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2338(2009)06-0110-04 在当今的日常生活中电子图像技术制作的各类图像无处不在,但在中国画章法研究领域还很少看到它们的身影。本文试图运用现代电子图像技术来解析中国山水画艺术在形式结构方面的独特审美取向,从新的视觉尝试证实中国画“以形写神”、“立象以尽意”的美学特征。 一 新的视觉效果 利用平面图像软件中的一些功能制作图示可以得到手工制图时所无法想见的效果,如图像增删置换、图像相的转换、模拟浮雕效果等。将这些功能与形式构成学、视觉心理学综合起来运用,可以让我们从新的视角解析山水画章法,带来崭新的体验和认识。 图1是以范宽《溪山行旅图》(下文简称《溪山》)的照片为基底制作的图示。考虑到以五代两宋为代表的传统山水画中皆蕴涵着一个秩序化的立体空间①,因而运用Adobe Photoshop软件中的浮雕滤镜功能处理《溪山》照片,得到一个类似浮雕照片的图像(如图1)。从此图中可以看到:《溪山》的体块之间明确的块面化特征。画面呈上下两个大的体块,上部是三个近似长方的形体叠在一个三角形之上,下部则是三块左高右低三角形体叠在一个横倒的长方形之上;块面间连贯回旋的动势特征也较为清楚;形象的剪影形、虚白形的形态、“图”与“底”等关系都呈现得十分清楚。
图2是用橡皮擦功能剔除了《溪山》画面中的皴染内容之后得到的轮廓线提取图。这张图可以让我们在最简洁的状态下分析画面的章法布局。类似白描状态下的《溪山》主峰结构层次左侧少右侧多,勾线则是左侧粗细浓淡变化大、线质顿挫有力,右侧勾线变化小、线质圆劲;而结构处理上却是左侧疏松虚简,右侧密实层层剥进。这种疏密处理使画面在结构、质感、线性方面呈现出一种综合性的整体的均衡状态。还值得一说的是,右侧山石结构繁密而层层深入,浓墨重笔的铺写至悬瀑为界,用意似是引观者视线至悬瀑,而后由悬瀑向下行至云烟蒸腾处,以隐匿于丛林之后的宫殿为结上“合”,完成整幅画面形象的“开合”布局;而左侧用线与结构疏虚,看似简单,实际上正是这一处的疏虚有效地化解了左侧的工致紧刻感,在整体上使画面得以虚实互补、和谐共生。布置经营可谓是精彩! 除了模拟浮雕、边缘线提取之外,还可以制作水平反转图、黑白反相图、色调与色相对比度调节图。比如,可以利用图像软件中的水平翻转功能将画面或者画中的形像反转,在这种“水平反转图”中,熟悉的形以新的、逆反视知觉惯性或成见的状态呈现,一些原本微弱的动势特征就可能变得明显了;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删画幅的长短,或者剔除、替换、画面中形象与空白,或者改变形的色相、明度和对比度来分析画面中的形式特征。在分析《溪山》的章法过程中,通过增删画幅顶端的空白,可发现《溪山》的顶端留白少,画边紧压山顶,使黑重厚实的主峰与画面中最主要的这一块空白之间对比强烈化,这是使得山峰突出画面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的主要原因之一——若将顶端的空白增长,画面中这种强烈的冲击力就会随着对比度的降低而减弱。 用电脑软件制作章法分析图示,只要原图像素够高,就可以随心所欲的放大缩小,甚至通过幻灯或者打印与原图等大的效果图来与原画进行并置的比较分析。这用手工制图似乎都难以实现,一般情况下也不多见,而在Photoshop等平面类软件中这只是按下一个功能键的过程。 二 新的分析功能 在各类以“章法”为题的文章著述中,对于画面的分析无一例外都配有图示,也可以说,“图示”是章法解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与途径,图示制作的质量决定着研究的成果与水准。手工绘制的图示只能是拟原画之大意,原图图像内容的损失是最大的缺陷。而且,图示还会因制作者的某些个人性因素影响而呈现不同的效果。现在,利用相应的平面软件来制图,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原画的图像,还可以使所有的图示都有一个标准化的图像基底,这无疑是提高了“图示”的理论表述效能。
图3是作者手工绘制的《溪山》三维空间轴视图。此图可以揭示画面的空间秩序、体块的位置关系和衔接关系。图中山石从近景向远景渐次增高,秩序井然;主峰巍然正立,前后左右皆有低矮山峰围拥;近、中、远三段景物的层次界限分明,这正是画面中巍然庙堂正气形成的原因——在任何平面型分析图中都不可能这般清楚的呈现。但是,如果用3Dmax或者Sketch Up软件来制作,这幅视图就可以变成一个可以供观者从平视、俯视、仰视等更多的视角随意观看的立体模型。同时还可以将皴染等质感性内容粘贴进去,使视觉效果更为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