代尔生造了(经济世界)这则术语,以体现德语中Weltwirtschaft的特殊用法,这就与沃勒斯坦的世界经济(world-economy)形成了差别。由此可知,刘经华提出“经济世界是布罗代尔借自于沃勒斯坦”④这种说法是不妥当的。 布罗代尔的经济世界有什么特征呢?在他自己看来,经济世界是一种三维现实:1.每个经济世界都有它所占领的一块变动缓慢的地理区域。2.每个经济世界都有一个占统治地位的、完备程度不尽相同的资本主义城市作为中心,同时主导城市的地位相互更替。3.每个经济世界各自构成一个等级差异的结构,虽然位于不同水平区域,但有若干互相联系。如果某个局部能满足上述3个条件,那么它就能构成一个独立的经济世界。⑤ 经济世界以一个主导城市为中心。过去,它们通常都是国家型城市,如今是经济首都。例如布罗代尔指出,1380年前后,欧洲和地中海以及以远东为目标的地带构成了一个经济世界,中心是威尼斯。随着美洲的发现,欧洲逐渐兼并大西洋及其岛屿,进而出击美洲大陆内部。它加强了与当时尚自成一体的经济世界如印度、中国与东南亚岛屿等的联系。同时,欧洲内部的中心北移。布罗代尔认为,1500年前后,这个经济世界的重心由威尼斯转向安特卫普,1610年之际又回到地中海的热那亚。此后重心北迁至阿姆斯特丹,它作为经济世界的中心持续了两个世纪之久。1780-1815年间,重心转至伦敦,直到1929年,西方经济世界的中心才偏向纽约。他甚至在1985年去世之前明确提到,“一代或两代内,中国可能再次成为经济世界的中心”。⑥对于布罗代尔来说,1750年前的中心是国家型城市。新的经济世界中心伦敦不是国家型城市,而是不列颠岛屿的首都,这一地位使得它在民族市场中占有不可抵御的力量,是与国家结构的政治空间无关的,例如20世纪的经济世界是纽约,而不是华盛顿。 布罗代尔的经济世界也遵循德国经济史家的同心圆模式,认为它存在圆心、外圈和最外层,例如18世纪下半叶,欧洲有一个完整的经济世界,圆心是英国(工业国家),外圈是德法诸国(农业圈)最外层是西、葡、意诸国(贸易交换圈)。从世界经济层面上看,布罗代尔认为不论在何时,在发达或发展中地区,都存在经济世界。因此,作为圆心的经济世界是一个复数的概念,例如在同一时期,古代的迦太基,1800年的中国等都曾作为经济世界的中心存在过,俄国则长期单独构成一个经济世界。不过它最终必须走向两极分化,如布罗代尔提到“欧洲经济世界的中心只能通过两‘极’相争而形成”。⑦最重要的是,经济世界应该由长时段(地理时间)来统率,同时它可以结合社会时间和个人时间来考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物质生活。布氏提到,“没有经济世界这个辽阔又有边界的场地,百年谐振便无从解释,正是百年趋势开创、打断、重新开创经济形势的复杂运动。”⑧不过,他并没有在书中用长时段一词,而是用长期经济形势、百年趋势(百年周期)以及康德拉捷夫(Kondratieff)周期等等。至于它们与经济世界的关系,布氏提出所有这些周期当然都是共时的和同步的,即“它们并存共处。”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