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刊印圣经底本源流考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赵晓阳(1964-),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06

原文出处:
清史研究

内容提要:

1853年和1860年,太平天国两次大量刊印了圣经。太平天国刊印本到底以众多圣经汉译本中的哪个译本为底本,学术界一直持有两种观点,双方都提供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但至今仍然没有定论。本文通过中外文文献资料分析双方原文献,以及圣经汉译本的校勘对比,认为太平天国刊印本圣经是以郭士立译本为底本,而且对圣经汉译起了相当的作用。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10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87(2010)-03-0075-08

      一、问题的提出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受基督教巨大影响的农民起义。1853年2月14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迅速下令刊印大量圣经。1853年4月,英国公使文翰(Sir Samuel G.Bonham)访问天京,得到了太平天国刊印的《旧遗诏圣书》(旧约)中的《创世传》(《创世纪》)前28章。1853年12月6日,法国公使布尔布隆(A.de Bourboulon)访问天京,随行人员葛必达神父(Stanislas Clavelin)获得了《旧遗诏圣书》中的《创世传》和《出麦西国传》(《出埃及记》),以及《新遗诏圣书》(新约)中的《马太传福音书》(《马太福音》)。1854年5月,美国公使麦莲(Robert Milligan McLane)到达天京时,《旧遗诏圣书》已经印至第6卷《约书亚书记》(《约书亚记》)。1854年6月,英国外交官麦华陀(Sir Walter H.Medhurst)等得到了《旧遗诏圣书》中的《利未书》(《利未记》)、《复传律例书》(《申命记》)和《约书亚书记》(《约书亚记》)3卷。1854年7月7日,杨秀清以天父下凡名义,突然宣布“其旧遗、新遗诏书多有记讹。……此书不用出先。”“有讹当改”。①随即停止了圣经的刊印工作。

      直到1860年,太平天国再次刊印圣经。新刊印的《旧遗诏圣书》和《新遗诏圣书》分别易名为《钦定旧遗诏圣书》和《钦定前遗诏圣书》。最迟在1861年2月,刊印了《钦定旧遗诏圣书》前6卷和《钦定前遗诏圣书》全本。罗尔刚先生将1853年版的“旧遗诏”、“新遗诏”和1860年版的“钦定旧遗诏”、“钦定前遗诏”进行校勘对比,发现为了符合太平天国的政策法律、上帝教的教义,洪秀全在十一个方面进行了字句修改,但两个版本仍然来源于同一译本。②

      太平天国刊印本圣经与圣经汉译本之间联系颇广,几乎涉及到基督教当时已翻译的所有深文理译本③。截至太平天国初次刊印圣经的1853年,基督教传教士的圣经汉译工作已经开始了50余年,正处于圣经汉译史上的深文理译本翻译最活跃时期。圣经汉语深文理译本共6种,当时已翻译出版的有5种,即马士曼译本、马礼逊译本、郭士立译本、委办译本、高德译本,太平天国刊印本则与前4种译本都有关系。太平天国刊印本到底以众多圣经汉译本中的哪个译本为底本,学术界一直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以马礼逊译本为底本④,一种是以郭士立译本为底本⑤,中国基督教会也认为是以郭士立译本为底本⑥,但这些论点至今仍然没有最后定论。

      那么,太平天国两次刊印的圣经到底是依据哪个圣经汉译本为底本?学术界所持两种分歧观点的问题究竟在哪里?1847年在广州跟罗孝全牧师学习基督教时,洪秀全得到的是哪个圣经译本?洪秀全得到的圣经译本与后来太平天国圣经刊印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圣经汉译者与太平天国刊印本之间有什么关系?太平天国对圣经汉译又产生了哪些影响?搞清楚这些太平天国的事实性问题,将有助于拓展太平天国和圣经汉译的研究。本文以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香港浸会大学图书馆收藏的多种圣经译本为基础,结合中外文文献资料,证明太平天国刊印本的底本是郭士立译本,并对以往成说提出圣经文献版本的依据和分析。

      二、马礼逊译本:对夏鼐先生观点的商榷

      一直以来,学术界认为太平天国刊印圣经底本是马礼逊译本,所持根据均来源于夏鼐先生写于1930年代的论文,即《道光十六年刊本马太福音书跋》和《新旧遗诏圣书及钦定前旧遗诏圣书校勘记》,两文经罗尔纲先生整理后,公布在《太平天国史料考释集》中。⑦

      夏鼐先生依据他在大英博物馆看到的多种圣经译本进行了对比校勘,认为太平天国的《新遗诏圣书》是“用马利逊译道光十九年刊本”(1839年)。但文中未交待他确认马士曼译本、马礼逊译本的依据,亦未讲确认太平天国刊印本是以马礼逊译本为底本的原由,而其他人认为的以郭士立译本的观点又如何不成立。文章中有些史实的错误,如确认马士曼译本的“新约”刊印在1813年,马礼逊译本刊印在1839年,所据来源为赖德烈(Kenneth S.Latourette)(文中称“拉图累脱”)的《中国传教史》(A History of Christian Mission in China,1929),但查询赖德烈原书,却无此内容。⑧实际上,1813年刊印的是马礼逊的《耶稣基利士督我主救者新遗诏书》,而非马士曼的“新约”。

      1799年,英国浸礼会传教士马士曼(Joshua Marshman)来到印度,他在助手拉撒(Joannes Lassar)的帮助下,陆续翻译“圣经”为汉文。1822年,马士曼在印度塞兰坡刊印了五卷本的《圣经》,这是第一部完整的汉语圣经。⑨1813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将“新约”翻译完毕,以《耶稣基利士督我主救者新遗诏书》⑩为名刊印。1819年11月25日,马礼逊在米怜(William Milne)帮助下,完成了旧约的翻译(11)。1823年,马礼逊一次性刊印了圣经全本,题名《神天圣书》(12)。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两本圣经汉文全译本,史称“二马译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