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从传统城市化典型到新型城市化典型

作 者:
王旭 

作者简介:
王旭,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为美国历史、美国城市史。厦门大学 人文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原文出处:
史学集刊

内容提要:

美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曾经是以集中发展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城市化时期的典型城市。进入20世纪后,在郊区长足发展的带动下,相对分散化和多中心格局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趋势,即所谓大都市区化或新型城市化,后来居上的洛杉矶成为代表性城市。但是,20世纪中叶以后,芝加哥也完成了从传统城市到新型城市的转变,具备了新型城市化的典型特征,与洛杉矶殊途同归。这种转变在美国和世界范围内,都有典型意义。而且,由于芝加哥在美国城市中所处的显要地位,更增添了这种典型意义的分量。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2010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7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59-8095(2009)06-0084-07

      美国城市的发展,经历前后衔接但又各有特色的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从殖民地时期到1920年,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中,城市由小城市到中等城市,再发展为大城市,逐级递进。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形式是城市的集中型发展,郊区在城市带动下缓慢发展,即为传统城市化阶段。第二阶段,1920年以后,郊区化成为拉动城市进一步发展的主导力量,即开始“新城市化”,构成以多中心、分散化、城市与郊区统筹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大都市区。1940年,美国几乎有一半人口居住在大都市区内,成为一个大都市区国家;1990年,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型大都市区,新城市化又向更高层次迈进。①

      学术界一般认为,传统城市化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是工业化城市芝加哥,而新型城市化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是以服务业见长的洛杉矶。在对这两个城市进行个案分析的基础上,分别推衍出城市布局理论的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和洛杉矶学派(L.A.School)。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的芝加哥学派认为,城市呈集中型发展,由密集的核心区向周边地区在同一同心圆扩展,密度渐次降低,在此过程中,核心区主导边缘地带发展。但是,令芝加哥学派始料不及的是,芝加哥随后的发展,与此模式渐行渐远;后来居上的洛杉矶却以相对分散而开阔的发展空间日益受到人们的推崇,由此在90年代产生了洛杉矶学派。不过洛杉矶也往往因其人口密度过低、发展失控而受人诟病。但近年来,洛杉矶人口密度也有所上升,美国学术界对洛杉矶的看法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而芝加哥在二战后、尤其是六、七十年代人口密度下降速度加快,经历了向新城市化的蜕变,与洛杉矶殊途同归。它的经历折射了传统城市向新型城市成功过渡的主要特征,令人信服地佐证了新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走向。姑且不论这两个学派理论体系完善与否,②但它们所揭示的现象确实存在,而且发人深省,值得专门研究。本文以芝加哥为典型个案展开讨论,希望以此佐证新城市化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走向。

      一、从传统城市化到新型城市化

      芝加哥市,人口285万,在美国大城市中排行第三,是美国中西部的工业中心和重要港口;芝加哥大都市区,由芝加哥市和库克县(Cook)、杜佩齐县(DuPage)、凯恩县(Kane)、莱克县(Lake)、麦克亨利县(McHenry)、威尔县(Will)等6个郊县组成,面积7214平方英里(18684平方公里),人口952万,全称为“芝加哥—内珀维尔—乔利埃特—加里大都市统计区”(Chicago-Naperville-Joliet-Gary,IL-IN-WI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③从芝加哥市扩展到芝加哥大都市区的过程,与传统城市化向新型城市化过渡的过程同步。

      芝加哥位于密歇根湖西南岸,伊利诺伊州东北部的库克县,地理位置极其有利:处于全国地理区位的中点,东邻较发达的东北部,西接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广袤地区,是沟通全国区域经济流转的枢纽;它也是纽约经伊利运河和五大湖的水上交通所能达到的最佳地点,辅以南、西、北三面辐射的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网,水路、陆路运输便捷;它的资源条件更是得天独厚,地处美国最大的谷物种植和畜牧区,五大湖地区又有丰富的煤、铁矿藏及其他有色金属等资源,发展制造业潜力深厚。这里迟早会产生一个大城市,工业化的到来,使其成为可能。19世纪初,芝加哥还是人迹罕到之处。伴随30年代后西部开发热潮,芝加哥日见兴隆,1837年正式组建为市。40年代开凿伊利诺伊—密执安运河,与著名的伊利运河对接,将大湖区、密西西比河和大西洋连接起来,远洋巨轮得以经圣劳伦斯湾直抵芝加哥码头。1848年,第一条铁路线开通,开启了芝加哥的新时代,到1860年,已有11条铁路线,向东、南、西三个方向呈放射状分布,使其旋即成为中西部乃至全国最重要的铁路交通中心。随后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又使其如鱼得水,制造业超常发展。到1871年时芝加哥已是30万人口的城市。1871年大火虽是一场毁灭性的变故,却使芝加哥浴火重生,发展速度不降反升,1880年人口再度恢复到50万,1890年跨过100万大关,1900年又跨过200万大关,每10年翻一番,一跃成为美国第二大城市,并跻身当时世界大城市前五名,成为美国城市发展史上一段佳话。④1893年,芝加哥成功主办了世界博览会,更是锦上添花。

      芝加哥的崛起,是19世纪后期美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的最直接反映。这个时期为近代大工业城市提供了施展的舞台。由于工业资本和生产资料及劳动力的高度集中,企业规模大,城市起点高,与同一时期全国性首位城市纽约相比,更胜一筹。纽约工业结构形成于工业化初期,以独资经营或少量合资经营的小型企业为主,而芝加哥大多数企业创办较晚,创建伊始规模就很大。如1870年时芝加哥钢铁业平均雇用工人数量相当于纽约同类行业的6倍,大规模肉类加工业相当于后者的23倍。即使在很多传统工业部门,芝加哥也比纽约略胜一筹。而且,这种差别随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企业平均雇用人数,1870年时纽约为20人,芝加哥为25人,到1919年,纽约上升到25人,而芝加哥则骤增至48人,几乎相当于纽约的2倍。⑤芝加哥由此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时代城市巨人。这样,以芝加哥为首、中西部城市为主干,形成了新的制造业带(Manufacturing Belt),以其重工业和机械工业见长,与东北部的轻工业区一道构成美国工业布局的心脏地带。很多学者认为,“如果说有哪一个城市最具有工业化时代城市化的典型特征的话,那就是蒸蒸日上的芝加哥”。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