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中国近代乡村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先明,历史学博士,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教授,天津 371000;杨东,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天津商业大学教师,天津 371000

原文出处:
史学月刊

内容提要:

新世纪以来的中国近代乡村史研究,无论就其成果数量还是就问题的拓展,抑或研究视野的开掘而论,都是足以引人注目的热点。个中缘由,既是学术发展内在理路的必然结果,也是现实情境的学术旨归。认真清理和总结这些研究成果,当可为中国近代乡村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必要的学理认识和历史鉴借。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10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09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83-0214(2010)07-0108-09

      新世纪以来的史学研究热点迭出,抢人眼目。继持久不衰的社会史研究而后,相继涌起了历史人类学、医疗社会史乃至环境—社会史诸多新领域,学术研究之繁盛一时蔚为大观。相比较而言,中国近代乡村史研究却在波澜不惊中平稳推进,逐渐趋热。个中缘由,既有学术发展内在理路的逻辑演进,也有现实社会吁求的时代推助。无疑,对其学术特征和发展趋向进行必要的总结和反思,并与前此相关学术研究①进行纵向角度的比较,当会有助于这一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

      一 关于近代中国乡村史研究的关注点

      当“三农问题”备受关注并日渐成为一个社会共识性问题后,更深层面的学理探求和历史追索就成为学术界不容回避的研究课题。即使是一些十分急迫的现实问题,也有其特定的历史渊源和生成、演进的轨迹。无论基于社会存在本身,还是基于问题意识的嬗变,历史与现实总是难分轩轾地纠结、迭加并积壤成山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新世纪以来,国内学术界对近代乡村史研究,不仅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深化,而且在研究深度和视野方面,也都较以往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其中关于乡村建设、基层制度权力、乡村经济与社会文化、社会流动与乡村结构变迁、灾荒疾病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尤其值得我们去关注。

      1.对乡村建设、乡村教育与基层制度权力的关注

      乡村建设作为民国时期的一个重要社会思潮,向来备受关注。近十年来,学术界对此问题的关注热情依然有增无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继续对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进行历史反思,如李伟中《20世纪30年代县政建设实验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另一方面则是在借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思考如何进行新的乡村建设,如由王景新等人编纂的“新乡村建设丛书”,就是基于国内国外田野调查笔记及考察报告的汇集与再创作,是作者对中国新乡村建设的观察思考、分析研究的成果,表达了作者解读中国新乡村建设、建言新乡村建设、参与新乡村建设的渴望。

      废科举之后的乡村教育是近十年来学者们关注的另一个重要话题。如罗志田曾就此撰文指出,1905年的废科举在乡村造成办学主体由私向公的转变,减弱了民间办学和就学的积极性。而乡民对新教育传授的“知识”却不那么承认,使新学生在乡村中不受重视,流向城市寻求发展。乡村读书人心态也开始转变,厌弃固有生活,甚至轻视农民。随着城乡的分离,在都市中游荡的知识青年和失去读书人的农村都成为受害者。②关晓红则通过对刘大鹏和朱峙三两人命运的考察,揭示了科举停废不仅改变了乡村士子的个人命运及其生存状况,也给全社会带来深刻影响。③而王先明对新式学堂在国家“求才”与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被注入乡村社会,却表现出种种的不适应,受到乡民的回避、抵制与抗拒的现象给予了说明,同时从更为广阔的视野,以士绅为叙述对象,指出科举废除之后,士绅阶层的劣绅化,进而促成了持续不断的乡村“民变”浪潮。④

      以“国家—社会”的框架来解读乡村社会的结构变动与制度权力关系,是近年来学者们研究乡村制度权力变迁的一个重要分析视角。如王先明就相继发表了《变动时代的乡村政制与国家权力——20世纪初年乡制变迁的时代特征》(《南开学报》2008年第3期)、《20世纪前期乡村权力的博弈与权威的重建》(《江海学刊》2009年第1期)、《从自治到保甲:乡制重构中的历史回归问题——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两湖乡村社会为范围》(《史学月刊》2008年第2期)等一系列文章。这些研究旨在充分展示乡村社会变迁的实况,并在此基础上揭示深层次的历史主题。

      2.近代乡村经济史与社会文化史持续升温

      近代乡村经济史研究,在近十年来依然持续升温,并出现了诸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如李文治、江太新《中国地主制经济论:封建土地关系发展与变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就是通过对中国封建土地关系发展和变化的研究,来探讨中国地主制经济发展变化规律及特点。除此之外,还有李金铮《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经济探微》(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黄正林《陕甘宁边区乡村经济与社会》(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张玮《战争·革命与乡村社会:晋西北租佃制度与借贷关系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彭南生《半工业化:近代中国乡村手工业的发展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7年版),等等。

      关于近代乡村社会文化,有李长莉、左玉河主编《近代中国社会与民间文化》、王守恩所著《诸神与众生:清代、民国山西太谷的民间信仰与乡村社会》等。另外,一些学者还就民间庙会做了相关探讨。如朱小田通过近代江南庙会探讨了农家的经济生活,并指出遍布江南的乡村庙会,与农家经济生活息息相关。⑤郝锦花、王先明则从新学教育的视角对近代乡村文化的衰落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城乡一体,近代兴学以来,新式教育机构密集于城市社区,基本上将乡村排挤出去,乡村精英源源不断地脱离乡村向城市集中,乡村整体上的文化水平陡然下降,城乡一体的传统文化模式开始出现裂痕,久已存在的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乡村社会出现了全面危机,而且在事实上将乡村社会推向了日益崩溃的深渊。⑥

      3.近代乡村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成为关注热点

      关于近代乡村的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王先明的《变动时代的乡绅:乡绅与乡村社会结构变迁(1901-1945)》(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从“新学教育与士绅离乡”、“乡村社会流动的新态势”、“士绅构成要素的变异”、“革命时代”与乡绅权力的衰退等方面,对此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还有的学者则以农民离乡为背景来探讨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的流动。如王印焕就对冀鲁豫农民的社会流动做了考察并撰文指出,由于华北农村地狭人稠,生存环境恶化,在这种情况下,人口无论是由高密度向低密度地区流动,还是由农业向城市工商业转移,都是人口近代化的重要内容。冀鲁豫农民的离村,恰好属于这种运动。民国时期的冀鲁豫农民,在农村困敝的推力与城市工商业发展的拉力的综合作用下,纷纷离开家乡,或者奔赴地广人稀的东北,或者涌入充满诱惑的城市,从而对人口的地域分布与职业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