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的范式创新

作 者:
张楠 

作者简介:
张楠,女,吉林榆树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北京 100029)

原文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网络扩展生活场域的同时也改变着生活方式,生活网络化倾向普遍显现。网络使生活获得改造又诱发了新的生活问题,特别是对传统伦理造成无形的冲击。网络时空给予大学生道德教育新挑战和新机遇,适应网络背景下的教育新环境,需要对大学生道德教育模式进行全面创新。构建网络道德社区,是基于大学生网络生活与网络道德实践于一体的创新尝试,旨在发挥网络元素在道德教育中的促进作用,拓展道德元素在网络生态中的伦理张力,通过虚拟社区的道德实践培育大学生网络道德观,推动大学生网络生活与道德教育的和谐发展。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0 年 08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0)02-0075-05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5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04年12月至2008年12月我国网民数量由0.94亿增加到2.98亿,年均增长率为26%,其中大学生网民占网民总数的30%左右。大学生是网民中上网人数最集中、最活跃、时间最长的群体。网络作为新的生活元素已全面进入大学生生活,对大学生群体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都发生着直接的、持续的、强烈的影响,给高校德育带来新挑战和新课题。近十年来,高校德育网络化构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深入,有效推动了网络背景下的高校德育工作。然而,面对网络对传统教育模式特别是道德教育的持续冲击,已形成的网络道德教育方式面临着再造的考验。

      一、网络生态下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现状分析

      有研究表明,在大学校园里,通过网络窃取他人邮件、机密情报,破坏他人的数据,使用他人的信息及资源或攫取他人隐私的事件时有发生;[1]随着网络在高校的不断扩容与普及,不少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出现了认知模糊、情感淡漠、诚信丧失等道德缺失和人格分裂现象,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2]网络道德失范是当代社会无法回避的现实,它不仅阻碍了网络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3]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表明,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刻不容缓。

      (一)网络技术对道德教育的生态冲击

      网络技术进入现代生活,冲击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使习惯的生活方式为之改变。对教育而言,网络化的冲击是革命性的,教育实践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教育主体和客体、教育途径和手段、教育内容和方法、知识传播与获取,等等,都冲破了传统教育模式,使教育的时空构成和特征发生了巨大改变。

      网络技术特别对道德教育造成了剧烈冲击,使道德教育的传统生态发生了变迁。现代生活的网络化使大学生群体在全新的生活场域,体验着网络世界独特的道德魅力:道德境遇拓展、道德选择多样、道德情感饱满、道德体验丰富、道德认知积累、道德判断考验,新时期大学生道德教育必然具有强烈的网络化特征。网络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冲击是全面而深刻的,网络影响着包括网络道德在内的人们的全部道德观念体系,使已形成的道德观念体系受到冲击。非强制性的道德规范在网络生态下被弱化,是非分明的道德标准变得模糊不清,而传统的道德自律和道德良心的客观需求被提升,新生的网络道德事件需要新的道德界定,网络生态中的道德生态出现失衡的迹象:网络道德的建构已成为维持网络生态平衡和可持续的强力诉求。

      (二)道德教育对网络化的生态顺应

      所谓生态顺应,是指遵循生态规律而主动采取与生态相适宜的、有利于生态平衡和生态进化的作用方式。生态顺应不是一种被动的屈服,而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规律的主动把握,是人类文明的必然选择。

      网络对道德教育造成生态冲击的同时,也促进了道德教育生态的改善。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使高校道德教育环境发生诸多变化,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心理疏导方式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变化对高校道德教育提出了新课题和新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也开始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特别是在加强道德教育的网络化尝试,由网络道德现象和道德失范引发的各种各样的网上大讨论,以及诉诸网络安全立法和通过技术手段解决网络道德问题的积极寻求等等,都是网络生态下道德教育的能动调整,是传统道德教育顺应网络生态而进行的自觉的调整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深入应用,网络技术对道德教育生态的冲击还会随之增强,正视网络对高校道德教育带来的现实冲击,主动适应网络生态变迁,探索适应网络生态的道德教育范式,成为高校道德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网络道德教育的现实困境

      道德教育与网络生态的契合程度,直接影响着网络生态环境的优劣。实践表明,大学生道德教育与网络生态的融合已度过了初始磨合期,网络道德生态已基本形成。随着网络生态进化速度加快,网络背景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生态顺应又面临重重困境。大学生道德教育对网络化的生态顺应,远远滞后于网络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持续冲击,出现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内容不够丰富、教育形式不够多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够强、现实道德教育成效与网络道德行为反差较大等现象。其中,有主观认识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现实方面的原因。主观认识上,道德培育是一个养成的过程,大学生道德观念体系的形成需要科学引导、长期关注、环境影响和自我调适等要素促成,而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大学生往往对其缺乏客观辨析;客观现实方面,我国在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贫富差距、腐败现象及就业难等问题给大学生带来了一些困惑,现实社会中出现的浮躁、庸俗、功利等现象和行为又时时冲击着大学生尚未形成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在网络技术发展落后于网络安全需求,网络伦理规范落后于网络安全保障技术发展的现实面前,网络的虚拟性、网络行为的隐蔽性又进一步助推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为此,诸如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淡薄、知识产权意识不够、学术道德问题严重、对网络过分依赖、沉湎于网恋、对黑客行为的含糊评价等问题,致使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出现严重困境。道德建设滞后于技术进步符合客观规律,但在技术和管理无法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困境的情况下,如何有效构建大学生网络道德生态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破解的难题。

相关文章: