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工作的十八个转变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建军,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刘建军(1963-),男,山东博兴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

原文出处: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全面的转型。这种转型表现为一系列的转变:从实施领导向注重服务转变;从“以事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从泛政治化到以政治为核心的综合文化转变;从孤立地解决思想问题,向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转变;从单纯工作视野向工作与生活的视野融合转变;从超功利教育向关照物质利益与引导精神追求相结合转变;从单纯增动力向增动力与减压力相结合转变;从集中型、运动式思想政治工作为主,向日常性、渗透式思想政治工作为主转变;从单向灌输式向双向对话转变;从常规被动型向主动创造型转变;从自外部实施教育向发动群众自我教育转变;从权威指令式向平等商量式转变;从政治优势向政治优势与专业优势相结合转变;从只允许一种道理向引领各种不同思想的转变;从注重说理向情理交融转变;从只讲大道理向大小道理相结合转变;从主要依靠传统媒体和渠道向更多地利用新兴媒体转变。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0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4-0013-07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社会的情形和人们的思想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对象和任务有了很大改变,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实现转型。现在这个转型虽然还未完成,但一些方面的转变已经表现出清楚的苗头和趋向。本文概括出十八个方面的转变,以揭示这种转型的若干方面。

      一、从实施领导向注重服务的转变

      领导与服务是一对矛盾,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角色定位上的一对矛盾。毛泽东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很著名的一段话中就包含着两个方面:“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它们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思想和政治又是统帅,是灵魂。只要我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微一放松,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就一定会走到邪路上去。”[1]一方面是服务和保证,另一方面又是统帅和灵魂,是领导又是服务。可见,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和职责中,就包含着这两方面。而这两方面尽管从本质上来讲是可以统一起来的,它们共处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统一体中,但它们本身并不是天然等同的。从“服从”一面讲,它的定位就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也就是说:它本身既不是中心,也不是大局,而是处于中心的外围并为大局服务的。而从“领导”和“灵魂”一面讲,它的定位应该是“中心”和“领先”,也就是说它处于比经济和技术工作更高和更重要的地位,并掌握着经济和技术工作的前进方向。如何把握好这两个方面的关系,是思想政治工作地位和作用方面的一个困难之点。总的来说,以前的思想政治工作侧重于实施领导,强调它是党的领导的一部分,突出“政治挂帅”和“思想领先”,甚至一度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可以“冲击一切”的地位上。这当然是不正确的。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给思想政治工作进行重要定位,一方面肯定和重申了它的“生命线”地位,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它的服务职能,这就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大转变。对此,我们要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即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并非完全排斥和否定它的引导甚至领导的意义,而是把这种意义包含在服务之中。在现有的条件下,应该更加注重服务,在服务中实现领导功能。

      二、从“以事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实质,它也应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理念。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改变从前“以事为本”或“以任务为本”的理念,向着“以人为本”转变。事和人,本来是联系着的。任何工作都会涉及到这两个方面。事与人之间应该有一个侧重点,侧重点不同,思想方法和工作路向就不同。计划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以完成任务为核心,任务总是很急的,当人们一心想去完成任务时,心里考虑的就是任务和事情,而不是人。只想怎样动员人们来干工作,而对人本身考虑不够。而且,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往往是“出事”的时候,由于出了什么“事件”,于是围绕处理和平息事态来做思想政治工作。其中心还是“事”,而不是“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转型,就必须将关注的重点从“事”转向“人”,工作做在平时,关心人、尊重人、教育人。

      三、从泛政治化到以政治为核心的综合文化转变

      这可以说是在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上的转变。思想政治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宣传教育,其教育内容应该是非常广泛的。但其中最核心的内容,还是党的基本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这些内容无疑具有明确的政治属性,是政治性内容。除了这些内容之外,应该还有很多其他方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的内容,关于道德修养、法律意识、心理健康以及许多日常生活中各种情绪和思想上的问题。

      有政治内容并不奇怪,否则就不是思想政治工作了。但是,如果把一这点极端化,就易于造成对思想政治工作形象和效果的损伤和危害。在计划经济时期,我们用政治教育代替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用对政治的狭隘理解代替政治的丰富内涵,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泛政治化。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教育内容把握也要有一个转变。首先,要认识到政治内容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唯一重要内容,更不是唯一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培养政治家,因而不能搞纯而又纯的政治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根据不同时代条件和单位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政治内容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当然是其中很核心的内容。要把政治内容和其他内容结合起来,展现出丰富的内容和视野。这也可以逐步改变人们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偏见。其次,其他的非政治性内容,不要政治化处理。对于其他方面非政治性的内容,要就事说事,不要像以前那样作政治化处理,动辄上纲上线,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尖锐化。对于有些群众的某种政治言论,要有分析和了解,可能讲的是另外的意思,并不一定就是政治问题。再次,对政治的理解也不能脱离当前的时代和我们面临的重大使命。在建设时期,建设事业本身就是最大的政治。在当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我国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全面素质,实现民族复兴,就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政治。最后,要把政治体现在文化中,渗透在文化中。政治性内容并不一定体现为政治语言,而是要把政治体现在文化中。

      四、从“小政工”向“大政工”格局转变

      这可以说是思想政治工作总体思路和工作格局方面的转变。政工格局有大有小,效果也有大有小。搞小政工,仅仅依靠政工部门那几个人做工作,能有多大效果呢?这是显而易见的。要想有大的效果,就要有大的政工。政工的大小,不是指规模,并不是说思想政治工作规模越大效果就越好,摊子铺得越大就越好,而指的是总体思路,指的是工作格局,也指的是战略层面。思想政治工作要搞得好,也要有战略规划,有宏大的格局。通常所说的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