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营兵研究述评

作 者:

作者简介:
秦树才(1963- ),男,云南澄江人,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边疆民族史、云南地方史研究;云南大学 人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陈平(1966- ),男,吉林长春人,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中学教师,历史学硕士,主要从事清代四川军事史研究。宜宾市第一中学,四川 宜宾 644000

原文出处:
学术探索

内容提要:

绿营兵研究始于清咸丰年间,在20世纪40年代后有了较大发展。百余年来,学术界从绿营兵整体、分布区域以及军费和俸饷、名粮、马政、汛塘等专题方面对绿营兵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今后,应从整体上比较绿营兵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营制和兵额变化,加强汛塘制度等薄弱专题、绿营兵与八旗兵关系、绿营兵作用的研究也应进一步拓展研究资料的搜集和利用。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10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0)01-0127-06

      作为清朝两大经制兵之一,绿营兵兵额在道光以前均保持在60万人左右,三倍于八旗兵。绿营兵不但是清朝军事行动中的重要力量,且因其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边疆地区),对清政府加强地方和边疆的控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绿营兵还在客观上对各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民族关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绿营兵是清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咸丰十一年(1861年),翁同爵《皇朝兵制考略》揭开了绿营兵研究的序幕。其后,虽有秦松石《中国历代兵制概论》(南京军用图书社,1938年)、凌霄汉阁主《清代步兵》(《实报》1938年3月21日)、汪世义《我国兵制沿革》(《新中国军事月刊》4期,1940年)、张其昀《两千年来我国之兵役与兵制》(《思想与时代》13、14期,1942年)、高峰《清代军事之腐败》(《新华日报》1944年12月5日)等中国军事史论著问世,但对绿营兵却只是进行了一般性的阐述;直到1945年,罗尔纲的《绿营兵志》一书才首次全面、深入地对绿营兵进行了研究。新中国建立后,绿营兵研究持续发展,在经历了“文革”的低潮后,逐渐迈向繁荣,除兵制沿革研究继续深入外,还出现了很多绿营兵军费、俸饷、名粮、马政、汛塘等专题性研究成果,对台湾、福建、西南等地的绿营兵区域性研究不断展开,一些研究还跳出兵制本身,就绿营兵对清代政治、经济、文化和边疆民族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迄今为止,学术界尚未刊布绿营兵研究学术史方面的论著,本文不揣浅陋,对绿营兵研究做力所能及的梳理,并就以后的研究提出一点浅见,敬请专家指正。

      一、关于绿营兵的整体性研究

      咸丰十一年,清兵部员外郎翁同爵完成《皇朝兵制考略》一书,并于光绪元年刻印。该书共六卷,较全面地勾勒出了清初至道光三十年各省绿营兵的数额、饷需、马匹及马料费、枪炮及战船数的变化情况,且以“爵谨按”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相关问题的看法。故此,我们可将该书看成是绿营兵研究的发端之作。罗尔纲先生的《绿营兵志》于194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84年由中华书局再版。该书对绿营兵的沿革、营制、任务、调遣、官兵的铨选考核、奖惩、俸饷、军器、马政等进行了考述,是绿营兵研究最为全面,也较有深度的成果,堪称奠基之作。台湾赖福顺的《清初绿营兵制》(私立中国文化学院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1977年),以清世祖、圣祖、世宗、高宗四朝为时段,阐述了绿营兵制的重要性、绿营兵的建立背景、兵源、营制营规、饷源饷章、地位和评价。文后附清初绿营兵额、官兵弁收入、各省绿营驻地、水师船数等26张统计表,有利于对相关问题的准确把握。该文1978年刊于台湾《史学会刊》第9期。

      此外,郑天挺先生的《清代的八旗兵和绿营兵》(《历史教学》1955年1期)、江新元《清代兵制概略》(《中国内政》26:4,1963年)、冷华民《八旗兵绿营兵述要》(《历史教学问题》1987年1期)、苏贵庆《清军论》(《大庆师专学报》1989年3期)和《略论清军的三次变革》(《盐城师专学报》哲社版,1992年1期)、蒋世弟的《清朝军制演变述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5年2期)、龚浩《清代兵制之兴废得失》(《军事杂志》49:3,1980年)、常江《绿营兵述论》(《社会科学辑刊》1998年4期)、冯绍焜《清代军制演进及其得失》(《三军联合月刊》1卷3期,1963年5月)、陈崇桥《一八六○年后陆军军制的演变》(《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1980年1期)、李泽琴《八旗兵、绿营兵、新军、北洋军》(《历史学习》2003年1期)、黄细嘉《绿营、勇营的互渗——防军和练军兵制》(《历史教学》1996年3期)、刘琼霞《论晚清军队的三次变革》(《贵州文史丛刊》2000年3期)、田玉洪《甲午战争前清政府裁撤绿营简论》(《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4期)和《皈依与溢出:甲午战前清政府整顿绿营略论——以规复绿营兵额为主线》(《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4期),等论文,将绿营兵置于清代军制发展变化的背景下,程度不同地阐述了绿营兵的兴衰历程,论述了道光、咸丰年间以后绿营兵的裁撤及与营勇、练军和新军的关系,也讨论了绿营在清朝军队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军事科学院主编的《中国军事通史》第十六、十七卷(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中国军事史》丛书编写组编写的“中国历代军事史丛书”(含《中国历代军事制度》、《中国历代军事战略》、《中国历代军事思想》、《中国历代军事工程》、《中国历代军事家》、《中国历代兵垒》、《中国历代战争年表》七种,解放军出版社,1991~2007年),则把军事学和历史学相结合,从军制、主要战争战役、军事人物、军事后勤、军事思想、军事地理等角度对包括绿营兵在内的中国军事史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以上整体性研究成果,以罗尔纲先生《绿营兵志》、赖福顺《清初绿营兵制》较为全面、深入,《中国军事通史》则在历史的基础上突显其军事学色彩,为认识绿营兵提供新的视角。从总体上看,这类研究主要偏重于绿营兵形成、发展直到衰落历程、各主要历史时期兵额数、绿营营制等方面的探讨,但在探讨中对绿营兵发展变化历史背景、区域及时间差别的关注明显不够。另外,这类研究对绿营兵的任务、调遣、官兵的铨选考核、奖惩、俸饷、军器、马政、社会历史作用的研究相对薄弱,对绿营兵分防驻扎的制度——汛塘制度的研究基本尚处空白状态(仅罗尔纲《绿营兵志》简要地涉及到了汛防问题),学术界至今不清楚该制度的起源、形成、发展历程以及全国不同地区间的异同情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