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干群关系中社会主义荣辱观缺失表现的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龚云虹,曲靖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政治学和管理学研究。曲靖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云南 曲靖 655011

原文出处: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干部与群众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同程度地缺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干群关系有进一步激化趋向的深层原因之一。梳理和分析干群关系中社会主义荣辱观缺失的表现,能够有效引导干部群众结合自身实际,在生产、经营、管理和生活之中切实贯彻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0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879(2010)02-0049-06

      干部与群众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同程度地缺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干群关系有进一步激化趋向的一个深层次的重要原因。结合当前实际认真梳理和分析干群关系中社会主义荣辱观缺失的种种表现,对于引导干部群众结合自身实际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贯穿到生产、经营、管理和生活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干群关系中缺乏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表现及其影响

      从领导干部的角度看,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荣辱观的缺失及其危害的主要表现是:(1)口头爱国。一些领导干部只是把热爱祖国作为广大群众应上的必修课—自己却没有认真思考如何带头用实际行动去热爱祖国。受到苏东巨变事件以及改革开放以来西方一些错误思想的影响,有些领导干部存在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危机,缺乏社会责任感,身居要职却不思报效祖国,而是追名逐利,热衷于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在群众中引起了极大的愤慨,恶化了党群干群关系。(2)危害祖国。一些领导干部受拜金主义、损公肥私、见利忘义不良思潮的影响,在物质利益的诱惑面前,他们放弃热爱祖国,甚至是为了个人私利不惜出卖国家利益。领导干部在引进国外设备时为图一己之利而不顾国家利益受到严重损害的事例虽是偶有发生,却极大地败坏了党员干部的形象。在2008年掀起的“我国国有银行的股权有没有被贱卖”的大讨论中,虽然赞同和反对之声同时并存,却敲响了人民群众坚决反对领导干部损害国家利益行为发生的警钟。

      从群众的角度看,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荣辱观的缺失及其危害主要表现在:(1)狭隘的自我利益观。一些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不能够从国家发展和民族繁荣的高度对待我们的改革开放政策,他们对我们国家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对党和政府的信心和信任感不断减弱,在社会交往中容易产生狭隘的利益要求,当得不到满足时极易采取一些偏激行为,极大地影响了社会安定局面的形成,引发并激化了党群干群矛盾。(2)淡薄的爱国意识。受外来不良思想的影响,一些群众的爱国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一些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受到西方反华势力的煽动,采取一些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激化干群矛盾。更有一些出国旅游的中国公民缺乏民族尊严意识,在国外旅游期间不遵守公共秩序,不注重文明礼仪,给到访国家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容易在旅游管理领域引发干群矛盾。

      二、干群关系中缺乏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的表现及其影响

      从领导干部的角度看,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的荣辱观的缺失及其危害主要表现在:(1)“公仆”观念淡漠。一些政府机关办事效率低,服务态度差,“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衙门作风依然存在。[1]一些干部在制定方针政策时没有充分考虑人民的利益,例如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增多,加重了群众的不合理负担,引起群众的怨言和怒气,加剧了干群之间经济利益上的矛盾。当前一些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和集体上访案件,大多数都是在土地承包、征地拆迁、国企改制等过程中群众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而引发的。(2)区别对待“人民”。一些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往往区别对待人民中的不同群体。鉴于捞取“政绩”和个人好处,他们常常对富裕群体的“群众”关注较多,“服务”既周到又热情,甚至为了捍卫这些“群众”的利益而不惜动用武力,云南孟连“7·19”警民冲突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但在面对一些普通民众尤其是生活困难群众的疾苦时,一些干部却麻木不仁,无动于衷,使不少群众得出了领导干部是在为有钱人服务,甚至是为有钱人的钱服务的结论。这些行为直接影响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领导干部的评价,进而影响到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与否。

      从群众的角度看,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的荣辱观的缺失及其危害主要表现在:(1)监督领导不力。群众基本不能够用为人民服务的标准来要求和监督各级领导干部的言行,他们思想中的清官情结依然很浓厚,他们把干部为自己解决困难看作是一种恩惠和施舍,这种心态促使一些干部滋长了当官做老爷的习气,恶化了干群关系。而更为严重的问题还在于,由于受到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部分群众碰到问题就通过找干部行贿的方式要求解决,这进一步弱化了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腐化了干部的工作作风,影响到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2)误解“服务”的含义。一些群众没有能够正确理解“服务”的含义,不懂得社会生活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动关系,他们过于关心个人利益,忽视他人利益,缺乏社会责任感,总是把“社会责任”推给别人,忘记了自己应尽的义务,常常违背政府出台的义务规定,引发了不少干群矛盾。

      三、干群关系中缺乏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表现及其影响

      从领导干部的角度看,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荣辱观的缺失及其危害主要表现在:(1)执政理念和方法不科学。一些干部深受封建时代执政思想的影响,在执政的过程中缺乏透明度和民主性,不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大搞“一言谈”和“家长作风”;一些干部缺乏科学的用人观念,依然沿袭着封建的官场作风,往往是拉帮结派、任人唯亲;决策时缺乏科学的调查研究,使得制定出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实际情况不吻合,并常常因为决策失误而不同程度地侵害了群众的合法权益;一些领导干部信奉“让群众知道的越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由此而导致信息渠道的不畅通。群众正常利益的表达的渠道不畅通、不完善,沟通渠道过长过窄,造成了群众与领导之间信息阻塞,情绪对立,甚至产生对抗等过激行为。这些行为使人民群众的民主热情下降,政治参与冷漠,对执政党丧失信心与认同感。(2)制度建设不科学。干部在执政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由于制度建设跟不上,没有相关的制度作为处理问题的依据的情况,进而产生并激化了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比如,进城农民工的利益保障问题,农民工在城市从事的是最脏、累、险、苦的工作,但是得到的却是最低的报酬,这些报酬还常常被包括政府在内的用工者拖欠。一些农民工由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诱发了包括干群矛盾在内的各种利益群体矛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