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639(2009)05-0073-14 我们在探讨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是怎样思考“自由”的时候,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研究路径。而探讨他们是怎样接受“功利”的,则可谓其中之一。其原因是,自由与功利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举一个明显的例子,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1873)作为《论自由》(On Liberty,1859)的作者,如今广为人知,由于他是“功利主义者”边沁(Jeremy Bentham,1748-1832)的弟子,所以,他又被视为与英国“功利主义”系谱相关连的思想家。另一方面,他又撰写《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1861),批判边沁的“功利主义”。穆勒因此而成名,而“功利主义”一词也因此而深入人心。 若要大致地概括一下的话,所谓“功利(主义)”,正如边沁的代表性名言“最大多数之最大幸福”(the greatest happiness for the greatest number)那样,每个人追求利益与幸福,与社会全体的利益与幸福联系在一起。但这句话又似乎可以被理解为无条件地肯定个人的“自由”。 但是,认为无条件地肯定个人“自由”,将等同于无条件地肯定个人的快乐,将导致社会混乱,在欧洲估计有许多人是这么想的。穆勒的《功利主义》也是站在这样的立场上批判“功利主义”的。 不过,不论是自由还是功利,至今都还是有争议的概念,论者不同而有各种各样的定义。因而,如何对自由与功利二者的关系进行理论说明,可以说在西方思想史的研究者中间至今尚无定论。 要探讨日中是如何思考自由与功利的问题,则更为困难。因为liberty或freedom并不直接等义于汉语的“自由”,utilitarianism也并非汉语中的“功利主义”。与其他源自西方的术语和概念一样,其中存在着不得已的文化与概念的翻译问题。 因此,本文针对近代中国对“功利主义”的接受问题,加以若干的分析。其中,我想通过utility与utilitarianism被怎样翻译,这些概念又是怎样被理解的等问题,以梁启超为媒介,关注明治日本与清末中国的思想关联。 一、utilitarianism流入明治日本 在探讨清末中国的“功利主义”时,为什么要关注梁启超呢?因为梁启超是中国最早将“功利主义”作为一个思想课题综合提出的人。众所周知,那时,明治日本作为清末中国引进西方思想的“路径”,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不用说,“功利主义”是来自西方的概念,因为作为语源utilitarianism的译词,“功利主义”在中国与日本固定下来,那是后来之事。 utilitarianism究竟为何物?这个问题在西方思想史中原本就没有定论。譬如,如前所述,虽然穆勒撰写了《功利主义》来批判“功利主义者”边沁,但我们不能单独使用穆勒或边沁所谓的“功利主义”(或“边沁主义”)来谈“功利主义”思想。因为“功利主义”包含着多方面的要素,关于它的定义,至今还在争论不休。 utilitarianism在语源上来自英语中的utility,utility含有“有用”、“有益”、“效用”等有益于或实用于人们享受其像样的市民生活的含义。日语中的“功利”,则有“算计”、“利己”等负面语意。因而“功利”与“功利主义”等词,无法完全传递utility与utilitarianism的本意。这个情况历来时常被很多人指出,比如英国学大师长谷川如是闲(1875-1949)早就指出了这一点。 在引进“功利主义”的“后进国”日本与中国,情况则更为复杂。作为“西方”的“代表性”思想家,边沁与穆勒几乎都是同时被介绍过来的。围绕着utilitarianism这一“概念”,存在着应该被称为“文化翻译”的问题,围绕着utilitarianism,引起了各种各样的讨论。utilitarianism有各种各样的“译词”,无法统一,正是明显的例证。 众所周知,福泽谕吉在青年时代就酷爱阅读穆勒的《功利主义》等书,在庆应义塾中也进行了大量阅读。此外,西周将穆勒的《功利主义》译为汉文(中国古文),以《弥耳氏利学》为名刊行(1877年)。阪谷素为汉译《弥耳氏利学》写了《后记》。但是,这本先驱性的汉译《弥尔氏利学》似乎至今尚未引起研究者的足够关注。 事实上,边沁与穆勒的功利主义,和孔德(1798-1857)的实证主义以及斯宾塞的进化论,都是江户时代末期至明治一十年代被广为阅读的①。穆勒的《功利主义》有前述的西周译《弥耳氏利学》,与福泽他们的读书时代基本重合,其后,涩谷启藏的日译本《利用论》出版于1890年。而陆奥宗光(1844-1897)以《利学正宗》为题,译出边沁的《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inciples of Moral and Legislation,1789),则是稍早的1883年。明六社派的如中村正直、西周等人都被认为对功利主义怀有亲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